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對許多國家來說,鋰是經濟與能源轉型的關鍵,因為該金屬元素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正為此前往南美,希望幫助柏林獲得更多的鋰供應。
據彭博社報導(),智利是僅次於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二大鋰供應國,但其大部分產量目前都被中國獨占了。
消息人士表示,朔爾茨週日(1月29日)與智利總統博⾥奇(Gabriel Boric)會面,希望德國能獲得更大的份額。
這些人士說,德國試圖說服智利的戰略,包括在當地進行更多生產過程,並使開採、加工對環境更友善。其中一位人士說,德國政府的目標是向智利提出比中國更具吸引力的提議。
像德國這樣的先進國家,正為日益稀缺的資源展開競爭,獲得穩定的金屬和稀土元素供應,對能源轉型與技術發展至關重要。
然而,中國已成為許多金屬與稀土商品的主要供應商或加工商,這使人們對中共擁有過多影響力發出警告。
這些警告在德國引起了共鳴。近幾十年來,德國建立了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朔爾茨政府一直努力使材料供應商多樣化。
彭博社表示,朔爾茨週六還和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會晤,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確保柏林能獲得該國豐富的鋰資源。
週日,朔爾茨還直接提到,中國是德國在全球商品市場的競爭者。
「有的國家認為,所有原材料都來自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許多原材料來自阿根廷或智利,被運到中國,在那裡進行加工,然後再次出售。」朔爾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阿根廷青年的討論中說。
他說:「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把創造成千上萬個就業機會的材料加工,轉移到這些材料的來源國?」
在週日訪問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期間,朔爾茨再次發出了信息:德國已準備好與拉美國家開展鋰礦業務,讓這些國家脫離中國,獲得獨立性。
智利總統博⾥奇表示,他決心重組該國的鋰產業。
「我們希望通過各種條約機制,創建一個國營鋰公司」,博⾥奇在聖地亞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智利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這個行業。」
在智利,目前只有兩家公司生產鋰,即美國雅寶公司(Albemarle)和當地的SQM公司。中國的天齊鋰業(Tianqi Lithium)擁有SQM超過20%的股份。它們主要生產碳酸鋰,其中90%以上的產品銷往亞洲。
SQM和雅寶公司都從智利北部沙漠的鹽灘(salt flat)下抽出大量的鹽水,將其儲存在巨大的蒸發池中一年以上。由此產生的濃縮液,會在附近的工廠被製成碳酸鋰和氫氧化鋰,並被送往中國和韓國的電池製造商。
這個過程既簡單又有利可圖,與硬岩開採相比,使用的淡水、化學品和能源都少得多。但是,太陽能蒸發技術意味著在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提取數十億升鹽水,然後將其蒸發。一些人認為,這對粉紅火烈鳥(pink flamingos)等野生動物是一種威脅。
有人推動更直接的採礦過程,這意味著蒸發量要少得多,但產量和利潤可能也會減少。
雖然智利、澳大利亞占了全球鋰礦供應的大部分,但中國擁有全球超過一半的提煉能力,已將其製成電池用的化學品。在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對中國的依賴被認為是一種隱患。
由於較低的建築成本和龐大的加工化學工程基地,中國是鋰加工成本最低的地方。彭博社稱,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建立提煉能力的成本是中國的兩倍,而南美則介於兩者之間。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去年預測,鋰、稀土等商品很快會比石油和天然氣更重要。
她引用了一項預測,即到了2030年,僅歐盟對稀土的需求會增加五倍。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