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正值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中共發出尖銳批評之際,美台雙方釋放可能研擬一項旨在消除兩國雙重課稅的協議,專家認為,此舉令中共如坐針氈,但台灣與34國均簽有租稅協定,台灣與大陸之間也簽有《兩岸租稅協議》,中共若對此表達抗議,恐屬於無的放矢。
彭博社報導,在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後,台灣官員正努力推動一項消除雙重課稅負擔的協議,美國早和數十個國家達成類似協議。報導指,蔡英文過境美國期間,可能會進一步推動這項議題,但也可能激怒中共。
報導說,其中一個重大障礙:美國不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因此無法簽署條約,如果透過折衷方式達成簽署,可能被北京視為美國邁向承認台灣的一步。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3月29日出席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坦承,美國與台灣之間缺乏這種協議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我們確實需要謀求解決辦法」。她表示,財政部和國務院將「看看能否找到辦法」。
美中貿易戰科技戰 促美台升溫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3月31日告訴大紀元,台灣企業在美成立公司須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1%,稅後盈餘匯回台灣前,需要再負擔30%美國股利扣繳,再加上台灣徵收營業所稅20%,雙重扣繳,對企業赴美經營相當不利。
「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之後,原來在中國投資的台商,在考量分散投資時,如果台美之間缺乏租稅協定,雙重課稅,會阻礙台商將生產基地搬到美國。」邱萬鈞說。
美國推動《芯片與科學》法案,隨著台積電在亞歷桑那州打造400億美元的先進晶圓廠,這個號稱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案,預計在2024年初投產,將使得問題越來越緊迫。
彭博社報導,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日前受訪時說,台積電高管向她提出了雙重徵稅問題,她說,像芯片製造商這樣的公司,「為了取得成功,需要附近有一組特定的供應商」,美國應該為這些供應商也搬到這裡提供激勵措施。
高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蔡文精4月1日告訴大紀元,如果加上台積電上下游廠商要一起過去,投資總額可能上看千億美元,「有沒有簽此類協議,影響很大,美國30%的扣繳稅率,可能降到5%、10%或15%,可以避免企業一半獲利被吃掉。」
美台有望採折衷方法 避免雙重課稅
美國目前與6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租稅協定(Avoidance of 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DTA)。美中貿易戰後,台灣躍升為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但是台美間遲未簽訂租稅協定。
根據中華民國財政部官網資訊顯示,台灣目前對外簽訂租稅協議共有34個,包括荷蘭、英國、德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以及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澳洲、新西蘭、日本等亞太國家。
蔡文精說,「看起來跟政治有關係,實際上一點關係都沒有,和台灣簽租稅協定的國家數量,比台灣的邦交國還多。而且,逾半數國家是在近15年與台灣簽定。」
他舉例,新加坡1982年與台灣簽訂租稅協議,推動它作為跨國企業營運中心;荷蘭在2001年與台灣簽訂,是因為荷商飛利浦曾經是台積電最大股東,簽訂協議後,股利匯回荷蘭幾乎不用扣繳;台灣與大陸2015年也簽訂了《兩岸租稅協議》,有利於台商匯回營收。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告訴大紀元,「簽訂租稅協定,並不限於國際法主權地位的認定問題,只要對於國內的稅務事務具有完全的主導性、對外代表該地區稅務的管轄權,都可以簽訂租稅協定。」
美國憲法規定主權國家才能簽署條約,能否找出辦法解套?顏慧欣說,「就如同美國與台灣正在推動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一樣,美國可以改用行政協定方式簽訂同樣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這屬於法律技術性的討論,應該有機會突破。」
會否激怒中共?
至於美台間簽署此協議,會否刺激中共?邱萬鈞說,中共所謂的紅線時常變化,很難預測它會有什麼反映,「不論如何,美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應朝向他自己最大利益的方向去制定經貿政策,特別近期在美國國會推進增進台美交流合作的法案,幾乎是兩黨的共識。」
顏慧欣認為,依據過往經驗,中共要提出抗議,可以從各個方面去延伸解讀,例如,台灣和美國近期洽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它本身是一個經貿協議,但凡符合WTO會員的主權國家或個別關稅領域,都可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可是中國(中共)向來對與台灣簽訂FTA的國家,也要求要遵守一中原則等。
「不管你怎麼做,反正台美經貿或全面關係的升級,都會令它(中共)如坐針氈,所以它一定會用各種方式來表示抗議,所以,我覺得不用太在意,相反只要是對台灣有利、能夠減輕企業負擔的,都應該要推動。」
顏慧欣說,在當前美國鼓勵供應鏈回流政策,以及歐盟、日本、印度皆競相爭取台灣企業去投資設廠時,台灣應該把握機會,與各國開展經貿關係。◇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