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企業家們談二十大報告 與五年前三不同

人氣 1301

【大紀元2022年10月21日訊】中共二十大報告出爐後,除了各級黨組織要學習表態外,民營企業家們表態也是規定動作。10月17日,大陸第一財經網採訪了大陸二十位企業家,就報告闡述了各自的看法。他們中多位是科技、製造、快遞、航空、旅遊等領域企業負責人,如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天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任,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海信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賈少謙,中國電子云執行總裁馬勁,中青旅黨委書記、董事長倪陽平,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等。

據報,這些企業家分別就報告中提到的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進鄉村振興等主題,發表了各自的感想。不能說他們說的不對,但顯然在當下的環境中有所顧忌,避重就輕。作為企業,無疑最關注的是市場和政府政策,但從二十大報告中有限的「開放」字眼中,企業家們獲得了多少信心和動力呢?

如果與五年前十九大報告後,企業家們的表態相對照,今年企業家們的表態無疑有了三方面變化:

一、很多知名大佬們沉默了。

2017年,曾就十九大報告表態的中國重量級企業大佬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今年卻沉默了。

他們去了哪裡?據說當年在海外出差途中就第一時間學習十九大報告的馬雲,因為涉及江派「政變」,已處於軟禁狀態。王健林被強制將資金轉回國內後,一直十分低調。劉強東套現640億,已遠走美國。柳傳志2019年底卸任,2022年4月,與滴滴總裁、女兒柳青雙雙清空微博帳號內容,引發外界揣測。2022年9月,雷軍卸任,套現上千億。也是在2022年,王中軍退出華誼,三個月套現5億。

顯然,他們的低調和沉默折射的恰恰是企業家在中共一黨專制下的困境。能逃的選擇了逃離,逃不走的選擇了低調。不久前有媒體披露,中國不少富豪和投資人扎推新加坡,他們中包括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東海集團掌門李小東、邁瑞醫療老闆李西廷和「支付寶女王」彭蕾。他們的逃離無疑是對中國的市場缺乏信心,對中共的清零政策和「左轉」的趨勢感到厭惡和恐懼。

二、表態的企業家們少了五年前的吹捧之詞。

2017年,馬雲在看完十九大報告,曾吹捧說「報告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的方向,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承諾和擔當」,稱讚習近平的「脫貧」承諾,並表示企業家們也有承擔責任,走共同富裕之路。

柳傳志曾表示,習的報告「高屋建瓴」,並稱讚中共,稱「聯想作為一家股份制企業,一定要牢記黨和國家的要求,大膽創新、銳意突破」。

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會也吹捧道,習報告「高屋建瓴,鼓舞人心」,「新浪網和微博作為有世界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將自覺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利用大數據和媒體影響力與地方政府、企業深入合作。」

劉強東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治國理政全局和民族復興大業,革故鼎新、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十九大報告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京東將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繼續堅持『百年基業、正道成功』的企業發展理念」等。

王健林表示,聆聽習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令人自豪、很受鼓舞、非常激動」,並說了很多套話、黨話。雷軍則稱報告「為中國製造業指明了方向」,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吹捧之餘,表示「非常振奮 很受鼓舞」。

可以說,絕大多數企業家都提到了習近平的名字,並對報告和中共的「偉大正確」大加讚揚。然而,再觀今年企業家們的說辭,這樣的吹捧明顯少了許多。

在第一財經網對二十位企業家的採訪中,沒有對習近平的任何吹捧,對中共也很少人提及,基本是找了報告中的某個方面談了感想。馬明哲也降調許多,只是稱報告「闡明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心任務和大政方針……進一步指明了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目標」。不過,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依舊說了高贊中共的套話。

三、如果說五年前的報告還讓企業家看到了一些希望,備受鼓舞,那麼企業家們對二十大報告的說辭,則讓人明顯感覺少了這種情感。

的確,在中美貿易戰、動態清零政策下,眾多企業日子不好過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企業家們私下都在不滿當局的政策,因此估計也沒太多心情繼續說套話了。

五年讓眾多企業大佬沉默、逃離,讓眾多留下的企業家不願再吹捧,不願再繼續說著自己都不相信的套話,不正折射了中共治理的失敗嗎?不正反證二十大報告所言是何等虛假嗎?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李明:看清中共「動態清零」的邪惡本質
上海耗巨資大規模擴建方艙隔離點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27 創新低
【微視頻】20大讓經濟數據、足球聯賽都推遲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