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監師」斥港府抹黑 圖令在囚人士失支援

人氣 101

【大紀元2023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張瑛瑜香港報導)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大批抗爭者被囚,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多次聲稱有人鼓動他們繼續抗爭、「光復懲教」,日前更連同黨媒針對「探監師」,稱他們「繼續荼毒」在懲教院所的年青人,想危害國家安全。有「探監師」坦言,難以對獄中人士做上述行動,認為鄧炳強是有意抹黑民主派人士,並分化家長、「探監師」、提供支援的囚權組織及支持他們的人,批評當局是想在囚的年輕人失去應有的支援,容易選擇認罪,達到政權想要的配合效果。

「探監師」Alpha(化名)在過去兩年多,到過多個懲教院所,探訪約20名與反送中運動有關的在囚人士,共約200至300次。被問到對於鄧炳強所指,「光復懲教」等反政府信息,是否有機會接觸到囚犯,Alpha說「好難」,因為寄予在囚人士的信件會被懲教檢查,每次探監的會面亦只有15分鐘;相比之下認為懲教方面有機會影響在囚人士更多,「他們自由身時你就說他們被人煽惑,到他們現在不是自由身時你又這樣說,很沒有理由」。

鄧炳強是在24日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突然直斥有人「死心不息」,透過不同方法「繼續荼毒」在懲教院所的年青人,「打撃」更生工作。不點名指有報道稱有些自稱「探監師」的人士,多次探訪素未謀面、因反送中運動而在囚的人士,透過思想滲透,持續「灌輸反政府信息」等思想,更提到要「光復懲教」字眼。鄧形容「有許多繼續想危害國家安全、危害香港安全」的人,以「軟對抗」方式來「荼毒」年輕人,到最後更警告有關人士:「有證據就會拘捕你們,夠證據就會起訴你們」。

Alpha指寫信往獄中,都假設懲教會檢查;探監時的對話,亦有預備懲教會聽對講機中的錄音,「好奇誰會這麼笨,會寫他(鄧炳強)講的內容?我不相信」,並指鄧未有拿出證據,說明哪些信件或對話有問題。

反駁「斂財」:每月倒貼數千元

對於鄧炳強聲稱,「探監師」中有人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亦有人為斂財;作為「探監師」,Alpha說是希望年輕人知道自己並無被遺忘,並不孤單,更多時候是聽他們分享,聆聽並尊重他們的選擇,例如是否認罪、尋求法援等,並不會強加自己的看法在當中。

Alpha又講到,抗爭時講到「和勇不分」,自己作為「暫時有自由的人」,都會希望以關心、寫信、入物資、訂「私飯」、報紙貢獻,更為此每月倒貼數千元,「談不上斂財」。

據Alpha所知,現時提供「物資包」的機構,是以近乎成本價售賣。即使定價較高,有心人都會知道是用以應付機構的行政開支、租金等,與慈善機構一樣,並非「斂財」,直斥鄧此說更顯出其無知。

至於「政治利益」一說,Alpha直言現時香港的選舉已經「無出路」,在中共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有誰能入閘去選?有何紅利可言?」,反問在民主派被打壓得體無完膚時,「有人現在會拿民主派的名銜去選舉?」,認為鄧炳強的講法是污名化、抹黑民主派人士,藉以令他們自我審查,製造白色恐怖。

圖令在囚年輕人失去應有支援

Alpha相信,鄧抹黑外間人士影響在囚人士更新,並分化家長、「探監師」、提供支援的囚權組織及支持他們的人,「像之前對付612基金、『石牆花』等團體,以營造『白色恐怖』使他們解散,令有關人士獲得的支援減少⋯⋯你(政府)又說想幫他們,幫到什麼?連情感上、精神上的支援都沒有,一個月只有一、兩次有人探,一個月都收不到一封信,又有什麼支援?」

Alpha續說,612基金、「石牆花」解散後,已經令在囚的年輕人無法得到法律、情緒輔導、物質方面的支援,更少人關心,失去應有的支援。例如有年輕人要申請法援,卻不能由心目中的代表律師代表,官派律師往往游說他們認罪,正因為他們失去支援,容易選擇認罪,便達到政權想要的配合效果。

獄中人士投訴懲教遭批評

在鄧炳強發表上述言論前,黨媒《大公報》及《文匯報》先後指有抗爭者化身「探監師」,「慫恿」在囚人士寫信投訴懲教署職員、監獄管理,試圖挑起「新監獄風雲」,繼續製造對特區政府的仇恨。

Alpha反駁,以往一直有太平紳士巡視院所等投訴渠道,再審視投訴是否合理,但是現在當局彷彿用身分定義:「你們(在囚人士)這群人,因為社會事件(入獄)就不應該去投訴,你們投訴就一定是『玩嘢』,是動員」;但實情是近年的局面,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監獄中囚犯的教育程度。獄中有各行業的精英,包括大律師、前議員、醫生。他們本身積極參與公民社會,希望影響政府施政,維護自己權益意識較高,對懲教的投訴增加,不是以往沒有侵犯在囚人士權益的做法,而是以前的人不夠膽出聲。Alpha認為,現時的局面揭示香港監獄管治,比其他先進地區落後,認為當局應該正面面對改善。

Alpha亦指出,以往宗教團體亦有到獄中探訪他們不認識、「作奸犯科」的人,今日「探監師」就探望為爭取民主自由入獄的年輕人。對於鄧炳強指「探監師」打撃更生工作,Alpha認為顯示當局仍然認為年輕人受到「煽惑」,未有反省施政不得民心,表示政府如果要幫年輕人,就不要「貓哭老鼠假慈悲」,稱現時濫捕、濫告、未審先囚都是政府一手造成,認為「釋放政治犯」、回應官民矛盾,才幫到年輕人。@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高智晟等3名維權人士被提名競逐諾貝爾和平獎
被控謀殺前女伴未遂僅三天 嫌犯在獄中被噎死
組圖:名人七一上街撐港人表訴求
莫納什市家庭歡樂日 法輪大法展位真熱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