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秦剛關係微妙 專家析中共外交人事內幕

人氣 8073

【大紀元2023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前外交部長王毅、前駐美大使秦剛雙雙破格獲升,分別任中央外事辦主任和外交部長。兩人近期對外似有不同姿態,引發中共外交有兩個司令部的猜測。分析認為,中共外交只有習近平一個司令部,其對外總是一手軟一手硬,外界更應注意其謊言外交。但王毅與秦剛兩人上位,確涉及內鬥。

王毅和秦剛疑不同調 引外交「兩個司令部」猜測

1月30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外交部消息稱,習近平將於今年春季出訪莫斯科。俄羅斯《公報》(Vedomosti)同日援引消息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將於2月20日訪問莫斯科,屆時將討論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的準備工作。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援引外交方面的消息說,王毅將訪問德國和比利時,參加2月17日到19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並與歐洲的高級官員會晤。

而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21日晚,新任中共外長秦剛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華盛頓奇才隊主場與奧蘭多魔術隊比賽期間發表視訊致辭。

香港《明報》2月1日刊文指,王毅主力對俄歐,秦剛全力對美事務,表面看是分工不同,但兩人似乎形成兩種取向,中共外交儼然出現兩個司令部。

文章說,秦剛上任後在接聽俄外長拉夫羅夫的恭賀電話時,態度上看不出習近平很快將訪俄。秦剛當時強調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而在外界認為中共在二十大後有意改善與西方關係之際,王毅與習近平訪俄,似釋放不同訊號。

中共中央外事辦歸中央管理。而外交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在業務上,中央外事辦可以領導外交部。

圖為秦剛資料照。(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分析:中共外交只有習一個司令部 王毅秦剛「只是奴才」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2月1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外交是黨魁個人專權。具體操作過程中,它又分成了兩個系統,一個是黨務系統的中央外辦主任,一個是國務院的外交部。沒有兩個司令部,只有習近平一個司令部。

除了外交系統之外,中共還有中聯部系統,負責共產黨黨務外交,它被稱為第二外交部。中央統戰部也有部分外交職能。

「中央統戰部和中聯部都屬於黨務系統,在背後做一些實質性的工作,只是沒有外長出鏡率那麼高而已。在中共的外交體制裡面,真正的外交實權是在黨務系統。所以它不存在兩個司令部。」王赫說。

前中共駐悉尼總領事館政治領事、一等祕書陳用林2月1日也對大紀元表示,秦剛和王毅都只是中共外交政策的執行人,外交政策主要是習近平的意思。但王毅可能更能夠體會出習近平的意思,他只是比較古板僵化,秦剛相對來說形式上會有一些靈活性。

「他們不可能經常不同調,因為只有一個獨裁者,他們是執行人,執行人是奴才。」

陳用林說,中共對外是玩軟硬兩手,秦剛可能有時候表現出軟的形式,王毅則表現強硬。「正如趙立堅擺出一種戰狼嘴臉,當他說病毒來源於美國的時候,中國駐美國的大使就立刻表態,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實際上是自打嘴巴的。所以它就是一手硬一手軟。」

他認為不管中共怎樣表現外交手法,總體上中共「戰狼外交」的本質不會有大的變化。「中共一直撒謊成性,它的外交也是謊言外交,所以不能光看它說了什麼,宣傳了什麼,要看它實際上做了什麼,非常重要。」

分析:王毅上位因朝中無人 秦剛升官涉內鬥

現年69歲的王毅在中共二十大突破所謂「七上八下」(67歲續任、68歲退任)慣例,成為中共最高階外交官。王毅十年外長任內,中共外交原則轉向好鬥,「戰狼外交」一說甚囂塵上。

而被視為習近平刻意栽培的秦剛現年56歲,在擔任駐美大使一年多期間,其任內美中關係繼續惡化。他在中共二十大破格入選中央委員,又迅速接替王毅出任外長,打破中共多項慣例。最近盛傳秦將在3月的兩會上升任副國級的國務委員。

王赫認為,王毅這次破格上位,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共朝中無人,因為外交系統人才斷層,所以他超齡也要留用。另外也有很大的內鬥問題。

「比如當時樂玉成是非常有希望接任的,但是據說樂玉成因為跟俄羅斯外交問題,把他調離了。另外就是中聯部主任劉建超,他只是中央委員,本來也有可能接任外交部長的。而秦剛的任職資歷遠遠不夠,歷屆的外長中他的資歷是最薄弱的。」

他認為主要因為秦剛並不能給習近平操盤外交,只好留下年邁的王毅。

「他(習)能夠選上秦剛,肯定是因為信任,但是這個人從資歷上、從能力上操不了這個盤,就留下一個老馬來帶著他走。這說明第一點,朝中無人;第二點就是內鬥得很厲害,當外長不是看你的資歷,不是看年齡,是看上面是否信任。這樣就造成新任外長能力上的薄弱、欠缺。」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習近平和秦剛近期外交措辭放緩 專家解析
秦剛宋濤情報工作起家 中共特務外交引關注
秦剛新年喊話「敢於鬥爭」專家:中共兩手外交
秦剛拜年用Lunar 小粉紅心碎:他不是國產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