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13日訊】近期(截止2022年上半年)世界上多個主要的工業國普遍出現進出口貿易逆差,反而中國在2022年前5個月不僅維持了貿易順差,還出現了50%的增長。這種現象應當如何看待呢?
首先我們要對一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順逆差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順差和逆差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貿易的本質是商品交換,是互通有無。理想的國家間貿易,是商品的種類上互通有無,價值(價格)上等價交換,最終進出口差額為0,沒有順差,也沒有逆差。當然這是理想狀態,現實中貿易雙方總有一方進口多於出口,形成逆差;另一方則出口多於進口,形成順差。但是有些國家(如中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還有些國家(如美國)長期處於貿易逆差,這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貨幣主導國和新興市場國之間。比如說現在美元是世界貿易的主要貨幣,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通常是發展中國家或較為落後的國家)要想加入國際市場,首先只能通過賣出貨物來積累美元。購買貨物需要消耗美元(也即大家常聽到的外匯儲備),自然在建立外匯儲備的期間就不可以購買太多。所以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建立階段就會是一個長期的貿易順差。而於此對應的貨幣發行國(對於美元來說就是美國)自然就會是一個長期的貿易逆差。理論上說,這可以看作貨幣主權國通過超發貨幣從新興市場獲得廉價商品的過程,一定意義上似乎並不平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超發的貨幣是為了滿足新興市場成長的需要(更大的市場體量自然需要更多的貨幣),帶動了整個市場的發展,總體上對貿易雙方都是具有更多積極意義的。關鍵在於這個長期的貿易順差和逆差是否應該永遠持續下去?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順差其實是國家存錢的過程。就像年輕人剛步入社會,需要在職場打拚存錢是一個道理。存錢不是目地,錢要花出去換回所需的商品或服務才是最終目地。一定量的存款是必要的,用來維持經濟上的流動性和應付可能的風險。再多的存款就不必要了。當新興市場逐漸成長為成熟的市場,對貨幣量的需求也逐漸趨於穩定,那麼貿易順差就應該逐漸消減,最終趨向於0。當然對於許多經濟上憂患意識較強的個人來說,存款多多益善,勤儉持家也被看作一種美德。那麼在國家層面上,外匯儲備是不是也是越多越好?長期保持貿易順差是不是更有利於國計民生呢?
當一個國家長期處於貿易順差時,其國內市場將面臨較少的商品(出口多於進口)和較多的貨幣(外匯會被兌換成國內貨幣在國內流通),從而導致商品價格的上升。相反貨幣主權國則獲得了較多的商品,而其國內的貨幣減少或不變(貨幣主權國可以在國內發鈔以彌補貨幣流失),結果商品價格下降。表面上看貨幣主權國占了便宜,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印鈔稅,也就是美國通過發行美元從全球獲得商品,形同徵稅。但是如果某個國家刻意保持貿易順差,其實是在強迫貨幣主權國發鈔以避免自身貨幣不足而導致通貨緊縮。其實過多(注意是過多)的貨幣被海外囤積也是發鈔國不願意看到的,因為擁有巨額外匯的國家可以用外匯為武器攻擊發鈔國,比如短時間內大量使用外匯去發鈔國購買商品,就會導致發鈔國巨大的通貨膨脹和市場紊亂。
有了這些國際貿易平衡的基本概念,現在我們可以回到主題探討近期世界主要工業國的貿易趨勢了。為什麼大多數工業國(曾經貿易平衡或順差為主)都出現貿易逆差而中國可以保持甚至擴大順差呢?
大的時代背景當然是從2019年底爆發並延續至今的新冠疫情。疫情不僅損害了人們的健康,也極大的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生產。儘管在很多中國人看來國外一貫「躺平」,實際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一定程度的人員流通控制,包括居家辦公和隔離措施。加上世界範圍內貨運的阻礙(班機減少,船運也因為碼頭封控受阻),國際供應鏈的斷裂導致生產嚴重萎縮。換句話說,全世界的商品供應減少了。
另一方面,為了保民生,大多數國家也加大貨幣投入以保就業和刺激經濟,包括且不限於動用儲備或借款給個人和企業直接發放補貼。換句話說,全世界的貨幣供應增加了。
全世界商品減少但貨幣增加,那有限的商品更多的被分配給誰了呢?自然是願意出更多錢購買的人。當一個國家買的多,賣的少,結果自然就是貿易逆差。這樣看來,原來出口為主的世界工業大國紛紛轉為大量進口(貿易逆差),他們付出了更多的金錢但是在有限的商品總量下分得了更大的比例。
中國的貿易順差不但保持住了,甚至逆勢上揚,正說明中國抓住了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在乎金錢搶物資的機會放棄了「多餘」的物資而獲得了更多的金錢。也算是「雙贏」了吧,各取所需。至於說中國老百姓消費的商品在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分得的比例也減少了,也就成了唯一的代價。
由於疫情和烏克蘭戰爭的雙重影響,近期世界各國通貨膨脹嚴重,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很多。可是很多人發現中國的通貨膨脹相比之下似乎較為平緩,食品價格也更為穩定。這似乎與中國貿易順差導致的商品減少貨幣增多相矛盾。這是為什麼呢?多出來的錢沒有拉高商品價格,那麼被用到哪裡去了呢?
其實吸收貨幣的不光有商品,還有服務和金融。疫情至今,中國社會的服務消費大大增加了,包括並不限於:(1)健康服務:核酸檢測,隔離,方艙,各種大白;(2)國防服務:新下水的航母,擾台的軍機;(3)金融服務:暴雷的樓市,中小銀行捉襟見肘的存款儲備,等等等等。這些服務吸收了中國人們在疫情期間節衣縮食增加出口換來的外匯。老百姓沒拿到錢,自然沒有辦法增加衣食方面的消費拉高基礎商品的價格了。
責任編輯:任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