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務員辭職潮 警隊逾六千職位空缺

人氣 725

【大紀元2023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林一山香港報導)香港在近年移民潮之下,各行各業面臨人才短缺。政府最近披露公務員離職數字,顯示在去年4至6月共有944名公務員辭職,辭職率為0.54%,平均每日約有10人辭職。而截至去年3月31日,警務處是空缺最多的部門,有6,312個空缺。有學者指,過去兩三年,警察已經成為厭惡性行業,沒有人願意接受自己的工作被別人鄙視、藐視或仇視。

公務員事務局近日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截止去年3月31日,空缺最多的5個局或部門依次是警務處、食環署、教育局、懲教署和房屋署,其中警務處有6,312個空缺,空缺率高達16.7%;其次是食環署有949個空缺,空缺率為8.99%;而教育局有815個空缺,空缺率則排第二為13%。

至於空缺最多的5個職系依次是初級警務人員、二級工人、文書助理、文書主任及懲教助理,其中初級警務人員有多達5,284個空缺,空缺率高達17.7%。

當局表示,政府不時會在香港以外地方進行招聘工作,例如每年12月在北京進行的「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及相關職位聯合招聘考試」等,去年共有超過300人報考在大陸進行的考試;個別部門亦會按需要在境外進行招聘。

本報翻查資料,在2017/18年度至2020/21年度,公務員辭職人數維持在每年1,333人至1,863人,到2021/22年度急升至3,743人,創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新高 。辭職人數佔整體公務員人數比例方面,亦由2017/18至2019/20年度的0.9%升至2020/21年度的1.05%,再升至2021/22年度的2.1%。

警隊首度北上招聘

去年4月,警隊放寬投考資格,未有在香港住滿7年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投考警隊。警隊招募組去年11月首度到中國大陸的大學,招募在當地留學的香港學生,安排即場面試和測試體能。招募組去年11月1日至20日到廣東暨南大學和福建華僑大學招募,共收到106份申請,包括報名見習督察、警員和輔警,最後通過面試和體能測試的34人全為警員申請者,之後會進行體格檢查、《國安法》和《基本法》考試。

警隊人力資源科署理高級警司陳純青稱,在中國大陸升學的香港學生至少有4年在大陸生活,其個人質素,包括紀律、個人對於國家的認識及其價值觀,非常配合警隊的需求,又形容招募結果「超出預期」。

去年12月,陳純青透露警隊有約5千多個空缺,而今個財政年度的目標是招募240名見習督察及1,350名警員,當時只招募到101名見習督察和437名警員,分別是目標的約四成和三成。與前年相比,見習督察取錄數字相若,警員有輕微上升,他形容警隊招募困難是因為疫情及人才流失。

鍾劍華:有得選擇都不會做警察

學者鍾劍華1月13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警隊在過去幾年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只要稍為對自己老實一點,都知道情況有幾不正常。他形容,警察已經成為厭惡性行業,而正在從事警察的人,已經成為了得益者或者共犯,唯有「硬著頭皮死撐」;其他人如果有得選擇的話,都不會選擇做警察,「點解要渾這淌濁水?」,沒有人願意接受自己的工作被別人鄙視、藐視或仇視。

關於整體公務員離職情況,鍾劍華認為跟警隊一樣,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成為公務員、這個制度的螺絲,而且中共為了控制公務員,令公務員的自主空間差不多完全消失,就連專業體系都要講政治正確。公務員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機會,自然都想離開政府。

鍾劍華坦言,公務員唯一的吸引力只是薪酬高、福利好、夠穩定,整個政府都沒有其他吸引力。他又指公務員如果辭職,要付出很大代價或機會成本,但近年仍然有那麼多人離職,可想而知政府的問題有多嚴重。

劉細良:「國際大刀會」與空缺率是否有關?

曾任政府中策組全職顧問的時事評論員劉細良1月13日在網台《城寨》節目中笑言,最近香港成為「國際大刀會」,經常出現黑幫仇殺,是否與警隊空缺率高有關係;如果警隊有6,312個職位空缺,但長期也沒有大影響的話,可想而知裡頭有少多冗員,例如有警員因偷竊和偷拍裙底被起訴。他又批評在蔡若蓮出任教育局局長後,教育局職位空缺大增。

梁籌庭:情况不理想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在接受多間媒體訪問時形容,最新數字反映辭職潮持續,情况不理想。梁籌庭分析指,警察工作對年輕人吸引力下降,而且較危險,所以空缺最多。在目前政治氣氛下,很多官校教師都擔心被投訴,寧願轉到資助或直資學校任教,導致教育局空缺較多。

他又指李家超政府設立「公務員緊急動員機制」,公務員在休假日亦可能被動員、增加額外工作量,或「嚇親公務員」驅使部分公務員辭職。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香港上年度3743公務員辭職 創九七以來新高
台灣清大半導體學院揭密 打造小型晶圓廠練兵
韋拓: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漸顯 入常人選受矚目
謝田:英國王室起伏跌宕 啟迪人類賢德之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