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紀元記者孟曉聞編譯)初創公司通常沒有具體明確的組織績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優秀的初創公司團隊成員大多是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他們不僅富有創業精神,還必須有強大的領導能力。相較於成熟企業,初創公司人力財力有限、員工經驗不足、組織扁平化(flat hierarchies)、時間緊迫,因此創業者就更需具備精準的領導才能。
那麼,那些成功的初創公司領導者都是如何帶領公司締造業績的?
1. 清晰的企業願景
成功的初創公司都有一個理念,包括公司因何成立、為誰服務。它是公司的基石,代表公司的發展路線、方向、重心和原則。提出一個好理念很簡單,但懂得在創業之初用心策劃願景的人卻不多。
要培養企業願景,最重要的就是將願景清楚簡明的傳達給員工,並且再三宣導。讓各級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與公司是一個共同體,這一點非常重要。企業願景還能讓基層員工明白自己對公司是有影響的,這能提升士氣和生產力,形成正向的企業文化。
根據國際研調機構CB Insights的報告,有5%創業失敗的初創公司,是敗在缺乏熱情與出現倦怠感。而強化企業願景則有助於避免這兩項危險因素。有了深刻清晰的願景,團隊成員就能了解工作的意義和目標,在面對繁重的事務或遭遇困境時,也比較容易渡過難關。
此外,到了適當時機,領導者要下放權責之際,他們必須自問:「有誰了解這家公司?公司未來走向為何?該如何才能實現目標?」 如果公司各層員工缺乏深刻的企業願景,下放領導權如同沙上建塔,終會功虧一潰。
相關文章:
2. 擁抱失敗
我曾與一些經驗豐富的初創公司領導者共事,這些人都知道,策略失敗(strategic failure)是難免的,他們不迴避失敗,而是欣然面對,因為唯有失敗,才能學到東西,成功反而學不到東西。
策略失敗在初創公司經營過程中影響甚大。CB Insights指出,創業失敗的一大主因(38%的案例)是缺乏資金。投資人撤資的原因太多了,但根本原因都是對領導者沒有信心。因此,缺乏經驗的創業新手應先累積一些經驗,逐漸培養自信心,並深化公司願景,這一點至關重要。
創業新手在尋找資金時,經常會犯一個錯誤:一開始就想要找資金雄厚的投資人。其實他們應該先找小型投資人,而且越多越好。過程中也許會不斷挫敗,但這卻是磨練洞察力、累積經驗,以及培養自信心的好機會,風險也相對較小。等時機到了,再去找大型投資人洽談,那時就會比較有把握,因為他們已經累績了許多經驗與教訓。
相關文章:
3. 下放權責
創業新手還會面臨另一大挑戰,就是如何釋放權責的問題。很多人已經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多年,習慣承擔所有責任,大小事務與大小決策都事必躬親。可是一旦公司規模變大,就不能再獨攬所有權責了。這種個人主義的膨脹可能會引起團隊矛盾,有18%的創業失敗案例,原因就出在這裡。
多數初創公司人力有限,因此領導者必須精於團隊合作,才能激勵員工士氣,帶領公司打出一片天。優秀的初創公司領導者很早就學會釋放權力,明白自己無法一手包辦所有事務。他們不會獨攬大權,而是移轉權責。他們會建立階層分明的管理職級,避免專斷獨行;但他們也會把各級員工視為共同創業者,充分授權,予以信任。
一旦個人權責釋放,再來就看公司了,一家公司的優劣取決於整體員工的素質,包括高層經理人,一直到分析師、助理等各級人員的素質。所以公司(尤其初創公司)領導者應該投資於員工,這就需要採取「變革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管理模式,此乃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78年首度提出的領導理論。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注重「個性化關懷」(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施行師徒制,他們關注每位員工的需求,積極幫助員工成長和發展。換句話說,優秀的初創公司領導者懂得開發員工潛能,藉此提升公司的業績,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相關文章:
現今,大多數的創業者都不重視領導方法與實踐,也許相較於初創公司更大的難題,如產品效能和行銷方面的問題,此話題顯得老套或不重要。但成功的初創公司領導者深諳此理,他們懂得設定清晰的企業願景,欣然接受失敗,並釋放權責。他們知道如何培育員工、如何吸引投資人,以及如何提升組織績效。他們明白,創業之路極其艱險,他們的每步棋都是成敗關鍵。他們的每步棋都在展現領導力。
轉載自《企業家》(Entrepreneur)
賦予企業人士改變世界的力量/企業家®(Entrepreneur)致力於激勵世界上有遠見的領導人,他們有責任透過他們的創新理念、企業和觀點做出改變。
原文:刊登於Entrepreneur網站。
責任編輯:沈少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