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1月2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ders Corr撰文/任季編譯)上個月,作為中國共產黨(CCP)總書記,習近平獲得了他第三個也是永遠的任期。這個過程中他壓制了關於中國經濟萎靡不振的言論,加快了戰爭的準備工作。中國的許多技術和企業家精英正以逃離該國作為回應。他們想要新的護照和國外的生活。
由於香港不再安全,他們前往美國、歐洲、新加坡和加勒比海國家等地,這些加勒比海國家的印刷廠像製造百元大鈔一樣製造護照:安提瓜和巴布達(安巴)、多米尼加、聖基茨和尼維斯(聖尼)。
富裕的中國移民可以把他們的技術和科學知識帶到新的國家,有時還會為了移民投資數百萬美元。
另一些人,特別是維吾爾人、法輪功、西藏人、香港人和人權維護者,由於他們受到有針對性的迫害,有合法的受庇護權利。批准這種庇護應該純粹基於道德,但實際上也有經濟原因。
在英國,關於中國房地產買家潮的傳言正在蔓延。這對英國來說是好事,因為這些中國人的錢包將提振房價,有助於建築業和經濟復甦。
誰能責怪富有才華和財富的中國人想要離開一個極權和種族滅絕的國家,這個國家經歷了三年的COVID-19極端封鎖,看不到盡頭,更不用說習近平揮舞的共產主義旗幟和核武器?
中國人很有理由希望護送他們的家人和金錢到更自由、更安全和更受歡迎的地方。美國正是建立在這些原則之上的一個移民國家,新的反共產主義中國移民會很好地融入其中。他們可能會如逃離蘇聯的俄羅斯人那樣,許多人最終會投票給共和黨。
來自中國的難民仍然處於危險之中。北京知道他們在逃亡,並仔細檢查任何逃離的跡象。中國共產黨的資本控制是嚴厲的,一個錯誤的舉動,例如,一次轉移太多資金到國外,或將太多家庭成員轉移到中國境外,都會引發銀行帳戶查封,拒絕發放出境簽證,以及沒收護照。
中共政權在國外的法外派出所可以綁架和引渡難民回國。甚至一些民主政府也與中國及其「自治」地區,如香港和澳門簽訂了引渡條約,這不僅危及亞洲和中東地區,而且危及全世界的許多轉機航班。
儘管如此,富人的難民潮還是加速了,因為中國的精英們認為中共破壞了長期以來默認的協議:中共允許富人們建立和擁有他們的資本,以換取自身建立和濫用其權力。
習近平對共產主義經濟原則的推動,包括政府發揮更大的作用,市場發揮更小的作用,以及在「共同富裕」口號下的國進民退,將損害經濟增長和中國中產階級的錢袋子。說得好聽點,習近平盛氣凌人的政治體制正在造成經濟低迷、發展前景幻滅和失業。
當中國公民不離開這個國家時,他們可以通過更微妙的不合作退出形式,比如「躺平」運動,轉向休閒娛樂等。以前通過艱苦的個人努力來實現國家目標的中國人,正在愉快地打更多的乒乓球和羽毛球。
《紐約時報》科技分析師袁莉(Li Yuan)對科技人才逃離中國有一個特別精闢的分析,以獨裁者習近平為中心,「在他的第一個任期裡,他基本上沒對民營部門下手,當時他正忙於鞏固自己在黨內和軍隊中的權力。」到了第二任期,從2017年開始,「習近平民營企業進行了更嚴格的管理。」
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在性質上變得更加軍事化。現在,他在中國國內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和經濟權力,在上個月的大會上對前領導人胡錦濤的打壓就是一個縮影,習近平顯然認為現在是加速向國外投射力量的時候。
而且,習近平不是唯一的問題。他用「應聲蟲」取代了七人常委中的溫和派和經濟專家,表明他的統治將越來越武斷和不知所云。有些人稱中央軍委(其中包括一名1979年入侵越南的老兵——張又俠)更像是一個用來發動戰爭的委員會。
如果沒有排名靠前的溫和派,習近平被免職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經濟恢復天文數字增長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大會結束當天,中國股票和貨幣應聲下跌。
但也有一線希望。習近平正變得善於裝扮自己的目標。那些熱愛自由的人可以通過「協助」他這種自取滅亡的行為,並利用他的毀滅團隊而達到目的。
我們可以通過為中國的科學、經濟和政治移民提供便利來做到這一點,這些移民通過成功地將他們的資金和家庭轉移到自由的國家來證明對他們新國家的承諾。我們為加快這一進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義和自由的勝利。
作者簡介:
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擁有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哈佛大學政府學博士學位(2008年),是科爾分析公司(Corr Analytics Inc.)的負責人與《政治風險雜誌》(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的出版商。對北美、歐洲和亞洲有過廣泛的研究,最新著作有《權力的集中:制度化、等級制和霸權》(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Institutionalization, Hierarchy, and Hegemony,2021年);《大國、大戰略:中國南海的新博弈》(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 the New Game in the South China Sea,2018年)。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