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長第三次提名競爭 不確定性更多

人氣 298

【大紀元2023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在已經超過20天沒有眾議長的情況下,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議員們準備在10月24日(週二)再次投票選出他們的第三位議長提名人。目前的8位候選人在國會共和黨人中的層級相對較低,有些人的知名度也比較低,這讓這場議長競選存在更多不確定性。

自從前眾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10月3日被罷免趕下台後,眾議院共和黨人首先在10月13日提名了他們的第二號領導人、多數黨領袖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但是斯卡利斯很快就自動放棄了他的提名,因為他意識到他無法團結黨內強硬派,以在眾議院全院投票中贏得最少217票的多數票。

隨後,共和黨人選出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吉姆‧喬丹(Jim Jordan)為第二位議長提名人。但是作為強硬派領袖之一的喬丹也無法贏得共和黨溫和派的支持,在上週的眾議院三輪投票中,喬丹的得票數一次不如一次。最後,共和黨人投票罷免了喬丹的提名人資格,決定從頭來再選出第三位提名人。

由於共和黨在眾議院中對民主黨只有221比212席的微弱優勢,為了獲得217票的門檻票數,共和黨人自己的逃票數最多不能超過4票,這要求他們的議長提名人必須能夠團結幾乎所有的共和黨人才能最後獲勝,帶領共和黨重返國會開展治理工作,以及恢復國會的運轉。

8位候選人首先在黨內推銷自己

在派出兩名議長提名人受挫後,眾議院共和黨人舉行私下會議,包括10月23日(週一)晚上的閉門會議和週二的黨內投票,試圖從一群不太知名的眾議員中提名出一位新的眾議長人選,這是一個僅次於副總統的美國第三號擁有強大權力的職位。

湯姆‧埃默

眾議院第三號共和黨人、多數黨黨鞭湯姆‧埃默(Tom Emmer,明尼蘇達州)是這次競選議長的共和黨人中級別最高的。埃默在上週六(21日)寫給同事們的一封信中強調了他的資歷和共和黨在立法方面的勝利,並提到,他作為眾議院共和黨競選部門的主席幫助共和黨人贏得了微弱多數的地位。

共和黨眾議員湯姆‧埃默正式宣布競選議長。圖為2023年9月19日,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湯姆‧埃默(Tom Emmer)在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後發表講話。(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他在信中寫道:「在NRCC(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我們並肩作戰,為在全國各地區成為多數派而努力。作為你們的多數黨黨鞭,我們展示了當來自整個會議的成員聚集在一起並運用同樣的團隊合作、溝通和尊重的文化時,我們可以多麼有效。」

凱文‧赫恩

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SC)主席凱文‧赫恩(Kevin Hern,俄克拉荷馬州)本週一向共和黨議員們分發了一份備忘錄,強調他為競選議長所做的準備工作,包括在週末聯繫了共和黨會議的每一位成員以「聽取他們的優先事項」。

2022年3月1日,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凱文‧赫恩(Kevin Hern)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一次活動中發言。(Samuel Corum/Getty Images)

RSC是眾議院最大的保守派核心小組,赫恩是一位前麥當勞特許經營商、百萬富翁,他特別指出了他在私營部門的成功。

他在備忘錄中寫道:「我35年作為商界領袖的經驗使我有資格領導多元化的共和黨會議。作為共和黨研究委員會的主席,我優先考慮對我們的成員進行關鍵立法項目的教育,聽取成員的優先事項,並在國會截止日期之前儘早制定政策解決方案。」

他的員工週一在給議員們分發他的備忘錄的同時也分發了麥當勞漢堡。

拜倫‧唐納德斯

眾議員拜倫‧唐納德斯(Byron Donalds,佛羅里達州)2021年才進入國會,是任期最短的候選人,不過由於他是眾議院自由核心小組的成員,因此他很快就在媒體上受到共和黨草根選民的歡迎,並且已經獲得了三名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員支持他競選議長職位。

2023年1月3日,在新一屆國會未能選出新的議長後,眾議員拜倫‧唐納德斯(Byron Donalds,佛羅里達州)與共和黨同僚進行交談。(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他在上週五針對自己未來議長職責的聲明中說:「我唯一的重點將是確保我們的邊境安全,負責任地為我們的政府提供資金,為眾議院和美國人民推進保守派願景,並擴大我們的共和黨多數席位。」

唐納德斯還指出,如果當選,他將成為美國第一位非裔眾議長。

麥克‧約翰遜和加⾥‧帕爾默

共和黨會議副主席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路易斯安那州)和共和黨政策委員會主席加⾥‧帕爾默(Gary Palmer,阿拉巴馬州)與埃默一樣,都是領導層成員。

約翰遜強調了他作為憲法律師20年的經歷,以及他去年秋天獲一致通過再次擔任共和黨會議副主席職務過程中能夠團結所有成員的能力。

在給同事們的信中,他說自己是「一名團隊合作者和橋梁建設者,擁有無盡的能量以及獨特的技能和經驗組合」。

帕爾默則承諾「盡我所能,拋開我們的分歧,團結共和黨人,共同開闢一條明確的前進道路」。

其他三位候選人和一名退選者

另外四位在本屆國會中基本上不太受到關注、沒有太大知名度的眾議院共和黨人也加入了議長競選,他們是傑克‧伯格曼(Jack Bergman,密歇根州),奧斯汀‧斯科特(Austin Scott,喬治亞州),皮特‧塞申斯(Pete Sessions,德州)和丹‧默瑟(Dan Meuser,賓州)。不過,默瑟在本週一晚間已經宣布退選。

伯格曼強調了他作為海軍陸戰隊將軍的服役經歷,並已在四名密歇根州眾議院共和黨人的支持下參加競選。

塞申斯週一上午向議員們分發了他的傳單,介紹了他過去的領導經驗,包括作為規則委員會和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NRCC)的領導層,並指出共和黨會議在他的領導下增加了63個席位。

斯科特曾在上次黨內議長選舉中挑戰過喬丹,這次選舉他在最後一刻再次加入,但他仍然意外獲得了81票支持。

默瑟在週一晚間的黨內閉門會議上發表完自己的演說後,宣布退出競選。他認為這樣做「符合(共和黨的)最大利益」,並表示前總統川普也支持他的退選決定。

川普沒有介入這次議長競選 但影響力仍無處不在

不像之前力挺吉姆‧喬丹成為眾議長那樣,前總統川普這次沒有公開表示支持任何一位候選人,他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處於幕後,但是他的影響力仍然無處不存在。

除了已經退選的默瑟議員以外,其他繼續競選的8位候選人中的一些人已經在最近幾天都與川普進行了交談,以獲得川普的支持。據報導,他們是湯姆‧埃默、凱文‧赫恩、皮特‧塞辛斯、拜倫‧唐納德斯和邁克‧約翰遜。

週一在新罕布什爾州登記參加該州的初選時,川普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他沒有準備在最新的議長競選中支持任何人,他認為共和黨人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我們正在關注很多人,你知道,我正試圖儘可能地遠離此事。他們會解決好這個問題。」

川普表示他與幾乎所有候選人都交談過了,他認為其中很多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他說:「有事要發生了。這將是積極的。最終效果會很好。我會保持在上面。我必須這樣做,現在。」

「我已經和幾乎所有候選人交談過,其中不少人,他們都是很了不起的人。「

這次競選最有希望的人普通被認為是共和黨在眾議院的第三號人物湯姆‧埃默。第一個透露埃默和川普在週末進行了通話的人是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佛羅里達州)。蓋茨是推動罷免麥卡錫的強硬派共和黨人,他週一在他自己的播客上談到了川普與埃默之間的動態發展。

蓋茨說:「我聽說川普總統和湯姆‧埃默在週末進行了交談,談話進行得很順利。」

據信,埃默並不像蓋茨和喬丹那樣是川普的鐵桿支持者。不過在新罕布什爾州回答一名記者提出的關於埃默的問題時,川普回答說:「我認為他現在是我最大的粉絲,因為他昨天給我打電話,他告訴我,『我是你最大的粉絲。』我以前對此一無所知。」

關於埃默和其他候選人,川普又補充說:「我一直和他(埃默)相處得很好。我和他們所有人都相處得很好,真的。有很多很好的人,他們有很多偉大的人。」

埃默在X平台(前推特)上回應說:「謝謝你,總統先生。如果我的同事選舉我擔任眾議院議長,我期待繼續我們牢固的工作關係。」

有消息人士表示,川普與塞申斯的談話「有禮貌且進展順利」,塞申斯沒有尋求川普背書,而川普也在尋找一位可以與他合作的眾議長。

唐納德斯週一在福克斯新聞上表示,川普「專注於獲得我們黨的提名」,以參加2024總統大選。

赫恩週一在CNN上表示,他認為川普不會公開支持任何一位候選人,「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

這次議長競選難度更大 不確定性更多

塞申斯警告說,這次議長競選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他在週一晚間共和黨的閉門議長論壇之前接受NewsNation採訪時說:「我認為國會議員、共和黨人都覺得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發生了很多事情,人們很不安。我們可能應該在嘗試兩週之後,我想讓我們的議員們相信我們能夠獲勝。」

川普週一在新罕布什爾州時也強調了共和黨眾議長選舉投票中最多只能失去4票是難度非常大的事,似乎沒有人能夠團結眾議院共和黨人。

他說:「這四票門檻非常艱難。無論是誰,這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你知道那是誰嗎?耶穌基督。」

「如果耶穌下來說,『我想成為議長』,他會做到。除此之外,我還沒有看到,我沒有看到任何人可以保證做到。」

預計前面8位候選人中沒有誰能從共和黨的黨內第一輪投票中就脫穎而出,共和黨人計劃閉門投票多輪,直到就提名人達成最後協議。之後,預計於本週晚些時候在眾議院舉行全院投票。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全美逾500萬人提前投票 總體局勢一次看
據報朝鮮派兵為俄羅斯作戰 白宮表關切
沃爾茲公布賀錦麗為農村選民制定的計劃
訴訟風暴:逾165起案件影響美國總統大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