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緊急會議決議 要求俄羅斯停火並撤兵

聯大特別會議自1950年實施以來第11次召開 上次會議在25年前

【大紀元2022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溫妮綜合報導)美東時間3月2日,聯合國大會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關於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要求俄羅斯停止入侵烏克蘭並撤出所有軍隊。專家預測,俄羅斯不會就此撤兵。

聯合國大會2月28日至3月2月於紐約總部舉行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並於3月2日就烏克蘭等90多個國家共同提交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聯合國共有193個成員國,表決結果為141票贊成、5票反對和35票棄權。其中俄羅斯、敘利亞、白俄羅斯、朝鮮和厄立特里亞投下反對票,中共棄權。

這項決議雖沒法律約束力,但在國際輿論方面具有重大影響力。

聯大緊急特別會議僅在極特殊情況下舉行,此次會議自1950年實施以來第11次舉行,上次會議是在1997年為解決巴以衝突而特別召開的,距今已25年。

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進行投票,但被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否決。隨後安理會2月27日投票決定,就俄羅斯入侵行動召開聯大緊急特別會議。儘管俄羅斯再次投票反對,由於這次投票屬於程序性投票,俄羅斯無權否決。

據聯大1950年通過第377A(V)號決議,如安理會由於常任理事國意見無法統一,致使其無法履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大會應立即審議此事。據規定,一旦安理會通過投票,聯大必須在24小時內舉行會議。因此,本次緊急會議定於2月28日舉行。

聯大第11屆緊急特別會議主席沙希德在開幕致辭中說,俄羅斯軍事進攻侵犯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違反《聯合國憲章》。他籲立即停火,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全面恢復外交和對話。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在致辭中強調,烏克蘭戰爭必須停止;俄羅斯導彈和轟炸日夜攻擊烏克蘭城市,首都基輔被包圍,300萬居民被迫在家中、臨時防空洞和城市地鐵中避難,約50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這種不斷升級的暴力完全不可接受」。

「我們正面臨著烏克蘭悲劇,但也面臨著對我們所有人都可能造成災難性影響的重大區域危機。」古特雷斯說。

2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羅斯核威懾力量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古特雷斯表示,「這是令人不寒而慄的進展,就連核衝突的念頭都不可想像,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使用核武器。」

聯大緊急特別會議投票前晚,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其就職以來的首份國情咨文。他在長達1小時的演講中說,普京應「獨自承擔」入侵烏克蘭的責任,並誓言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的經濟制裁,讓普京「在長時間內持續付出高昂的代價」。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和西方盟友已對俄羅斯經濟、金融體系以及普京本人祭出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將俄羅斯央行等數家銀行從SWIFT系統中剔除。

拜登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承諾,美國將與歐洲盟友合作,對俄羅斯富人實施制裁,包括扣押遊艇、飛機和其他奢侈品等,原因是這些寡頭和腐敗官員支撐著普京政權。

分析:俄羅斯騎虎難下

時事評論員路德在其直播中分析,俄羅斯不會輕易從烏克蘭撤軍,普京將烏克蘭視為俄羅斯的領土,不承認烏克蘭是一個獨立國家。普京在宣布出兵前的深夜電視講話中說,「烏克蘭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路德認為,普京不僅要吞併烏克蘭,還要吞併波蘭、芬蘭、立陶宛等等所有東歐國家。他要收復俄羅斯帝國(又稱沙皇俄國,沙俄)的失地。

路德提示說,俄羅斯依然沿用著沙俄國旗,普京每年都要舉行紅場大閱兵,紀念衛國戰爭,目的是將把斯拉夫人凝聚在一起。

台灣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武平(Kwo, Wu-Ping)曾在2012年撰文表示,普京曾在2000年第一次競選總統時立下豪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Дай мне два десятилетия, но также мощный России)

目前外界對普京能盡快撤離烏克蘭普遍持懷疑態度。

旅美時政評論員李燕銘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目前普京騎處於虎難下的狀態,一方面遇到烏克蘭頑強抵抗,無法速戰速決,另一方面又招致美國及其盟友的嚴厲制裁以及對烏克蘭的強大支持。與此同時,俄羅斯境內反戰聲浪也日益高漲。

李燕銘分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與中共勾連的結果。他說,「普京2月初參加北京冬奧會,很可能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達成祕密協議,然後選擇冬奧會結束後進攻烏克蘭。」

「現在我們看到中共對待俄羅斯的立場一直在搖擺,實際上俄羅斯的挫敗已經令中共感到很恐慌。」李燕銘說,「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得逞,而美國和北約袖手旁觀的話,勢必助長中共的囂張氣焰。實際上,烏克蘭戰爭相當於台灣戰爭的預演,美國和北約一定會重拳出擊,目的是殺雞儆猴。」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俄烏危機升級 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50國聲明:俄羅斯濫用權力否決聯合國決議
俄烏開戰 聯合國大會週一召開罕見特別會議
聯合國大會數十年來首次緊急會議 籲俄烏對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