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31日訊】畢業季來臨,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份中國16-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為19.3%,比5月份增加0.9%,達2018年有此數據以來的最高點。對此,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稱,「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
「摩擦性失業」本來是專業術語,是指當人們辭職後尋找新的工作時,在新舊工作之間的一段空閒期導致的失業狀況。「摩擦性失業」是就業市場的一種正常狀態,不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做出什麼調整。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這裡用「摩擦性失業」來形容年青人的失業困境,就是想淡化當前青年失業率19.3%的事實,意圖避重就輕。因此受到了網友的集體嘲諷,被指用新詞來轉移視線。網友們發文稱:「摩擦性失業還真是個術語,但用在這種情況就扯了」; 「失業就是失業,老百姓只要知道失業率就好,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失業,政府去研究就好了,整那麼多破詞就能表明不是失業?!成天把功夫都用在整詞上了!」。
做一下橫向對比,就可清楚看出這個數字代表的失業狀況有多嚴重。其他國家這個年齡段同期的失業率為:美國8.1%,英國10.8%,歐元區13.1%,日本3.8%,韓國7.3%,都遠低於中國的19.3%。而且,大學生離校時間普遍在7月份,所以,預計中國16-24歲青年失業率在七、八月份可能會達到23%。
中國此年齡段人口數字約為2.1億,這就意味著中國青年的失業人口可達到4000萬~5000萬人,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076萬人,只占16-24歲年齡段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此,解決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並不能有效改善19.3%的高失業率。
中共一貫標榜其自身的「偉、光、正」,鼓吹其制度的優越性,所以對於「失業」這個負面詞彙一直在進行遮掩,經常變換指代名詞。如:80年代用「待業青年」,90年代用「下崗」,還有「自主擇業」、「靈活就業」,以及「慢就業」,都是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造出來替代「失業」的詞彙,最近又爆出「摩擦性失業」這個新的生僻詞,顯然,年青人失業的狀況又進入了一個更加嚴峻的階段。
中共不但用「摩擦性失業」來混淆視聽,還把鍋甩到高校畢業生身上,說由於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導致就業困難。然而,勞動力就業是關係到需求方和供應方兩方面的因素的,失業率高企的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今年的畢業生再創新高是事實,但就業市場需求的減少才是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中國經濟走入下行軌道,產業鏈外遷、疫情封控措施、中小企業關停破產和政府干預經濟是導致社會需求進一步減少的真正原因。
中共一直用「產業轉型升級」,「外遷的都是低端企業」等說辭來掩蓋產業鏈和供應鏈外遷的事實。產業鏈外遷自2008年就開始了,人工和生產成本的上漲迫使一些工廠外遷至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而2016年美國加征關稅後,很多中資和外資的製造工廠為了避免被加征25%的關稅也不得不離開中國。
然而,在中共強制推行的「動態清零」政策之下,封城導致停工、停產,使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使很多全球化的技術密集型企業也加速了外遷,同時也影響到國內多個給它配套的產業鏈上的工廠,一個高端企業外遷同時會重創一批中小企業,由此導致了大量的失業人員。
近些年,包括蘋果、三星、英特爾、富士康、LG、夏普、耐克、還有優衣庫等國際品牌都相繼撤離了中國,工廠的生產線可以吸納大量的工人就業,可想而知,在中國國內,因此而失去的工作崗位可能就是成百萬、上千萬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共持續推行的清零政策和封控措施,使餐飲業、酒店、旅遊、商業及實體店面等大量的服務型企業無法正常經營,企業倒閉,也導致了大量的失業人口。服務行業是可以吸納大量年青人就業的蓄水池,這些企業倒閉,原有崗位都無法保住,更沒有新的崗位提供給職場新人了。
互聯網行業和教培行業在中共政府的政治干預之下出現衰亡之勢。近些年,一直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的互聯網行業曾吸納了很多畢業生就業,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受到政府打壓,互聯網行業相繼進行裁員,招聘新人自然步入冰凍期。教培行業慘遭政府打壓,已經被整頓得片甲不留,行業都不存在了,更談不上就業了。
中國的就業形勢灰暗,1076萬新的高校畢業生到哪裡去尋找新的就業崗位呢?中共所謂的「保就業」,要求各省為應屆畢業生增加政策性崗位的開發供給,甘肅省今年有3.7萬個政策性崗位;江西省將開發各類政策性崗位4萬個以上,其中40%以上將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吉林省也增加了10%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錄招聘人數;河南省政策性崗位供給5.75萬人。
聽起來好像是政府在為就業排憂解難,但深入想一下就發現,這種政策是無法持續的,去年清華大學就有70%的畢業生進入了體制內工作,但公務員不是要靠納稅人供養的嗎?沒有實體經濟,哪有錢去養活越來越多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呢?更何況,即使每個省都開發4萬個崗位給高校畢業生,全國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只有120多萬個,相對於4000萬的年青人失業大軍也只是杯水車薪。
這樣嚴重的就業形勢,中共再祭出什麼「慢就業」的詞已經沒有人相信了,所以不得不拿出「摩擦性失業」這樣專業的術語名詞來故弄玄虛,試圖掩蓋大量年青人失業的事實。
中共靠造詞來掩蓋事實本質的行為可謂登峰造極,中共新創造的名詞還有很多,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卻稱其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中共絕口不提「侵略」、「戰爭」,就是想掩蓋俄羅斯侵略的事實。
還有「動態清零」、「靜態清零」,「動態清零」就是讓一部分人無法自由行動,「靜態清零」就是整個城市的人都被封在家裡,中共的封控措施明明是針對人而來的,卻用「清零」偷換了主語的概念,似乎是針對病毒的了,名義上在「清零」病毒,實質上在訓練人民的服從性。
另外,中共將經濟下滑稱為「軟著陸」,豬肉價格反彈叫作「豬周期」,轉移資產並移民海外被稱「移民式愛國」,盜版稱「山寨式創新」,貪污叫「適度腐敗」……等等。網友說:「群體性覺醒,明辨是非,不好騙了只能睜眼說瞎話」。
當前,中共在政治、經濟、民生、科技上都走向了死胡同,面對著一大堆無法解決的問題,中共只能靠掩蓋和欺騙來進行宣傳。雖然中共的新詞越造越多,卻有越來越多的民眾不再買中共的帳,當所有人都認清它就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而在忽悠人時,中共還能騙得下去嗎?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