【大紀元2023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在一項調查中,經濟專家將中國不斷膨脹的地方債務,視作亞洲今年的最大金融風險。
據彭博社對53位經濟學家、資金經理和金融機構策略師的調查(),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債務,被他們認為是今年最重大的亞洲金融風險。
這項5月9日至15日的調查還指出,第二至五名的風險,分別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前沿市場主權債務、韓國房地產項目融資壓力,以及日本銀行業風險等。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激增
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步履蹣跚,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向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困境。
目前,中國多地政府身處債務違約邊緣。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都曾在官網公開發文叫苦,直言債務纏身「化債困難」。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也發文公開財政困境。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稱城投平台),是為中國公共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市場提供資金的主要方式。
最近,一家和地方政府關係密切的融資平台「昆明土投」,在其短融券到期的最後一刻才成功兌付。有消息稱,該平台已無力支付款項,兌付資金來自其它城投平台的貸款資金騰挪,使平台的償債能力備受外界關注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認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的債務總額超過46萬億人民幣(約6.5萬億美元)。其中,2023年到期的在岸債券約為4.3萬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估計,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3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包括各省、市設立的數千家金融公司的隱性借款。
凱基證券經濟學家卡爾‧劉(Carl Liu)說:「我們相信,北京對地方債務的任何強硬態度都會加劇地方政府的金融脆弱性,危及剛剛萌芽的經濟復甦。」
他表示:「我們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償債能力很弱,而且似乎依賴新融資來償債,加劇了違約風險。」
近年來,隨著平均債券期限縮短,債務償還壓力加大。疫情更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財力,今年拖欠款項的案件數量,預計將超過往年。
許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困難,已反映在債券市場上。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分析師勞拉‧李(Laura Li)表示,貴州、廣西和雲南等地區的LGFV的融資成本,在2022年的平均息票率超過了5%,反映了他們難以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令人擔憂的是,影子銀行工具的違約可能導致公開交易的債券變質,從而產生金融風險,進一步拖累本已低迷的經濟。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