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習近平政治經濟學 嚇壞外國投資者

人氣 12929

【大紀元2023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共的經濟學充滿了政治色彩,又被稱為政治經濟學。在毛澤東時代,這種服務於政治的經濟學,製造出了大躍進的慘劇。在過去的幾年裡,習近平當局重現了毛時代意識形態至上的勢頭,對互聯網、房地產、教輔等行業進行打壓,結果充滿活力的私有部門奄奄一息,中國經濟跌至歷史低點。

伴隨著解除清零政策,習近平當局突然180度大轉彎,開始為經濟鬆綁,不再強調經濟的政治指向。不過,習當局的動作並不能讓人們安心。外國投資者擔心,圍繞著中共最高層念頭旋轉的中國經濟政策,不能再讓人信任。

急轉彎 中共要重置中國經濟

過去幾年來,習近平當局高舉意識形態的大旗,來管理社會、經濟和外交,打出了清零、打壓私企和戰狼外交等一系列組合拳,中國的經濟和外交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民眾反抗和財政壓力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中共當局突然改弦更張,放棄了清零政策,開始高調宣傳回歸經濟建設為中心。

《亞洲週刊》報導說,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夕,據悉習近平傳出重話,「誰不一心一意搞活經濟,誰下台!」並向新一屆班子下了死命令、死指標,必須盡一切努力、一切方法和手段。

1月10日,《金融時報》發表標題為「習近平打算重置中國經濟並贏回朋友」的長篇報導。文章說,退出清零政策後,習近平正在對外交和經濟政策進行根本的調整,經濟目標主要是恢復經濟的強勁增長,穩定房地產市場,挽救地方政府財政危機等。

中國一些重要的省市已經開始宣布今年的增長目標,廣東的目標是5%以上(去年僅2%左右),浙江省宣布今年實現超過5%的增長(去年僅約3%),上海的目標是5.5%(去年是3%),福建、四川和河北三省都宣布了6%的增長目標,江西省是7%。

《金融時報》說,據中共官員和政府顧問稱,中共政府對中國經濟進行重置,改善嚴重惡化的外交關係,原因是來自經濟、社會和外交各方面的壓力,已經達到了臨界點。

《南華早報》報導說,清零政策的經濟成本已經讓地方當局無法承受,中國主要工業強省包括上海和廣東省的官員,向習近平報告了嚴峻經濟形勢,因為全球供應鏈轉移、出口疲軟和國內需求減弱,如果清零再持續一個季度,對挽救經濟來說可能已經太晚了。

另外,大規模核酸檢測和檢疫設施建設消耗了數量巨大的資金,也將許多地方政府推向了破產邊緣。去年下半年,有越來越多的報導稱地方政府沒有能力再進行此類支付。

北京頑固地堅持清零政策,也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移出中國。根據貨櫃追蹤平台Container xChange的年度調查,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2,600名受訪者裡,有67%的人表示,在中共實施「清零」後,他們已開始考慮調整供應鏈布局。

上海市去年4月1日起封城兩個月。圖為封城期間,南浦大橋封閉,車輛人員淨空,企業停止生產。(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習近平政治經濟學 西方保持警惕

為了提振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不久前,中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當局已結束對互聯網公司金融業務的調查,這表明長達兩年的互聯網公司整治工作或將結束。

儘管中共當局承諾支持民營企業,但外國投資者對兩年來嚴酷的監管,仍然保持警惕。他們不會一下子就忘記,對中國互聯網巨頭的打擊,使其市值蒸發了數千億,去年教育輔導行業幾乎被團滅,也讓人們倍感寒心。

總部位於波士頓的Zevin資產管理公司去年賣掉了所有的中國投資,該公司的總裁索尼婭‧科瓦爾(Sonia Kowal)對彭博社表示:「我們是長期投資者,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投資中國的長期風險已經下降。政府的專制仍然很強烈,只有一個中央決策者,只有在適合他的議程時,才對市場友好。」

而且,習近平並沒有放棄他的「共同富裕」議程,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最近的轉變只是為了恢復增長的戰術轉變。

就在中共安撫民營企業的同時,中共正著手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子公司獲得1%的「黃金股」,有了這1%的股份,就可以獲得董事會席位和決策權。同時在外交上,中共外交部採取「對等措施」,限制日韓公民來華簽證,以報復兩國針對中國遊客的入境COVID檢疫措施。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並不是說要讓民間資本有活力,如果這樣的話,那他就不會對阿里巴巴大動干戈,馬雲的實際控制權已經被取消了。我們實際上看到的,包括他和日韓的緊張關係,現在日本的普通簽證都給暫停,這不是搞經濟的做法,所以習近平可以說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他哪一天抽風了,又開始砸經濟的鍋,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

「習近平的想法,基本上是陳雲管制經濟那個方式,就是要(中共)政府指導,比如說給民企派什麼黨支部啊,有規模的民企都讓黨來控制,他是喜歡搞這一套,這一套長期實施經濟肯定就完蛋了;但是對他來講,他控制了他覺得安全了,政權安全了。」

「習近平對僅僅是民生好、穿得更好、吃得更好,沒有興趣,他甚至覺得這是危險狀況,因為你吃飽喝足了,你要罵共產黨,質疑黨、跟黨作對。就是說,經濟發展是掌握在誰手裡,在黨手裡控制的是不是足夠的先進技術,足夠跟世界列強抗衡,他要的最終還是軍國主義的高科技、軍工技術。」

「習近平折騰了十年,可能剛剛就緒,對經濟的破壞力量越來越大。尤其是20大之後,他全面掌控政治局,習近平不會說讓李強等去搞經濟去,他自己就抓抓意識形態、搞搞黨建,他不會的,他一定要親自抓經濟。他要親自抓,你就只能靠邊站。由習近平來抓經濟,經濟也不會好。」

「他是個控制狂啊,他誰都不放心。不僅要求這個人表面上服從他,還反對兩面人,反對你這個心裡不忠誠,就是對他本人要絕對忠誠,這是做不到的。這不是對人的要求,這是對野心家和騙子的要求,這不是適得其反嗎?就是他的要求、慾望太多了,控制欲太強了,那當然會出大事兒,14億人的大國,由你一個人來決定。」

有美國專家評論稱,中國經濟增長的質與量都在惡化中,並面臨清算時刻。示意圖。(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地緣政治衝突預期 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中國經濟的挑戰,一個更嚴重的因素可能還來自於地緣政治的衝突。《金融時報》1月10日的文章說,中共外交方面的主要目標是:改善與一些西方國家的關係,特別是與歐洲的關係。

1月12日,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視頻與美中貿委會會長艾倫會談,王文濤說,中美雙方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中方願常態化聽取外資企業意見,不斷完善營商環境。

儘管中共放軟姿態,但由於對美中衝突、台海局勢的未來預期,以及近在眼前的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先例,都讓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不再具有信心。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人雅各布‧羅斯曼已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中國開有工廠。他說,如果美中外交關係不得到改善,就很難繼續在中國投資。

「人們目前沒有信心,這個問題不會消失。」總部位於北京的投資諮詢公司博達克的董事長鄧肯‧克拉克說。他表示,與過去相比,企業現在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有更大的風險。

美中元首試圖通過拜習會緩和兩國緊張局勢,但分析人士認為,兩國關係不會很快緩和下來。圖為2022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和美國主要官員參加拜習會。(Saul Loeb/AFP)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對大紀元表示,有一些跨國投資公司已經在講投資中國的風險一點都沒有減少,的確是這樣。

「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例,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大家發現所有外資在俄羅斯投資,就完全變成一堆廢紙。只要有一天,中共沒有放棄對台灣的軍事企圖的話,我覺得西方的跨國企業、政府都會覺得,不管中國(中共)說得怎麼漂亮,也沒有辦法再重新吸引外資回歸中國。」

「基本上你一天不解除對台灣海峽、南海、東海等這種地緣政治的野心,我覺得是沒有辦法重新贏回過去中國加入WTO之後30年的光景,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

「但是歐美國家應該是不會這麼笨,重新上當,除非是中國(中共)真的是誠心誠意,對於國內人民,對香港、新疆、台灣的政策,做一個180度的改變,但是很難。所以我覺得中國(中共)在這個外交上,會面臨很大的一個困境,想要改變也不容易。」

「那也就是說,他想通過這種經濟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也是不可能的。不只是投資,甚至原來已經建立起來的30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也會漸漸地漸漸地、一點一滴地移出中國,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遲早的事情。」

「那接下來中國的經濟會怎樣呢?我覺得中國經濟未來最好的一個狀態,就是像日本那樣的非常停滯狀態,由時間來慢慢地消化過去長期這個扭曲,一個非常低的經濟成長,已經是最好的了,可能會有一些負成長的情況發生。想要重回過去高成長那個時代,我覺得太天真了,或者根本不了解整個經濟發展的原則。」

清零透支習近平當局的信譽

俞偉雄說,「根據過去兩年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只要有封城,基本上經濟一定是負成長。我覺得中國還有正成長,可能是(中共)在經濟數據上造假,它們在疫情上也造假,我覺得這個很不好。」

「這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官方的統計數據,沒有辦法讓人信賴是個很大問題,所以全世界對於中國的這個政策、政府,沒有信任,現在對於這個政府公布的數據也沒有信任。我覺得2022年的中國經濟,應該是一個負增長狀態,2023年能夠有一些緩步穩固,已經是很好的一個消息了。」

鄭旭光表示,「習近平今天一齣,明天一齣。新華社發了一個文章總結三年抗疫,結果整篇文章中,動態清零四個字都沒出現過,不能提這個事情,提了大家可能都覺得寒磣。那些以前鼓吹動態清零的人,就要被罵死,就像大白一樣。大白過去耀武揚威,覺得自己成了統治階級的一部分,那回頭就變成討薪的人,被人圍著罵。」

「我覺得各個地方的官員,都好自為之了,就是因為你不知道最高層哪天又抽風,想法又變了。」

「這一回就知道了,你不能對上邊唯命是從,所以很快,習近平就把他的這種政治信譽透支了,對他下一次說什麼狠話,大家都要慢慢地緩一緩,不敢不折不扣地去搞。只能是妙手應付,就是這個系統的彈性,習近平的雄心壯志,一個個全部爛尾,最後什麼都爛尾,權力集中也爛尾。」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分析:經濟和外交改弦易張?習賣的什麼藥
加強控制 中共收購阿里巴巴和騰訊黃金股
周永康母校中石大七教授病亡 六人為中共黨員
蘇州中學招13名教師 8個博士5個碩士引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