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鬆綁限購 中共救樓市傳有國企不響應

人氣 1425

【大紀元2022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綜合報導)中國樓市持續低迷不振之際,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定向鬆綁「限購」,鼓勵居民買房,試圖緩解危機。然而,中共救樓市遇阻。知情人告訴外媒,中共國營金融機構擔心風險傳遞,不願應當局要求向苦苦掙扎的房企伸出援手。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定向鬆綁「限購」

據陸媒「第一財經」今天(8月26日)報導,最嚴「限購令」實施7年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傳出「雙限購」鬆綁的消息。

通州區住建委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購房資質放寬的群體包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名單中的部分企事業單位員工,及招商引資的相關人員。

當地中介向該媒體透露,早在今年3月左右,通州限購鬆綁的口子已悄然打開。通州運河商務區一些企事業單位職工,連續3年社保的資質要求縮短為3個月。「但受益人群比較有限。放寬限購只針對新房市場。」

在2015年,通州出台了《關於加強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管理的通知》,在符合北京現行限購政策基礎上,要求可以在通州區購買一套商品住房的家庭,仍需滿足四類附加條件中的一條。「限購令」升級為「雙限」。

中原地產最新研報顯示,「雙限」政策前一年(2014.9—2015.8),通州新建商住房累計成交7361套,月均成交613套。「雙限」政策落地一年(2015.9—2016.8),累計成交3842套,月均成交320套,下跌48%。

通州區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06,290平方米,同比增長8.7%;但新開工面積為295,424平方米,同比下降14.5%。

報導稱,土地市場整體趨冷。今年2月,通州舉行2022年擬入市土地推介會,全年擬供應10宗土地,其中居住類用地8宗。但截至8月初,居住類用地中仍存在沒有正式掛牌成功出讓的地塊。

中國各地方政府試圖緩解樓市危機,儘管使出渾身解數,無奈百姓已看清樓市走向,捂緊了錢包。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今年早些時候,Seafarer Capital Partners中國研究部主任尼古拉斯‧博斯特(Nicholas Borst)在一份研究報告說,經歷了嚴重的房地產調整之後,中國家庭將捂緊錢包。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剛性泡沫》一書作者朱寧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泡沫是否會破裂,而是如何實現(樓市)軟著陸,同時將整體經濟損害降至最低。

他說,一旦人們預期改變,一切都很難料了,這是個影響深遠且令人不安的變化。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人士指,房地產銷售及房價持續低迷是中國經濟最大薄弱環節之一,相關問題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中共嚴格的抗疫政策,包括大規模核酸檢測、封控,使消費難有起色,並打擊了人們信心。

中共呼籲救樓市 國營金融機構「聽而不聞」

如上所訴,樓市危機不斷蔓延加深,拖累了中國經濟。

7月份,中共當局敦促銀行向合格的房地產項目提供貸款。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房企等來的是國營金融機構不願響應中共要求,對陷入困境的房企提供支持。

路透社昨天(25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在沒有北京明確財政支持的情況下,一些機構的高管小心謹慎,生怕與資金緊張的開發商接洽業務,然後要處理自身潛在的損失。

兩位消息人士說,由於當局越來越多地追究發放不良貸款和做出不良投資決策的金融機構員工責任,向處於困境的房企提供融資,已經變成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消息人士指,隨著房地產債務危機惡化,銀行監管機構正在審查一些本地和外國貸款機構的房地產行業貸款,以評估系統性風險。與此同時,中共最近幾週舉行了多次閉門會議,期間鼓勵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支持開發商的融資。

另兩名消息人士說,儘管中共央行一直鼓勵國營金融公司支持實力較強的開發商籌集資金,但迄今為止,央行還沒有發布具體命令。

報導說,兩家國有銀行和三家政府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官員說,自今年年初,他們就開始減持地產債券。儘管他們收到多輪要求支持房地產業的監管「窗口指導」,也就是監管機構向主要是中資的企業發出的口頭指令。

金融公司通常是本土企業發行新債券的主要認購者。但是這次,一些機構甚至都不打算購買資產負債表相對較好的地產商發行的票據。

「我們無法承受到期前的波動,這會弄亂我們的帳目。」一位在上海國資背景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信貸分析師告訴路透社,「分析不再起作用,因為悲觀情緒已經占據了市場。任何與房地產相關的事情都是不可行的。」

作為四大國有不良貸款管理公司,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業務包括查看評估一些停滯的房地產項目。一位參與決策的官員表示,公司已經略過了許多項目。

該官員對路透社說,「我們需要一些安撫,至少讓我們的部分資金得到償還。」他還說,銀行業監管機構這個月會查訪他們公司,評估他們的資產風險。

由於此事的敏感性,所有消息人士都拒絕透露身分。中共央行和大陸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沒有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刺激購房收效微 中國房地產業面臨違約潮
中國房地產商陷入困境 物業管理公司也難倖免
7月中國房地產投資降12%  開發商掙扎求生
房地產業「國進民退」 中國市場化大倒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