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北京利用大流行竊取全球數據?

中共幾近全面獲取美國個人數據 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顯爾易見

人氣 2825

【大紀元2022年10月0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ames R. Gorrie撰文/原泉編譯)中共病毒及其對西方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否被中共利用,通過有計劃地獲取、操縱數十億人的個人數據來統治世界呢?

如果這聽起來有點夸張,那也可以理解。

不幸的是,否認現實是一廂情願。事實是,中共的數據竊取行動已經把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全球領導地位置於危險之中。

中共有每一個美國成年人的深度數據

為了取得這樣的成就,中共在數據竊取行動上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前瞻性。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在竊取貿易夥伴的數據,美國人仍然是中共的首要目標,而中共在這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前主任比爾‧埃瓦尼納(Bill Evanina)說:「據估計,80%的美國成年人的所有個人數據都被中共竊取,另外20%的人的大部分個人數據被中共竊取。」

這些數據可能包括財務信息、醫療記錄、政治傾向、購物習慣、各種帳戶的密碼等等。仔細想想還有什麼。

從更黑暗的角度看大流行

應該把過去三年放在一個新的和相當令人不安的光線中,或者說是黑暗中來審視,如果你願意的話。

當人們考慮到世界在中共病毒和COVID-19大流行時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並且還在繼續變化時,就不可能忽視北京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這些事件來實現其戰略優勢。

病毒檢測是特洛伊木馬

很明顯,從一開始,北京就通過在全球範圍內以類似於谷歌(google)的方式處理新冠病毒檢測,來獲取和收集個人數據。

正如我在中提到的,中國是病毒測試和分析的大國,銷售病毒檢測工具、設立病毒檢測室,這無疑是一次大規模的行動,目的是收集美國人的數據,以便挖掘這些數據,獲取儘可能多的人的重要戰略信息。

在(CBS的)《60分鐘》節目的專訪中,埃瓦尼納稱這些檢測室是「現代的特洛伊木馬」。它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中共政權獲得一個「立足點」,從而引進設備,收集DNA,並開始「挖掘數據」。

說得好。實際上,如果沒有大流行作為理由,就不可能有如此大規模的檢測設備和隨後的數據挖掘。

中共竊取數據的悠久歷史

當然,中共的數據盜竊不會始於或結束於從COVID檢測中搜集數據。幾十年來,中共一直使用網絡設備、社交媒體技術來監視和竊取數據。華為和TikTok(抖音國際版)只是這種做法的眾多例子中的兩個,最終的結果是中共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中共對美國人和美國的了解,要比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了解多得多,而中共視美國在各個方面上都是對手。

同樣,這不是誇大其詞。中共不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取個人數據,還有關鍵的技術信息。美國國家反間諜和安全中心擔心,「中共收集有關美國及其公民的數據,不僅是為了竊取美國公司的機密或影響公民,也是為了在不久的將來奠定技術霸權的基礎。」

人工智能武器化

但中共不只竊取西方國家的大量數據,儘管這已經夠糟糕的了,在沒有法律、道德或倫理約束的情況下,中共還可能已經通過數據竊取將人工智能武器化,從而獲得戰略優勢。

華府國際咨詢(DC International Advisory)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斯蒂芬‧耶茨(Stephen Yates﹐中文名葉望輝)在談到中共濫用世界其它地方的數據時表示,「中國已將人工智能和許多其它人類行為研究武器化,這是文明國家所不允許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知道未來的黑暗之窗可能是什麼。」

我在2021年12月21日的文章()中指出,「正如人工智能和基因組學使DNA操縱能夠幫助人體對抗各種疾病一樣,同樣的技術也可以用來製造只影響特定人群的獨特病原體。DNA特異性武器可以針對一個種族,一個性別,甚至一個具有特定DNA結構的家庭或個人。這不是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如果不是已經成為現實的話。」

近幾個月來,一些國家安全部門也警告說,出現這樣的現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他們指出,中共在努力獲取和控制進入中國的每個數據方面不斷升級,無論這些數據來自哪裡。

中共在這些方面極其努力認真,特別是關於在華美國和其它西方公司的數據。

不這麼想也不行,中共在疫情期間的所做行為,向世界展示了其無可爭議的不人道。

作者簡介:

詹姆斯‧R‧格利(James R. Gorrie)是《中國危機》(The China Crisis)(Wiley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書的作者,他在博客TheBananaRepublican.com上發表文章,常駐南加州。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美專家:過去十年 中共竊取美國3兆知識產權
中共竊取西方科技三種方式 學者提三個反制
外媒揭:中共竊取南韓技術 挖角、收買、駭客全都來
博明:中共竊取大量數據編製美國人的檔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