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葉依帆採訪報導)一項可快速評估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苗保護作用的演算法問世。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證實,這項全球首次發表的針對變異病毒的演算法準確度高達95%。
7月14日,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團隊在記者會上公布了這項新的生物信息演算方法(演算法)。
研究團隊指出,通過分析病毒與疫苗株之間,基於病毒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區域的「遺傳距離(Genetic Distance)」,可快速評估疫苗的保護作用。
這項由該學院副教授王海天、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教授主導的研究,分析了近200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以及49項臨床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的疫苗有效性數據。
研究團隊通過對基因組分析以及獨立數據集的驗證實驗結果顯示,該演算法對評估疫苗有效性的準確度高達95%。
王海天指出,該項演算法可及時評估各類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並可通過從「疫苗有效性和遺傳距離」框架中獲得的資訊確定最佳疫苗成分,為正在流行的病毒株提供最有效的保護。
她表示,這項技術不僅有利於疫苗的設計,還對包括流感疫苗在內的其它病毒的疫苗開發和評估提供新思路。
徐仲鍈教授則表示,透過開發嶄新的演算法,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和感染之前提供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即時預報,對公共衞生尤其重要。
他還指出,此技術有助疫苗製造商選擇候選疫苗抗原及設計臨床試驗;醫護人員和政策制定者也可根據其預測之疫苗有效性資訊,估算變異病毒引發的疫情規模。
據悉,評估疫苗的有效性,一般需要在人群接種疫苗並有部分人被感染後才能測量。當變異病毒出現後,科學家必須重新設計實驗並再次進行評估,才能觀察到最新進展下的疫苗效果。
而本次開發的創新演算法能通過病毒測序數據,實時評估疫苗針對變異病毒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不但有助設計更有效的疫苗,也可應用於疫苗的臨床試驗規劃和疫苗應用前評估。目前相關內容已在全球頂尖研究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