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雲綜合報導)面對持續兩年的芯片荒以及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問題,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都相繼通過了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的CHIPS法案,金額高達520億美元。先前,美國本土企業英特爾(Intel)和美光(Micron)公司認為肥水不流別人田,建議美國納稅人的錢,應該只資助本國產業,但現在大量投資美國建廠的台灣台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均呼籲美國政府讓外資企業也能參與其中。
上個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投資總額高達520億美元的《創造對生產半導體有用的激勵措施》(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簡稱:CHIPS)法案,作為美國競爭法案的一部分。美國參議院去年也通過了與CHIPS法案相同投資金額的競爭法案內容。目前,這兩項法案之間存在差異,仍需要在兩個立法機構之間進行討論和解決。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把擴大美國本土芯片產能視為優先項目,以確保供應無虞。他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到CHIPS法案時表示,「把它送到我的辦公桌上,我會簽的。」
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和美光的首席執行官梅赫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於2022年3月23日在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發表講話時呼籲,美國政府應該補貼國內半導體製造,而不是在中國或歐洲投資。
蓋爾辛格在之前的證詞中表示,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1000億美元潛在投資可能取決於CHIPS法案的支持度。
美光對芯片製造廠也有自己的宏偉計劃,包括在未來十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該公司的一些製造工廠可能位於美國,但這可能取決於美國政府的補貼。
梅赫羅特拉表示,520億美元的支持將「在短期內啟動對勞動力發展、研發、創新和製造業擴張的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表示,「美國現在的情況很緊急」。她還呼籲美國政府「必須減少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其它國家對芯片的依賴,而做到這一點的方法就是在美國製造更多的芯片」。
然而,目前全球絕大多數芯片生產都在東亞。1990年,美國擁有全球37%的芯片製造份額。根據2021年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報告,如今這一數字已降至12%。
然而,全球前兩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目前都有在美國花費上百億美元建廠的計劃。台積電目前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目標於2024年以5納米製程量產芯片。三星耗費170億美元在德州設廠,目標同樣於2年後投入生產。英特爾則是宣布砸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打造半導體生產基地,並在亞利桑那州增建兩座廠提升產能。
台積電表示,美國不應該試圖複製現有供應鏈,而是應該集中於發展先進技術,以提升競爭力。台積電並呼籲改革移民政策,讓美國吸引更多外來人才協助創新。
三星呼應台積電說法,要求讓國外芯片廠同享激勵措施。三星表示,美國政府應該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企業,不論來自哪一國都能有機會爭取美國資金,並享有「公平的競爭環境」。
美國參眾議院仍在琢磨如何讓涵蓋520億美元扶植半導體業經費的不同版本法案取得折衷,最終版本預料在5月底前不會出爐。◇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