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書記排末位 習第三任期反腐轉入地下?

人氣 16592

【大紀元2022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李韻報導)中共二十大上月結束,高層人事落定,習家軍全面上位,中紀委書記李希在常委中排名最末。中共高調聲言的反腐不停歇,歷來被指代表權鬥體現,在習近平的第三任期是否實質降溫?觀察人士對此有不同看法。

大紀元翻查資料發現,1997年十五大後,中紀委書記均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十七屆中共中央中,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在7名常委中排名第8;十六屆,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在9名常委中排名第7;十五屆,中紀委尉健行在7名常委中排名第6。中共十八屆7名常委中,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排名第6,十九屆7名常委中,中紀委書記趙樂際也排第6,但到李希上任,在7名常委中排名最末。

習第三任期反腐轉地下、不做內部大清洗?

旅美時政評論員藍述11月2日對大紀元表示,在中共高層,習近平不會再搞大的整肅了。因為權力已經抓在他手裡了,中央政治局基本是他自己的人。相反,中共會打擊來自於民間有可能對中共真正產生威脅的力量,對中國社會進行嚴厲的控制。

中共二十大的報告有專門部分談所謂「國家安全」,「安全」二字在報告中出現數十次。而且陳文清在10月23日晉升為政治局委員,成為中共國安部成立後第一個進入政治局的情報頭子。同時,陳文清還出任中央書記處排名第5的書記。目前陳文清已升任中央政法委書記。

藍述表示,二十大以後,習近平把最高層已經全部都換上了自己人,他完全可以用正常的組織手段調動所有的官員,就用不著用權鬥的方式。將來即使有反腐,很可能只用黨內紀律的方式,對腐敗的幹部進行處理。比如在黨內提出警告,或者說是撤職等等,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公開地反。

大紀元發現,中共軍方此前選出的二十大代表中,中將尚宏當選,但在9月25日公布的出席二十大會議代表名單中,尚宏的名字被消失,原因不明。另外,中共全國政協主席會議9月26日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了撤銷錢立志全國政協委員的決定。錢立志是中共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教授、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有少將軍銜。此前有分析認為,他們沒被通報落馬,疑被作內部處理。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11月3日對大紀元表示,這屆中央委員都是習親自挑的,再出問題,自己也臉上無光。「反腐我看是差不多了,今後主要是拍蠅。倒是被郭伯雄兒子說中了:反腐,意思意思就得了。」

分析:不見得反腐降溫 習也會抓自己人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11月3日對大紀元表示,中紀委書記排末位也不能說明反腐消停了。

「這並不等於說就是反腐會降溫,我覺得沒有這個跡象。 」

胡平說,因為現在新的中共高層權力機構中,習家軍幾乎一統天下,在這個意義上,不像過去有更多的異己要排除,但是並不意味著他要降低反腐敗的力度。

「所謂大老虎清除得差不多了,未來幾年,清除的大老虎數量上規模上比以前會降低,這是很有可能的。」

但他認為在所謂的習家軍人馬中間,也會有進一步清洗的可能性。

10月12日結束的十九屆七中全會,遞補中央候補委員馬國強、王寧、王偉中為中央委員,排名在王偉中之前的中央候補委員王永康被跳過。

習近平主政浙江時,王永康是餘姚市委書記,因而也被視為習嫡系「之江新軍」成員。但2016年12月起王永康任西安市委書記後,2019年受秦嶺違建別墅案牽連,調任黑龍江副省長,2022年1月轉任黑龍江省人大副主任。

9月30日,王永康還在主持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但到10月11日,《黑龍江日報》報導顯示,當天的黑龍江省人大黨組召開(擴大)會議,王永康不知去向。

中紀委、國家監察委人事大變

中共二十大前後,中紀委、國家監察委人事大變,現任國家監察委主任楊曉渡不再是中紀委委員,且已經卸任中紀委副書記、中央委員,其國家監察委職務預計明年兩會卸任。另外孫新陽、劉學新、張福海已經被任命為國家監察委副主任、中紀委副書記。

本屆中央政治局只有24人,較上屆少一人。香港《明報》10月下旬有文章認為,政治局少了中紀委第一副書記兼國家監察委主任楊曉渡這個角色,因為本屆中紀委第一副書記劉金國只是書記處書記。

文章認為,明年兩會上,國家監察委主任也可能由中紀委書記李希「一肩挑」。

胡平對大紀元表示,這屆政治局少一個人,可能是因為臨時拿下胡春華。「我更傾向認為是因為少了胡春華,把他的名字給拿掉了。本來(政治局委員)應該是奇數,搞成偶數是比較反常的。」

中共二十大上,同屬團派的李克強和汪洋兩名政治局常委退位,連同原來的入常熱門胡春華意外「出局」,僅保留中央委員職務。網民稱「團派」被「團滅」。而在二十大閉幕會上,被視為團派領袖的胡錦濤突然遭架離會場,更令輿論譁然。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 南方電網紀檢組長龍飛被訴
「靠菸吃菸」 中共菸草局前副局長徐㼆被雙開
中共女幹部在培訓期間出軌 官場亂象惹議
【晚間新聞】川普證實:上任就下令遣返非法移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