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是神傳的 大賽選手心懷傳承使命

人氣 244

【大紀元2022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葉蓁紐約米德爾敦報導)8月27日,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複賽圓滿落下帷幕。晉級決賽的選手備感欣喜的同時,也談到學習傳統武術的心得,以及傳承武術的使命感。

「這是神傳的文化。」南方拳術組的選手林奇憲,非常認同大賽評委主席李有甫的理念,認為傳統武術確實具有「神」的一面。
聽新聞:

powered by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他回憶師父林英明的一段經歷:「師父曾經動念,想把拳法簡化,但是他怎麼想、怎麼實驗都不對。」後來林英明領悟到,「傳統武術一招一式都很奇妙,誰也更動不了。一更動,拳味就『跑』了。」

武術大賽南方拳術組復賽。8月27日,來自台灣的南方拳術組選手林奇憲在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複賽中表演蝴蝶穿花(縱鶴拳)。(張靜怡/大紀元)

如今,拳術傳到林奇憲這一代,他說:「我們也不敢去更動(拳法)。」哪怕在比賽中,林奇憲也不會為了追求漂亮的視覺效果,去改動套路。「我們就是把師父平常教我們的,自然、準確地表現出來。」

男子器械組的選手陳少軒,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傳統武術的學習中,提升精神境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基本的」,如果從「武」的角度出發,他還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們有一個最後的堡壘,就是我們的武藝。」他說,「面對很多負面事物,我們不會害怕,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緊張、退縮。」

「傳統武術畢竟是士兵戰鬥、拚殺的技藝。」陳少軒在習武之前,脾氣並不好,常常和人打架;習武之後,「當我(用武術)能把人從生到死,變成那麼簡單的過程,我反而害怕,我不可以出手,我會更加控制我自己。」他表示,人的武德會和他的武術修養一同提升的。

名師出高徒,許多少年選手也在新唐人武術大賽的舞台上,留下了許多精采的瞬間。作為年輕人,他們對傳統武術也有獨特的見解,並且表示出傳承傳統武藝的使命感。

少年器械組的林聖齊是台灣武術家林昌湘的公子,他常常為父親感到自豪。他說:「為了推廣武術,爸爸去各個學校成立社團;晚上還在自己的武館傳授武藝。」林聖齊還提到,爸爸林昌湘教學之餘,「收集很多兵器,整天研究資料,幾乎一整年沒有休息。」

武術大賽少年器械組複賽。8月27日,來自台灣的少年器械組選手林聖齊在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複賽中表演春秋大刀。(張靜怡/大紀元)

受到林昌湘的影響,林聖齊也希望繼承其衣缽,並且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他說:「傳統武術是祖先留下的,每個動作、招式有意義。」而在當今社會,傳統武術正受到變異武術和其它民族的武術的衝擊。林聖齊表示:「傳統武術是中華流傳許久的技藝,我們有這麼好的武術,為什麼不把它保存下來,卻要學別人的東西?」

林聖齊的師弟陳柄儒,也是晉級決賽的少年選手。小時候的他,恰好遇到林昌湘在他們的小學成立國術社,他從此和傳統武術結緣,至今習武已近九年了。他認為,傳統武術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每個動作變幻莫測,身形優美,他不是只有表面動作。」

另一位同門、少年選手胡敏貞認為,學習傳統武術,幫助她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很多拳術是前輩模仿動物形態而創立的,比如螳螂拳模仿螳螂動作,嘯虎燕拳具有猛如虎、輕如燕的特點。」

武術大賽少年器械組複賽。8月27日,來自台灣的少年器械組選手胡敏貞在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複賽中表演護手雙鉤。(張靜怡/大紀元)

胡敏貞也提到,現在的社會,文化傳統正在消失,她希望通過參加新唐人武術大賽,共同參與到復興傳統武術的盛事。她說:「我們將老師的東西傳承下來,不讓傳統文化消失。」

責任編輯:孫芸 #

相關新聞
西人習武有成 領會「武德」受益終生
組圖2:新唐人武術大賽男子拳術組初賽風采
賽場花絮:新唐人武術大賽最小選手慶生
組圖3:新唐人武術大賽女子拳術組初賽風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