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1月25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om Ozimek報導/秋生編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恩節和聖誕節前美國人減少了食品慷慨捐贈,其首要原因是通貨膨脹。
據專注於減少食品浪費的技術公司Divert, Inc. 11月2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高物價,尤其是食品雜貨價格,對美國人在2023年節日期間捐贈食物的意願產生了重大影響。
儘管通脹率從2022年6月9%的近期峰值放緩至10月的同比約3.2%,但自喬‧拜登總統上任以來,通脹率的累計漲幅已達20%左右。
食品雜貨價格,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家庭食品」類別的價格,在過去幾年中持續上漲,2022年8月的漲幅高達13.5%。
儘管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食品通脹率已降至2.1%,但其對美國消費者的累積影響仍然巨大,這也降低了他們的捐贈意願。
食品捐贈減少
Divert的研究表明,與上一個節日相比,美國人在這個節日期間進行慈善食品捐贈的意願急劇下降。
2022年,近一半(46%)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更願意在當年的節日期間向食品銀行捐贈。
然而,根據Divert的報告,今年僅有25%的人有這樣的意願,儘管今年節日期間對食品銀行的需求預計會激增。
報告指出,「本季度減少向食品銀行捐贈的人認為,食品和日用品成本增加是促使他們做出這一決定的首要原因。」
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關於家庭食品保障狀況的數據顯示,美國的飢餓問題正在迅速加劇。2022 年,有1700萬戶家庭報告食品無保障,與2021年(1350萬戶)和2020年(1380萬戶)相比有大幅增加。這些數字換算成2022年大約有4400萬人生活在食品無保障的家庭中,則比2021年增加了31%。
隨著食品無保障狀況的加劇,對食品銀行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由200多家食品銀行和6萬個食品儲藏室(food pantries)及膳食計劃組成的「餵養美國」(Feeding America)網絡在最近的一份新聞稿中表示,今年對食品援助的需求有所增加。該組織將此歸咎於高昂的食品價格。
去年,每六個美國人就有一個求助於食品銀行和其他慈善食品提供者,「餵養美國」組織表示,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會上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食品雜貨的高價格使許多家庭買不起食品。
「餵養美國」組織首席發展官凱西‧馬什(Casey Marsh)說,「對於數百萬人來說,節日季可能會變得非常不同,因為他們必須求助於食品銀行來為家人提供營養。」
高通脹不僅削弱了美國人向食品銀行捐贈的意願,還對其他消費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根據Divert的研究,由於高通脹和高食品成本,近72%的美國人在2023年改變了他們的食品雜貨購物習慣。這其中包括76%的家庭開始購買打折食品,17%的家庭表示他們吃了更多過期食品。
通貨膨脹是一場「精神戰爭」
戈雅食品公司(Goya Foods,美國目前最大的西班牙裔食品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烏納努埃(Robert Unanue)在談到高食品價格和食品無保障問題時告訴福克斯新聞說,通貨膨脹正在消磨人們的假日精神。
烏納努埃說,「我們在世界各地都遇到了食品問題。」他舉例說,罐頭價格上漲了64%,迫使罐頭食品生產商提高價格。戈雅食品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食品供應商之一。
烏納努埃指責「糟糕的」拜登政府助長了「失控的通貨膨脹」。
烏納努埃接著說,「這不僅是對勞動階層和化石燃料行業的打擊」,他指的大概是拜登政府以氣候變化為名推動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做法。
他接著說,「這是一場對精神的戰爭。」
據美國農場局聯合會(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稱,儘管今年的感恩節晚餐將比2022年便宜約4.5%,但經典節日大餐的價格仍比2019年高出約25%。
他補充說,「我們需要回歸上帝,讓我們的國家回歸,讓唐納德‧J‧川普回歸。」
與此同時,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11月23日發布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感恩節致辭。
在第一條信息中,川普總統祝「所有的人」感恩節快樂,然後挑出在他的眾多官司和政治爭鬥中出現過的一些知名人士,進行尖銳批評。
他還把矛頭對準了喬‧拜登總統,稱他「居心不良」,指責他「將司法部武器化」來打擊政治對手,「讓我們的國家走向地獄」。
第二篇感恩節致辭是以視頻形式發表的。前總統感謝造物主,並讚揚了為美國服務、保衛美國的男女軍人。
這位前總統接著稱當前的時代對美國來說是「艱難的」,並暗示國家正面臨著各種問題,包括嚴重的政治分歧以及南部邊境的非法移民危機。
川普總統說,「但不要灰心,也不要失去希望,因為到我們慶祝下一個感恩節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安全、更繁榮、更偉大。」他希望能以充滿樂觀希望的調子收尾。
他說,「再次祝大家感恩節快樂,願上帝保佑你們!」
喬‧拜登總統週三發布公告,宣布2023年11月23日為「全國感恩節」,同時呼籲團結。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