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2月18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ders Corr 撰文/原泉編譯)中共剛剛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鋼鐵關稅問題上打敗了美國,並試圖在計算機芯片出口管制問題上﹐第二次打敗美國。
12月12日,中共商務部向WTO提起申訴﹐反對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稱該措施「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但很明顯,這些措施有助於加強美國對中共軍事侵略的防禦。
考慮到與共產中國正進行冷戰,經濟保護和軍事防禦之間所謂的界限現在太模糊了,以致於無法採取行動。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的經濟團隊早在2018年就認識到,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因此,美國政府正確地辯稱,半導體芯片是國家安全問題,因此不受WTO管轄。他們無需證明軍事相關性,但這增加了辨解的分量。
軍事技術的下一次革命是利用超級計算機將人工智能(AI)軍事化和武器模擬,例如,高超音速導彈和核爆炸。最新的超高速微型化芯片是由美國、日本和荷蘭的尖端技術生產的,適用於從人工智能到微型無人機的所有領域。
如果中共獲得了這些技術,那麼可以摧毀現有的由美國主導的國際安全體系。
國家安全的主張也適用於川普2018年徵收的關稅,這些關稅保護了美國剩餘的鋼鐵和鋁產品的生產。自徵收關稅以來,保護了220億美元的新鋼鐵投資,這些投資與鋁和稀土元素(REE)一起,應該被用於資助和建設下一代美國陸軍、海軍和空軍。
中共通過傾銷、補貼和湧入全球市場,在2010年代取代了美國在金屬生產方面的主導地位。中共和俄羅斯繼續尋找機會﹐在我們和盟友背後捅刀,北京對澳大利亞、菲律賓、立陶宛和台灣的經濟制裁,以及俄羅斯試圖利用歐洲對其液化天然氣的依賴,都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和歐洲沉迷於自由貿易原教旨主義,未能及時意識到威脅,從而做出反應,並調整長期經濟戰略。然後,川普用他的中國關稅打破了魔咒﹐歐洲仍在為這些問題爭吵,而不是建立一個反對中共種族滅絕極權主義的統一戰線。
為了打敗中共,民主國家必須擁有一個獨立的(如果不是占主導地位的)技術和工業生態系統,包括從重工業、金屬到人工智能優化的芯片設計和生物技術的整個製造業領域。至少要有一個可靠的供應鏈,能夠應對戰爭和大流行等緊急情況,涵蓋民主經濟的所有行業。
美國在WTO態度強硬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川普拒絕任命WTO「上訴機構」(即最高法院)法官﹐上訴機構目前無法做出裁決。美國可以通過向一個無法採取行動的法院上訴﹐來阻撓中共在世貿的訴訟。
拜登政府沒有退出WTO,否則將把更多的權力交給北京。總統喬‧拜登也沒有任命一位新的WTO法官,從而讓WTO的上訴機構死而復生。幹得不錯!
儘管北京、布魯塞爾、自由貿易原教旨主義者﹐以及傾向於忽視國家安全的經濟學家抱怨不斷,但美國必須維持這一戰略。他們顯然看不到中共濫用國際機構﹐以實現其最終狹隘的全球霸權目標所帶來的經濟威脅。
一旦像共產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不再對其它國家構成安全威脅(最樂觀的是通過民主化),我們就可以安全地回到優雅的經濟和和平時期﹐完全享受自由貿易的好處。與此同時,我們的強硬政策必須更加強硬。
將中共趕出WTO
我們應該把中共踢出WTO等國際組織,改革國際體系,使之擺脫專制的影響,更好地保護民主國家的經濟和國家安全。這似乎遙不可及,但中共迅速增長的權力使得實現這一目標勢在必行。
中共加入WTO和其它國際機構的明確前提是,中共將公平競爭、推進政治制度朝著民主、改善人權、遠離領土侵略的方向發展。相反,北京竊取了我們的技術、拿走了我們的錢,入侵鄰國、習近平成為終身獨裁者,為自己的公民創造了一個技術古拉格,並繼續對藏人、法輪功信徒以及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中共在所有這些方面都不合格。
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在12月8日寫道:「我們應該回到加入WTO前的現狀,即承認中國是一個非市場的共產國家,我還要補充一點,中共現在正在對自己的人民進行種族滅絕。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就可以開始糾正我們的領導人在20年前犯下的歷史性錯誤,當時他們張開雙臂、敞開錢包歡迎中共加入WTO——並在世界上釋放了這條龍。」
大多數政治領導人花了太長時間才意識到這一點,並對共產中國採取了最嚴厲的經濟行動。延誤可能是致命的﹐讓我們加快腳步。◇
作者簡介:
安德斯· 科爾(Anders Corr)擁有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哈佛大學政府學博士學位(2008年),也是科爾分析公司(Corr Analytics Inc.)的負責人與《政治風險雜誌》(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的出版商。他曾對北美、歐洲和亞洲進行廣泛的研究,著有《權力的集中》(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即將於2021年出版)和《禁止闖入》(No Trespassing),編輯過《大國,大戰略》(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等。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