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駱亞採訪報導)日本自民黨在國會參議院選舉中大勝,單獨斬獲63席,獲得125個改選席位過半議席。修憲派共獲得179個議席,超過2/3(166議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11日)表示,將推動修憲。
對此,中共表示心懷不滿。專家分析說,日本修憲由北京與平壤促成。中共與朝鮮一系列行為,讓日本不得不思考,專守防衛軍事戰略難以保護自身安全。
修憲派大獲全勝 岸田文雄將推動修憲
7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表示,將繼承前首相安倍晉三遺願,致力於修憲事宜。為獲得國民理解,將深化國會討論,集中努力訂出提議修憲方案,其中包括自民黨提出的自衛隊入憲、因應緊急事態等4大項目。
共同社報導,日本第26屆參院選舉11日上午確定了全部125個議席的當選議員,自民黨獲得過半數63個議席,超過了改選議席數(55議席)。連同公明黨議席在內,執政聯盟共獲得76席,超過改選過半數議席。
修憲派斬獲95個議席,加上84個非改選議席,在參議院共有179個議席,超過三分之二(166議席)。修憲派包括自民、公明、維新、國民這4黨,以及對修憲態度積極的無黨派議員。
日本修憲需要獲得議會參、眾兩院至少三分之二議員支持,然後再進行全民公投。修憲派已在眾議院擁有334席,超過總席位(465席)三分之二,因此日本國會可以啟動修憲程序。
2007年,安倍內閣為推動修憲邁出第一步,參議院投票通過了規定修改憲法程序的《國民投票法》。2012年,安倍第二次執政前夕提出修憲計劃,但直到他2020年辭去首相一職,都沒有完成這個目標。
日本放送協會報導說,岸田將集中努力形成可能交付全民公決的修憲草案。
「一家三首相」 安倍修憲理念由來
安倍出生於政治世家,家族顯赫,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外相,外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岸信介胞弟佐藤榮作也當過首相,加上安倍本人,這個家族出了三位首相,號稱「一家三首相」。
安倍最近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美日安保有事。其實,早在岸信介與佐藤榮作時期,他們就在關注防護台灣。也許正是家族政治人物的影響,成為安倍後期推動修憲理念的由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就已經確定遠東條款(《美日安保條約》第六條),該條款保障和維護的「遠東地區」指菲律賓以北,台灣也包括在內。
佐藤榮作擔任首相期間,1969年11月21日,與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聯合公報,雙方確定美國會遵守協防台灣的承諾,指出台海安全和穩定非常重要。
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悼念安倍時披露,是安倍發明了「印太」一詞,之後被川普延用,其影響深遠,又被該地區大部分及其它地區的國家完全接受。
蘇紫雲說,「到了2021年,就是拜登跟日本峰會的時候,也再次提及台海的和平跟穩定很重要,就是經過了一家這樣子演變下來。所以印太的戰略架構應該是說已經確定了,就是圍堵中共。」
他表示,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是安倍最近口語式說法。從戰略結構上講,正好是安倍「一門三首相」,歷經60年來定下的一個結構。
專家分析:北京與平壤促成日本修憲
就日本修憲一事,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11日稱,「日本修憲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和亞洲鄰國的高度關注」,希望日方「汲取歷史教訓」,「走和平發展道路」,「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不過,蘇紫雲表示,日本推出修憲議題,是中共與朝鮮一起擠出來的。
他分析說,日本有90%原油、76%天然氣運輸經過台海周邊。而中共排他性海權主張,特別是在東海、台海跟南海,對日本生存構成嚴重威脅。此外,朝鮮一連串發射導彈、發展核武,也是威脅。
事實上,日本近年來不斷受到中共軍機及船艦的騷擾。就在最近7月8日凌晨,據共同社報導,中共海警局2艘船相繼駛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周邊的日本領海。上午7點50分前後,2艘船離開領海,在外側毗連區航行。這是中共公務船連續第4天駛入尖閣周邊領海,也是今年第18天。
報導稱,另有2艘中國船在毗連區航行。包括毗連區在內,已連續84天在尖閣周邊海域發現中共公務船。
在蘇紫雲看來,在中朝這種咄咄逼人背景下,日本不得不思考,以前的專守防衛軍事戰略,是否能夠保護日本安全。
他說,「通過憲法第九條,讓日本有完整的自衛權,也就是自衛隊防衛作戰的運用不再限於日本本土,也就是專守防衛,而是可以在日本領海、領土之外進行防衛作戰,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協助美軍,如果台海有事時,日本自衛隊可以協助美軍做更多的應急措施。」
蘇紫雲分析說,安倍雖然過世了,但他的和平遺產會讓日本獲得更多改變,強化自己的武裝。
他解釋道,傳統和平憲法是採取被動防衛,安倍講的是用實力維持和平,比較接近美國前總統理念。日本通過修憲,讓自衛隊地位、應用範圍更大,這樣才可以確保和平。
安倍雖然過世 日本對華方向不變
安倍對中共比較強硬,也特別關注台海安全。他的去世對日台關係、日中關係,及日本在國際戰略方面會有影響嗎?
台灣智庫的副執行長董思齊對大紀元表示,安倍致力於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並利用民主價值跟印太區域國家做連接。
他說,「安倍雖然過世了,但他推動的從自由與繁榮之弧,到現在的印太戰略構想、四方安全會談,都是希望讓印太區域能夠自由發展,不要受到共產主義或一些危害區域自由、穩定、和平的力量影響。」
董思齊說,「基本上安倍是帶領印太區域共同致力於維護區域自由和平穩定,所以他所留下的想法,目前是日本的主流,同時也是印太區域民主國家的主流。」
他分析說,安倍首相雖然過世了,日本對中國(中共)和世界的態度,外交方向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日本這次選舉結果還是安倍首相所屬的自民黨獲得最後勝利,日本國內政治不會有太大變動。
民主國家合作趨勢也不會變
董思齊表示,對於台灣的支持,不是只有日本,民主國家包括美國、印太區域的這些民主國家,還有G7、歐盟國家現在都認為台海穩定、安全非常重要。這是國際上許多民主國家的共同利益、及共同支持的部分,不會因安倍前首相過世受到影響。
同時,西方對中國(中共)的施壓、希望中國能更尊重民主、人權、然後更開放、自由,這樣的國際壓力還會持續存在。
蘇紫雲也表示,日本對中共的路線不會有戰略上改變。因中共還是一意孤行,至少二十大之前,中共這種比較擴張型的強硬路線是不會改變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習近平要挑起民族主義。
他認為,現在民主國家的趨勢很清楚了,反共而非反中,並利用軍事上的主角,讓中共無法用武力改變現狀,然後包括經濟區隔,形成一個民主的數位經濟,然後科技上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先進技術流入中共,被它用來發展武器或監控人民。
蘇紫雲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想中共它就在二十大之後,不管它是採用什麼策略,都不會改變民主國家合作的趨勢。」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