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南海新「習李配」對經濟的影響

人氣 16779

【大紀元2023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全國人大的第四次會議在今天(11日)上午確定總理人選。李強一如外界預料成為總理。中南海黨政一把手,由習近平和李克強的「習李配」,過渡到習和李強的「新習李配」。專家認為,在國務院權力減弱、李強聽命於習之下,中國的經濟可能遭遇更大風險。

據中共新華社消息,北京時間上午11時許,李強被任命為中共國務院總理。

今年64歲的李強是浙江溫州人,習近平2002年至2007年主政浙江時,李強在2004年被提拔為浙江省委祕書長,成為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大祕」。習近平成為中共領導人後,李強的仕途一路高升,曾主政江蘇和上海,但他未如前任幾位總理一樣當過副總理。

李強去年上海中共病毒(新冠)疫情期間,聽從習近平的指令,對該市封城兩個月,令上海經濟和民生遭到重創,民怨沸騰。上海封城也成為國際焦點話題。

同時,李強主掌的國務院作用面臨被減弱的局面。在習近平的「黨領導一切」之下,在李克強任總理期間,中央借2018年機構改革已兼管了一批政府部門。

今年中共兩會前,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再通過新一輪的黨國機構改革,其中的國務院部分已在人大會議通過,包括重組科技部,組建金融監管總局和國家數據局等。據官方透露,組建科技部的同時,中央會再組建科技委員會以加強黨的控制,科技委的辦事機構職責由科技部承擔。國務院的科技部淪為中央科技委的附屬。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11日對大紀元表示,從兩會現在宣布的部分機構改革,已經可以看出有一個弱化國務院職能的動向。國務院將成為黨中央的辦事機構而不是一個主持全國行政的權威性機構。

「至於李強,就是習近平的跟班。他對政治忠誠要遠大於他經濟上的治理能力。我們英文講的yes man,就是習近平說什麼他就照辦什麼樣的人。所以我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復甦,或是一個令人樂觀的局面。」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11日對大紀元表示,李強當總理後的命運如何,要看他能否抓權,能否保住國務院的自主性。因為國務院要跟黨分開,責任才能明晰。

路透社日前一篇有關「中國新二號人物如何加速習近平清零政策的結束」的報導,稱在去年11月中下旬疫情擴散、習近平對清零搖擺不定的當口,李強頂住習要求重新放慢開放步伐的壓力,主導了疫情的突然放開,放棄了習的標誌性的動態清零。這一報導被輿論質疑有意塑造一個敢對習抗命的角色。

矢板明夫對大紀元表示,現在要看李強能不能對於習近平獨裁和非專業的治國有所抵抗。如果按路透社所報的,清零政策變放開真是李強在起作用,那還好。否則如果完全是習近平非專業的治國,中國的經濟就會垮掉。

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3月11日對大紀元表示,李強是習近平在二十大精心挑選的二號人物。如果李強不聽習的話,習是不會同意讓李強上來的。所以大家相信李強只會忠實地執行習的意圖。

夏業良說,李強曾任職的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自由程度比較高一點,他之前在經濟方面可能有一些跟習近平不同的做法。「但這些做法真的能夠在他當總理之後實施嗎?按照習近平的思路,就是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不是放開搞活。所以有些矛盾。」

夏業良認為,只要一切都是由習近平來拍板定奪,中國今後五年經濟開放度不可能更大。

去年,中國經濟受到極端「清零」政策以及房地產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官方宣布的GDP增長率僅為3%,成為1976年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之一,而中共的這個統計數據仍被認為有水分。

中共在人大會議首日(3月5日)宣布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創下二十多年來最低水平。會前,當局已經定調,準備迎接「驚濤駭浪」。

海外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疲軟放緩、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失業率上升、人口老齡化、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下降以及地方政府背負沉重債務,使得當局對經濟刺激能力受限。很多觀察家認為,中國經濟前景愈發黯淡。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傳中共將建內委會 分析:李強或成最弱總理
【菁英論壇】李強上位 國務院或淪為辦事處
【菁英論壇】浙江官商李強 總理路能走多遠?
中共去年放棄清零 習近平李強有分歧被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