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金監總局和數據局 專家:欲干預市場

人氣 3890

【大紀元2023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官方昨天(3月7日)公布 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內容集中在科技、金融、數據等領域,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數據局。專家認為,中共強化這些領域監管,並不能消除其自身的風險,但對於自由經濟市場則是一種干預和破壞。中共控制數據,則是對內實現極權,對外威脅世界。

據中共官方報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新建的國家數據局(下稱數據局),由中共國家發改委管理,整合網信辦、發改委等中央部委負責的數據監管任務。

中共加強金融監管 專家:黨的力量是一種干預和破壞

對於組建國家金監總局,中共官媒解讀說是可以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等。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7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什麼東西都要監管,整個中共的行為就是監控、管理、控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意識形態的毛病。

「不管是金融事業也好,或是各種新興的經濟也好,基本上都是要開放、多元、自主創新,同時最重要是保留企業私有財產、智慧財產,乃至於企業的自由開放精神,才能夠達到具體效果。這不是用黨的力量去監控、控制、管理達到。」

他認為這是一種左的意識形態在作祟,對於自由經濟市場本身的一種干預和破壞,根本不符合世界性的潮流。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政金融系教授鄭政秉7日對大紀元表示,當局增設金監總局,並將證監會地位提高,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因為中國金融系統性的風險嚴重。

「監管的強度越來越大、層級越來越高,主要因為從房地產開始,整個中國的金融風險越來越大。地方政府的財政出了問題,地方中小企業、中小金融機構、中小村鎮銀行等都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他認為當局改來改去,整個金融領域的狀況要改觀還是很難,只能延緩大風險發生的時間。「因為中國房地產的問題實在太嚴重了,房地產占所有中國產出的比重已經到達四分之一。它不能夠使中共幾十年累積的風險消除。」

分析:中共建數據局對內實現極權 對外應對與西方衝突

對於中共組建國家數據局,宋國誠表示,作為新興經濟組成部分,數字經濟要靠非常健全和開放的市場經濟運作才能夠實現。但中共對於數據經濟的策略就是國家控制整個數字經濟的運營,包括從私人的敏感資料到情報,乃至於國家數據庫的建構。它是一種數位極權的表現。

「我認為是一個口號的數字經濟,它基本上還是對於數據、資訊、網絡,進行國家主義的控制。政治性的目的遠遠高於它的經濟意義。」

鄭政秉認為,增設數據局主要是中共和西方世界衝突越來越嚴重。在爆發貿易戰、科技戰及地緣政治衝突之後,數據的問題就更加敏感。早前中共財政部下令國有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停用全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就是怕內部資訊被西方世界所掌握。

「中共希望自己對數據的掌控更加的集中,所以整合成為一個國家數據局,更加嚴密控制它的數據。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裡,它更加沒有自信,更加覺得危急。」

他提到最近有關人工智能的對話軟件式 AI ChatGPT 被中共禁用的例子,認為中共在未來的全球運作,還會產生很多問題。

鄭政秉表示,中共是一個落後的體制,是專制共產的體制,所謂的黨和國家的影響力無所不在,介入企業、介入民間、介入私人。對此,西方世界此前並不太重視,但在俄烏戰爭和美中衝突中,國際上透過TikTok、WeChat,或者華為的通訊等等事件,發覺中共專制政權對資訊監控和掌握數據,對於西方世界是很大的威脅。

這次中共數據局被放到發改委,而最近地方的國防動員辦公室歸屬發改委管理。鄭政秉說,發改委原來只是負責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調控,但是現在和戰爭的動員,和資源、數據都有關,看起來是中共為了地緣的衝突、為戰爭做準備。

「發改委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大,對中國、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不太好的訊號。」他說。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行政機構改革凸顯中共政權危機四伏
中共機構改革 外界看統戰部擴權
經歷嬰兒奶粉危機後 FDA進行機構改革
【有冇搞錯】習近平版克格勃 機構改革前因後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