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韻採訪報導)中國就業形勢嚴峻,一種新型職業「全職兒女」開始流行。一項針對應屆畢業生的調研報告顯示,13.3%的受訪者承認是父母的「全職兒女」。
中共央視網3月16日稱,最近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攀升。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情況受到衝擊,找一份專業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越來越困難。
求職困境下,流行一種新型職業「全職兒女」,即全職在家照顧父母,由父母發工資。
3月17日,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布的《2023「考公人」求職觀察報告》稱,應屆畢業生的身分似乎變成「隱形枷鎖」,13.3%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是父母的「全職兒女」。
網易15日發文稱,一群剛畢業的年輕人,回家備考,或因找不到工作,變成了「全職兒女」。在豆瓣上一個「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群組內,有2948人,多是高學歷,因就業形勢不好,成為「全職兒女」。
媒體人分析「全職兒女」問題背後
3月18日,大陸媒體人黃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我們家就有兩個全職兒女,我二姐和我哥都是全職兒女。為啥呢?我二姐當時照顧我爸的時候,也是用我爸的退休金給她發工資。現在我哥照顧我爸,我大姐直接把我爸的工資開給他了。」
黃先生分析,「全職兒女」身分的流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的經濟環境不好,很多人失業。像我哥以前是賣汽車的,3年疫情封控,很多人沒錢買車了,他失業在家,正好我爸住醫院也需要人,所以他就變成了全職兒女。」
黃先生的二姐在農村沒工作,他說,中國的農民工都是失業的,但是政府不會把他們計入到失業範圍內。
他接著說:「第二個原因是中國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很多老人到了高發病時期,有基礎病等,他們需要有人護理,與其請外面的人,不如花錢請自己失業在家的兒女。
「第三個原因是有一部分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不適應社會的競爭,也不願意出去找工作,家庭條件也好,就在家做做家務,討好一下父母,然後父母給他發一點工資。」
留學生成為「全職兒女」已是常見現象
3月12日,公眾號「PeerBang留學」在「花費百萬留學找不到工作,我成了全職女兒⋯⋯」一文說,留學回來成為「全職兒女」已經成為常見現象。在求職遇阻、學歷內卷的現實下,他們選擇當「全職兒女」作為迂迴戰術。
文章也提到一位父親斥巨資供兒子出國留學,希望兒子能夠學成歸來有更好的發展。然而,兒子從留學回來後,成為了一名「全職兒子」。這樣舒服愜意的日子,讓他萌生了「一啃到底」的想法。往後十年裡,他都沒出去找工作,一直在家做「全職兒子」。
3月6日,頭條新聞發表一位應屆生畢業生的自述,他是一所211大學的23級應屆畢業生,學的是市場營銷。家在一個二線城市,父母都是體制內工作,家裡有3套房,一輛50萬的車。而他連一個5,000塊錢的工作也找不到,和父母商量回家做「全職兒子」。
全職兒女也難做
黃先生說:「很多985的大學畢業生和海歸留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不願意去做底層的工作,只能閒在家裡,如果父母退休金比較高,做全職兒女等於也是一個選擇,只不過他就不能像以前那麼刁蠻了。」
很多全職兒女在網上說,每天小心翼翼的看著父母的臉色,給他們買菜、做飯,做家務,然後問他們要一點錢用。
公眾號「PeerBang留學」發文稱:「全職兒女」看似享受父母提供的安穩生活的背後,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與矛盾。畢竟兒女和父母有代溝、生活方式、價值觀不同,但遇到矛盾也只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黃先生說:「在中國農村很多老人有病之後,沒錢住醫院,只能扛著。他們的孩子沒工作也做不了『全職兒女』。」
旅澳學者李元華說:「『全職兒女』這個詞的發明,實際上就是大量的年輕人失業,找不到好的工作,索性在家呆著。現在問題是『全職兒女』要不要結婚生子?如果父母也沒收入還繼續啃老嗎?不光他一代人啃老,下一代還啃老嗎?」
李元華指出:「整個中國社會扭曲了,包括價值觀也都扭曲了。你在國外越是家裡有錢的家庭,越是鍛鍊你早出去工作,你能掙多少錢掙多少錢。不可能說你花了家裡錢,培養你完了,回來你還在啃老。」
根據中共教育部的統計資料,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高達1,076萬,約有7成左右還未找到工作。在如此嚴峻的就業環境下,2023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規模預計高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而中國大學生在幾年前已經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