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駱亞報導)持續遭到制裁、利潤暴跌的華為爆出新消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內部論壇公開表示,華為要改道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爭取活下去。其文章引發激烈討論,認為它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的困難程度。但相關熱搜話題遭微博下架。專家分析任正非發聲的真正目的。
任正非稱「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
《第一財經》8月23日引用消息稱,華為內部論壇22日下午發布任正非的《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講話紀要。
財新報導說,從多名華為員工處證實了該紀要內容。
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我們對未來過於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活下來,有質量的活下來,每個業務都要去認真執行。」
「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現,尤其在進行業務預判時,不要再抱幻想,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你們的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文中還提到華為將完全放棄一些國家,減少「盲目」投資和擴張,保持適當的業務節奏。但文中沒有提到放棄哪些國家的市場,以及哪些屬於「邊緣業務」。
任正非還提及要「提升現金流和利潤的權重」。
華為公布的本年度上半年報告顯示,華為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150.8億元人民幣,下降52%。由於美國的制裁,加上中國經濟疲弱,再加中共疫情封控打亂供應鏈等因素,華為移動設備和筆記本電腦業務受到衝擊。
由於任正非上述文章在網上廣傳,再加上華為在今年7月20日再次發債40億人民幣的舉動,話題引起網民激烈討論,在微博平台位列「熱搜話題」榜首。有不少民眾認為任正非的言論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的困難程度。
港媒《信報》報導,不到24小時,相關「熱搜話題」遭微博下架。同時,曾經轉載任正非文章全文的《第一財經日報》網站僅保留了篇幅較短的相關報導。
專家:華為非民企 以政治目標為主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8月24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任正非的上述言論,更多的是一種宣傳,讓國際社會認為華為是一個「兢兢業業、靠發明創造」的100%民營企業罷了,不必看他的表面表述。
他對任正非所稱的「活下去」的理解是,華為藉機宣傳自己是市場化的民營企業,不排除一方面製造輿論為政府下一步刺激政策出台做鋪墊,另一方面在暗示現在政策對實體經濟傷害很大。他說,華為的發展目標就是以政治目的為主,經濟利益為輔。經濟利益只是作為發展過程中「補充經費」,仍然服從於政治利益。當然,如果可以大量盈利自然是華為喜聞樂見的。具體量化來說,華為的目標就是爭奪21世紀全球信息的話語權與控制權。
所謂手機業務只是現實目標的具體手段之一,更多還有基站發射器等設備、區域網絡鋪設、國際光纜等電信設備、監控設備等等。
華為的所有權是個含糊不清的問題,成立30多年來,華為從未向公眾出售過股份。華為稱其完全為員工所有,沒有任何外部組織擁有它的股份——包括任何與中共政府有關聯的組織。黃大衛指出,華為自稱民營企業,實際上它的管理是國有體制(政治體制)模式。業務具有極高敏感性,管理人員身分也特殊,內部管理是高度機密。
黃大衛認為,華為未來的發展在於北京的政治戰略考慮、全球各國對華為的宣傳接受程度、親北京的國家是否繼續使用華為設備、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謂「技術制裁」是否真的到位等有關。
專家:「數千名專家、科學家對撞」僅是宣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媒體曾曝光任正非與專家委員會祕書處座談紀要。當時任正非的話與現在的話相比有出入。
當時任正非在會上表示,華為戰略不能由少數人來決定,不能由少數人來設計未來,應該是由幾千、幾萬名專家的對撞,來研究未來的方向和走向未來的路徑。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任正非未來需要「活下去」的說法和7月份的言論相比,存在矛盾。華為通過專家們的「對撞」,最後得出未來需要「活下去」的戰略,任的話前後矛盾。況且,華為的戰略是由中共制定的,輪不到華為本身來置喙。更可能的是,由於中美關係越來越差,美國在芯片領域施加的制裁也越來越多,使得任正非發現,按照中共的戰略這麼走下去,未來有些不妙,所以發出了這個「活下去」的言論。可能有敲打當局的意味在。
黃大衛認為,任正非所謂的幾千名首席專家、科學家決定企業發展思路,是更加精妙的宣傳:既暗示華為在科學上具備全球絕無僅有的人才數量,不但沒有美國指責的「偷」技術,還再次強化暗示華為不是情治、與軍隊關聯的實體,而是民營企業。僅此而已。
美國在2019年宣布建立5G乾淨網路,目前,已有多國宣布加入該網絡。出於安全考慮,這些國家將華為等不受信任的供應商排除在5G網絡基礎設施之外。
美國制裁下 華為利潤暴跌 在多個領域展開業務
華為任正非的「活下去」言論發出之時,正值美中關係在繼續下行。
美國自2019年起對華為發起了多輪制裁,多家美國芯片突然斷供。美國並警告其它國家不要使用華為的相關產品。
《財經天下週刊》2021年2月報導,2020年疫情突襲疊加美國封殺令,讓華為收入「頂梁柱」之一的手機業務銷量暴跌。
根據華為的業績報告,華為的業務模塊主要由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三部分構成,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者業務一度是華為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IDC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為1.89億部,同比下降了21.5%。據Canalys的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為3200萬台,相比前一年第四季度的5600萬部,下降了42%。
2020年11月,華為宣布整體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資產。同時,其在海外的5G市場份額也出現下降。華為今年4月28日表示,第一季度利潤同比下降約67%。同時,由於美國制裁持續打擊消費者業務,第一季營收年減少13.9%。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今年5月對美國之音說,他認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措施非常成功,尤其是限制華為得到使用了美國技術的尖端芯片。「這些顯然對華為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已經看到他們的5G市場份額正在下降。」
重重壓力下,華為開始花式「自救行為」。其參與的領域包括:互動媒體(音樂)、運動健康、顯示芯核、園區網絡、數據中心網絡、數據中心底座、站點及模塊電源、機場軌道、電力數字化服務以及政務一網通等。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