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歎神造人神奇 束依弦行醫習醫不輟

人氣 512

【大紀元2022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束依弦是加大UCLA醫學中心主治醫生及教授,擔任健康科學教授、神經內科醫學和神經肌肉雙重症主治醫師;也是心電圖/神經遺傳研究員、皮膚癌症研究專員、臨床主任。在洛杉磯加大,她是該校百年來來自臺灣最年輕的主治醫師主任。

束依弦是加大UCLA醫學中心主治醫生及教授,童年隨父母從台灣移民美國。學習中,她讚歎神造人之神奇而踏上行醫、習醫不輟的「不歸路」。(束依弦提供)

學醫因「對病人的關懷、對大自然的禮讚」

束依弦為家中老大,從小就追求盡善盡美,父母也盡全力鼓勵、支持她自己的決定,如小時她喜好芭蕾,母親就帶她去上課。因她在學成績一直不錯,爸爸也鼓勵她向科學醫學發展。她12歲從台灣來到美國,大學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時選的是生物系,她跟隨幾位教授學習時,深感人體奧妙──看似簡單的吃飯、走路等等,就是很多身體化學作用所促成──她對大自然之奧妙驚歎不已。

她曾在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醫學院、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CLA醫學中心等多個城市就讀,這源自於她喜歡探險「到處去看看」。而每到一個新地方都督促著她更加努力學習,適應新生活中也讓她成長更多。芝加哥的飄雪、德州的溫暖等生態環境,會對人類造成直接的種種健康影響,這些同時啟發著她的研究與琢磨。

看到醫院中病人所承受的疾病痛苦,對比她周遭親友的健健康康,促使她珍惜幸福並走上學醫學路程,想盡己之力為病患服務。

束依弦表示,選擇脊椎神經專科是因為讚歎神造人的神奇與偉大──脊椎旁血管神經位置的關係、排列秩序與尺寸的天衣無縫都讓她感到太不可思議。她的好奇心引導著她想深度了解,家人的支持也助她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她說,她喜歡芭蕾、運動、游泳、跑步,這些運動都需要神經、肌肉的巧妙配合才能展現優美姿態,這促使她選擇神經肌肉醫學。中樞神經系統、末梢神經系統的任一處發生問題,人就會有危險,而神經內科醫生必須對這些系統融會貫通,要了解每條神經、每塊肌肉;當病人症狀出現,就能清楚了解問題所在。醫生須如同神探福爾摩斯一樣去研究探討真正的病因。

她碰到過很多疑難雜症病人,如不明原因的不適、全身灼熱、吃不下飯、全身刺痛、腳部又冷又熱;也有的是自律神經失調問題,病人無法控制、不明原因地一直嘔吐,有人兩個月沒法排便,一站起來血壓就降低,全身一直流汗等等。這些病人有的看過很多醫生卻無解,或者沒有醫生願診治,儘管有時跟神經科沒關係,但她下班她都會去找資料、多方面地研究,以了解病情是肌肉、神經末梢、血管、血液、脊椎或是其它原因導致。她想真正幫助病人。

「跟病人打成一片」

束依弦喜歡在診間和病人成為好朋友,跟病人說「生日快樂」、時時表達對病人的關心。她跟病人打成一片,耐心傾聽病人以了解病情。

下班後她也隨時待命,病人的疼痛與奮鬥掙扎她感同身受,因此她都給病人自己的聯絡方式。有時在半夜也有病人因焦慮難受求救於她,她也幫助病人和保險公司協調工作,協助解決問題。

多年來,病人們會在口頭上表達感謝、寄年節賀卡、關懷她不要太忙,甚至有病人介紹兒子跟她認識。也有病人出外旅行時,每到一處都捎來信息,讓她好似跟著旅行。

她說,其實醫生也是人,也需要鼓勵,只要病人有個笑容,有些改變她都會高興不已,感到一切都值得了。雖然有些病症不容易好,也許終生難癒,但她鼓勵病人「擁抱生活品質」(Deserve Quality of life),不要失去希望,可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束依弦表示,她從台灣來美時看不懂ABC,成長路上不停地摸索,有淚水心酸、歡樂與憂愁,奮鬥的日子充滿磨練,她一直自我期許「活到老學到老」,以「任何事都要做好」的態度學習。她希望努力向上,「將所學回饋給周遭心愛的人及他們心愛的人,推而廣之到整個社會」,「本著鍥而不捨的努力,歸正進步」、「不論在學業、做人處事上向前邁進」。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南加僑界慶祝青年節 表揚優秀青年
僑聯總會頒獎海外優秀青年 南加僑界分享榮譽
吳育雯藝術展 分享台灣裔移民心路
台裔吳弭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