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主席:本屆武術大賽為何沒頒金獎

人氣 1210

【大紀元2022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紐約記者站報導)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於2022年8月28日結束,這次比賽全部七個比賽項目金獎首次出現空缺。比賽結束後,針對金獎空缺、評選標準,以及傳統武術的現狀等,大賽亞太初賽專案經理、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王仲宇教授採訪了大賽評委主席李有甫先生。以下是相關內容的問答。

問:這次選手們的表現如何?沒有人拿到金獎的原因?

李有甫:整體來說選手們的表現是很好的,部分選手表現出了他們對傳統武術的追求,他們也在向傳統武術的師父們學習,但由於種種原因,傳統武術被滲透、被破壞,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他們抱著繼承傳統武術的心態,克服困難,來參加比賽——他們在這方面表現得很好。

還有的人也知道自己練的是新武術,但是他也追求傳統武術,也想怎麼適應傳統武術的要求,他們敢於面對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勇敢的做法,他們說回去怎麼更好地學習傳統武術,把新武術改掉,這也是非常可貴的。

這兩種情況都是好的。

問:新唐人傳統武術大賽的評選標準是什麼,選手們有哪些不足之處?

李有甫:我們發現很多選手並沒有仔細看大賽網站的評分標準。我們十四年來的評分標準一直沒有變。基本原則都是傳統武術所講的:手、眼、身法、步法,加上精神、氣、力和功夫這八個方面,就是傳統武術的基本方面。

與此同時,傳統武術又講用法,它的用法表現在四個方面:踢、打、摔、拿,叫「四技」;還有十二形,它要表現出好看、優美,和自然界是密切相關的,比如:動、靜、起、落、輕、重、轉、折、快、緩、站、立……一共是12形,「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雀、輕如葉、重如鐵、轉如輪、折如弓、快如風、緩如鷹、站如鶴、立如松」,這樣就是美,你站在那裡彎彎曲曲的就不好看,所以說它有這樣一個藝術性,有功夫,有用法,這些都在其中。

大賽的評分標準,用一種淺白的語言把它解釋出來,可總結出以上八個方面。另外還有一條是:任何比賽套路必須符合該拳種傳統武術特點。

因為現在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現代通訊發達,信息流通快,比如說電視、視頻、YouTube、動作片電影,有人看到這個動作好就拿一個過來用;那個動作很好也拿一個用,結果這人的武術套路就失去了它本門派的拳種的內涵。

一個拳種創造出來,有它的心法、拳理和拳法,有其練習方法、修煉方法,還有它的祕訣,這都是要掌握的,風格獨特。風格是哪個就是那一個。

傳統武術的師父是不允許誰任意改動本門派的東西的。

比如八極拳。八極拳的練法很簡單,就講究功夫。但是功夫有其內涵,可不是說你看著簡單就簡單了,練起來是很苦的,也是不容易的。你很難往這裡面加東西;加了東西就能看出來。你說你是哪一門哪一派的,那麼你這門這派,什麼時候來的?心法是什麼?拳法是什麼?你怎麼練的?徒弟找師父,你得會找,你得弄清楚;師父教徒弟,也要負責任——是不是師父的師父這樣傳給他的?你和你師父之間要有一個明確的溝通,你學的這東西是不是未經改動過的。

現在有些人,他說他學的是傳統武術,尤其是西方人,別人告訴他說是「傳統武術」,他就以為是,結果他不知道那是新武術,他來參賽了,才知道是新武術。傳統武術就是在不知不覺當中被滲透、被破壞,這個新武術的滲透很可怕。

希望武術界人士、能夠繼承傳統武術的人抵制新武術,不讓它滲透。但是怎麼尋求呢?我們待會講一講。

問:金獎、銀獎、銅獎在評分上的差異性,層次和境界上是怎樣的評分方式?

李有甫:剛才說的那八個方面,它有不同的層次,從低到高肯定是沒有封頂的,越練越好的。最後真能夠達到通神的境界,那是有的;跟人的信念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我們這次沒有頒金獎,就是因為大家達不到金獎的標準,新唐人武術大賽是世界級比賽,得讓全世界真正懂武術的人看過後說「這個評級還說得過去」。

因為形勢已經不一樣了,現在已經被破壞得很厲害了。為什麼不容易拿到金獎呢?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達不到身法的要求;一個就是勁力,那個勁兒、力度、力量、發力,有沒有表現出來?因為你參賽表演,你得表現出來。

新武術,比如翻跟頭、強調快速、跳躍、用力,它是僵勁兒,它是為了速度的完成而用力,那個力量用不到你要發力的那個目標上。

所以這個勁力是要協調地發出來的。王教授你是力學教授、是專家,你知道這個力是這樣的吧:它是合力,全身的合力,但是人體的合力還不是簡單地把各種力量合在一起的那種合力,它是:練的時候要慢、要鬆、要靜,神閒氣定,心靜如水,這個時候你站樁、打坐,做一個定式、一個姿勢,你不動,那時間長了,你全身的氣血、經絡都能夠在你這個動作當中循環開來,它全身都通了。那你換一個姿勢,換一個樁,它又通了。往往一個站樁要站一兩個小時,都是這樣的。過去有些拳的站樁一站要好幾個小時。站樁心要靜,氣要沉,所以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講氣沉丹田,凝神定氣,調呼吸,都講這個的,不是胸呼吸,不是急躁的那種呼吸。

那麼這樣培訓出來的人,我們研究過他的站樁狀態,他的肌纖維運動,每一條肌纖維,儘管我們很難計算,但是他的肌纖維比頭髮還細密、還多,幾千萬條肌纖維都得到交替的訓練後,這個力量,重複這個動作,它就協調了,那麼發出的力量就是一個整勁兒,完整的力量。如果你能夠氣沉丹田的話,丹田是人體的重心點,從腰這發力,武術的身法不是幅度很大的,它一發力你看不出來,但已經出去了,那看勁兒就出來了。

那麼這個身法,表現出來的是柔中有剛,它不是緊張的,過去有些老師傅講:「拳打千遍,身法自然」,那「千遍」還不是指一千遍、幾千遍,你僵硬地打,也是不行,你還得會打,還得要有鬆有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就跟拉弓射箭一樣,你拉不開弓,就射不出箭;你這弓得是柔軟的。

我看有些南拳,練錯了,為什麼呢?他張牙舞爪,大喊大叫,上來之後身體非常僵硬,那在戰場上一碰就倒,為什麼呢?身體僵硬得像木頭,凳子一樣,那推他也會倒的,要柔軟的,活的東西,可以應變的,可以化開的……這個也不是幾句話能表達出來的,但就是說,身法和力量的表現,行家是能看出來的,我們能看得出來,世界各國的武術專家都會看,若選手的表現達不到標準,也給他(她)個金獎,是不合適的。早期時鼓勵大家參與,那時的金獎標準稍微低了點。

本屆大賽,之前得過金獎的一些選手沒來參賽,因為他們讓別人也有機會得金獎,他們也就不來了;有的是他(她)明白了傳統武術之後回去練去了。

還有一些修煉的人身居深山老林裡練內家拳,他們不來參加比賽,他們練的是功夫,是不給別人看到的。

參賽選手們表演的是外家拳,是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而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這些做貢獻,這是大賽給他們獎勵的一個重要原因。

問:身法和大賽倡導的「武德」是什麼樣的關係?

李有甫:身法和發力、和力量有關係,和人的整體反應有關係,他的反應從哪裡來呢?從人的心、思維、思想、精神、意識這方面產生的。

比如說練拳,過去的武術大師都講過這麼一句話:「你是練拳、打拳的,人家來了你不要想著打人家,你就想著:他打我我怎麼辦?我怎麼把他的進攻化解掉?」

因為你練出功夫來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他一來打你你就有反應了。比如太極拳推手,打不著、摸不著對方,這是有的,這是有一些方法可練習的。

但是現在,有些人上來就想打人,就想用力,用的是僵勁兒,他的心性在哪裡?

心性好的人,練武術時不去想不好的事兒,不去想執著的東西,站樁、打坐,或者練拳、定式,這些基本功都是很靜的,他的心也平靜,沒有什麼不好的念頭。

如果目標是為了保護善良、制止暴力,這是善念,那麼他的身法能夠更好。

拳練好了的話,身體會通。從經絡、腦電波中能看到一點變化,都是通的,出現一個協調的、同步的現象,練武時發出的力量就更是這樣了。

練武之人不論是出現了認識上的錯誤,還是行為上做錯了,都不好。所以習武之人一定要分清善惡、揚善懲惡——這就是「武德」。

還有勁力和身法、拳種。傳統武術的拳種的來歷,你要保持住。因為傳統文化是神傳的。比如說,以前內家拳都說得出名來,誰傳的,比如太極拳是張三丰傳的;八卦是道家傳的,修道的人傳出來的;形意拳也是道家傳出來的;包括一些外家拳也是修道的人在不同層次上悟出來的。

那麼這些拳就逐漸地形成了一個入世的,為國家,為維護和平環境,就形成了外家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家拳是要達到修成神的目標,它不入世,也不顯示出來,修煉人都知道,一顯示(那功夫)就沒了或受到其它懲罰,是很嚴肅的。

問:年輕的武術界人士今後要如何走回傳統?有沒有一些心態、觀念上的要求?

李有甫:我剛才講的就是,你現在首先要找到一個真正的傳統武術師傅,你有這顆心,或者提高心性,你就尋求,不要急功近利,說「這個師父教,多少天就能拿到冠軍」、「跟著那個師父,參加比賽馬上就拿冠軍」,這就不行,這個思想就不正。

各門各派有它的拳理拳法,高層次上的東西都是神傳的,每一門派都有豐富的文化內容,所以說,千萬不要去亂拿別人的東西,各門派都有來歷的。

真正喜歡傳統武術的人,可以找新唐人諮詢,如何去尋求、怎麼學傳統武術,即使現在還不能一步到位,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有這個心性標準,神都會教我們的。

今年我看到了一篇媒體報導,說紐約有兩個警察,他們一直在學傳統武術,他們轉來轉去發現新武術不能用,他們觀摩了新唐人武術大賽後說,你們這裡是傳統武術。這是因為他們了解過,研究過才會知道的。

文字整理:施萍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新唐人武術大賽的宗旨:復興傳統 弘揚武德
【直播】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紐約決賽
新唐人武術大賽決賽 金獎空缺 9人摘銀
法拉盛民眾慶雙十節表心聲:中共不代表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