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島國峰會召開 專家:美國展現軟實力
【大紀元2022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三(9月28日)起,拜登將主持首次「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專家認為,這不僅是對北京影響力的直接回應,也是美國展現軟實力,並追求長期影響力的機會。
這場為期兩天的太平洋峰會,與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崛起」(Pacific Step-up)、新西蘭的「太平洋重置」(Pacific Reset)和英國的「太平洋提升」(Pacific Uplift)相同,旨在表明華府的決心與承諾,願意大幅加深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以應對中共在該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太平洋地區涵蓋地表近三分之一的面積,是16個島嶼國家的家園。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如今該地區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雖然受邀參加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US – Pacific Island Country Summit)的國家中,只有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居民超過100萬,多數國家的人口不到20萬,但是,由於擁有資源豐富的200英里(320公里)專屬經濟區,這些島國將自己視為藍太平洋大陸上的大國,而非散落在空曠海洋上微不足道的小塊土地。
專家:美國應展現軟實力
專家認為,美國若想在太平洋地區對北京強力抵制,或對島嶼政府暗中施壓,都不太可能成功,應注重軟實力的展現。
太平洋專家傑拉德‧菲寧(Gerard Finin)和特倫斯‧韋斯利-史密斯(Terence Wesley-Smith)在《衛報》上撰文分析(),即使美國的參與一直是貧乏的,但這些民選領導人中,大多數都對美國抱有好感。
「但他們希望被尊重為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被當作地緣政治的棋子」,他們寫道,「島嶼領導人現在有能力影響區域秩序的演變。」
「峰會是提升美國與太平洋島嶼關係的真誠努力。但美國必須避免採取圍繞中國(中共)展開的交易性做法,應建立更廣泛、深入的區域關係。」
文中指出,由於冷戰時期太平洋地區核試驗造成的健康、環境影響揮之不去,使太平洋島民對加強軍事化不感興趣,許多人不希望華府只將該地區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也不希望在美中之間被迫選邊站。
兩位學者認為,太平洋島國對於拜登在(對島國的生存構成威脅的)氣候變化方面的承諾,美國計劃在這裡新設三間大使館、支持漁業管理,以及擴張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的計劃等都很歡迎。但是,美國必須加緊腳步。
「美國計劃實施一直很緩慢」,他們寫道,「除了官僚主義的惰性之外,還存在著對太平洋地區機構知識的嚴重缺乏。」
他們舉例,在峰會召開前不到一週,華盛頓不得不對不滿作出回應,擴大了邀請名單,以包括「太平洋島嶼論壇」的所有成員。
美國官員也低估了該地區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目前,美國每年只為太平洋地區提供少量的獎學金名額,而中國頒發的獎學金名額卻超過了1,000個。
美國應追求可持續關係與影響力
五角大樓轄下,位於檀香山的「井上健-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專家亞歷山大‧吳翁(Alexander L. Vuving)也在《日經亞洲》分析(),北京在太平洋地區的做法,反映了其經濟優勢和外交文化,但中共的「援助」,其實難以滿足東道國的需要,更符合北京自身的利益。
「中國的禮物並不是像中國政府(中共)經常聲稱的那樣,沒有附帶條件。不過,這些條件可能是無形的,有時甚至是不言而喻的,但受贈者明白他們應有所回報。」吳翁寫道。
他舉例,巴布亞新幾內亞在主辦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時,中國擁有其外債的四分之一。由於中方對公報草案不滿,四名中共外交官闖進巴國外長辦公室,單方面要求在最後一刻修改文件,最後使APEC會議首度沒發表公開宣言。
「大國很容易對小國採取這種行為,因為它們只是在利用其物質上的優勢。但這並不能帶來可持續的關係。」吳翁寫道。
對北京影響力的不滿,使所羅門群島在去年11月發生暴力抗議活動。去年,薩摩亞對債務飆升感到不安,從而選出一位新總理,該總理表示,將取消中共支持的建港和其它計劃。
吳翁呼籲,美國及其盟友應通過「同情、承諾和能力」,尋求在太平洋地區的可持續影響,它將使華盛頓在太平洋對北京具有長期優勢。
「同情心可幫助理解合作夥伴的真正利益和關切」,吳翁表示,贏得支持的可靠方法,是致力於實現共同價值觀和共同目標。
「大國競爭往往帶有負面的含義。但是,如果競爭涉及軟實力而不是硬實力,它也可以有積極的意義。」吳翁表示。
在峰會上,預計白宮將宣布其首個太平洋島嶼國家戰略,該戰略將符合印太戰略。其中可能包括美國政府在「氣候變化、大流行應對、經濟復甦、海上安全、環境保護,以及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
在7月份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上,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承認,太平洋島國過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加強美國在太平洋島嶼的夥伴關係,只是美國實現在該地區目標的第一步。為使美國新戰略取得成功,美國必須成為不可或缺的夥伴。◇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