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美對台突放軟?學者:加劇分化台灣

人氣 1837

【大紀元2023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近期,習近平當局在外交戰術上有微調。新任外長秦剛頻頻稱讚美國,在新年講話中,習近平又以「兩岸一家親」取代「統一」,不過,新任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的「協商」國家統一方案卻又洩底。學者分析,中共將會利用未來一年加強分化、統戰台灣,目的仍是推行它的統一台灣政策。

秦剛態度轉變 分析:習急於改善中美關係

1月5日,新任外長秦剛在美媒《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到,駐美經歷是他作為一名外交官的難忘記憶,強調在新的崗位上,推動中美關係發展仍將是他的重要使命之一。並稱「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兩國人民和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

1月2日,在結束中共駐美大使任期、啟程返回北京履新前夕,秦剛通過社群媒體發文,高度讚揚「勤勞、熱情和友善」的美國人民。

秦剛的外交態度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轉變。在2005年和2011年兩度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期間,秦多次強硬回應外媒記者對中共的質疑,被視為最早一批以尖銳言論捍衛中共利益的外交官之一。

秦剛2021年7月出任駐美大使時,正值中美關係因人權、貿易、台灣問題陷入谷底,而秦在結束任期前刻意地放軟身調,是否意味著習近平在中美關係上有所轉變?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1月5日告訴大紀元,中共二十大以後,習近平在外交政策上進行妥協調整。在對內宣傳上,對美國依然是高度批判,仍然秉持「戰狼」的基調。但是在對外關係上可以看到妥協的跡象,「習近平第二任期時,與西方國家關係幾乎鬧翻,造成被美國卡脖子等極端嚴重的後果。」

美國羅德學院國際事務系教授陳建凱(Chien-Kai Chen)1月5日告訴大紀元,從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會面後,雙方似乎有意改善從美中貿易戰以來,持續已久的緊張關係,或可解讀為雙方都不願意雙邊關係從「競爭」演變成「衝突」,但是美中能否從「競爭」回到以前更為和緩的關係,仍有待觀察。

習近平改稱兩岸一家親 學者:兩手策略

除了對美關係調子轉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2月31日的新年賀詞中,調子也比往年和緩,不再提到「祖國統一」,只提到了「海峽兩岸一家親」。

中共國台辦新任主任宋濤1月3日在《兩岸關係》雜誌發表的「新年寄語」中表明,將在「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李登科分析,習近平欲緩和與台灣的關係,也是在緩和中美關係的背景下,「過去可以看到,台海問題緊張,中美關係就會隨之緊張,既然現在習近平想緩和跟美國的關係,那麼中美關係核心的問題,台灣問題就必須到位。」

「但是,習近平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就是要統一台灣,宋濤所謂在『一中原則』基礎上,就是以『一國兩制』來協商統一問題。」李登科說。

陳建凱也持相同看法。他說,習近平相對較溫和的新年賀詞,也反映了中共欲改善中美關係的意圖,但並不能就此解讀成中共兩岸政策的改變。

「依我看來,中國(中共)的兩岸政策目標從未改變,就是兩岸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之下。在此政策目標之下,面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有時比較溫和,有時非常強硬,更多時候是軟硬兼施,這就是所謂的兩手策略。」陳建凱說。

在習近平發出新年賀詞後,從跨年到元旦,有24架共機、4艘共艦在台海附近活動,其中有15架次越過海峽中線。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中共的外交政策隨著局勢的變化而變化。目前,中共經濟不行,所以他們需要一個穩定的和西方交往的關係,而台灣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坎,所以可以看到中共在對美、對台問題上,在言辭上稍有變化,說了些好話。一旦中共渡過經濟難關,武統台灣的聲音又會大幅增強。所以對中共,美台都不必抱有希望。壓倒美國、統一台灣是中共不變的目標。

學者:中共對台政策失敗 戰術微調

丁樹範認為,中共近期對台灣政策調整,與其對美關係妥協的做法如出一轍,「它對台灣政策坦白講是全面的失敗,特別是2019年1月2日講話以後,習近平對台策略基本上是全面的挫敗。2020總統選舉,蔡總統高票連任,所以逼著他們必須要做某種程度的調整。調整後有多大意義上的改變,仍有待觀察。」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針對台灣問題,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而習近平2023元旦前的賀詞,雖然刻意避談「統一」,但是宋濤對習談話的補充,透露統一方案已經從「探索」,進入到了「協商」階段。

「從共產黨的術語來講,『協商』是你要聽我的才叫協商,協商這2個字,其實是一種高度不平等、不對等的一種對話,跟共產黨一向宣傳說兩岸平等對話,是完全不一樣的。」丁樹範說。

他說,中共的所做所為,把台灣人往相反方向推得更遠,「兩岸政治制度差異越來越大,尤其在過去幾年,在習近平主政之下,差異越大、越明顯,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百姓對於所謂『台灣人』認同度越來越高的一個非常主要原因。」

新領導小組成型 恐加強統戰 學者籲團結

據中央社報導,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已然清晰,向來由中共總書記擔任小組組長,全國政協主席擔任副組長,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則任祕書長。按照二十大後的常委排名慣例,未來的對台工作上,習近平、王滬寧與王毅應是關鍵三人。

有分析認為,王滬寧會先建構統戰理論,強化「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理論建構,增進其內涵。

對此,丁樹範質疑,王滬寧或許擅長大陸內政的理論建構,但在兩岸問題方面,無論拿什麼理論來建構,都繞不開一個根本問題,「兩岸問題會回歸到台灣一個非常實際的政治情況,(中共)如果沒有民主、沒有自由,對台灣老百姓來說,所謂的理論都是空的。」

2022年台灣縣市長選舉激烈,選舉結束後,台灣內部仍然面臨著意見分歧,包括抗中保台、兵役延長等話題,被負面操作為要「青年上戰場」。北京當局亦放軟姿態,意欲拉攏內部不同的意見。

丁樹範分析,台灣內部有一部分聲音配合北京的宣傳,指美國刻意要把台灣變成是一個戰爭之島,變成另外一個烏克蘭,「而北京方面會儘可能利用此機會,擴大對台灣的分化,加強統一的論調」。

儘管面對敗選,總統蔡英文宣布2024年起義務兵役由現行4個月延長為1年。而可望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選舉的副總統賴清德,近期拋出「和平保台」兩岸論述,意在凝聚共識。

李登科說,台灣延長義務役,並不代表挑釁,如果在中共軟硬兩手下,去呼應其對台政策,接受「一國兩制」,將迎來更大危機。「台灣最大的危機,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必須把內部的統獨問題妥善解決,團結起來,一致因應中共對台灣的挑戰,才是最好的策略。」◇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秦鵬觀點】秦剛升任新外長 中美軍機險相撞
秦剛任外交部長 專家:中共權力過渡處尷尬期
中共前外交官朱祖壽在京染疫身亡
秦剛就任中共新外長 美國務院回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