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報導)楊健興表示,過去兩年社會變化很大,矛盾很尖銳,媒體被捲入政治的巨浪之中,部分會被視為要整頓的對象,甚至有人認為整個行業都要被整頓。
他坦言,停運是短期內的決定,形容《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是一個很清楚的個案,就現時所知是一些文章和報導被視為煽動刊物。他指,《眾新聞》過去一直在儘量不觸犯法例的情況下工作,但現時已無法掌握執法的界限,坦言「記者都是人,都會有家人、朋友」,「無一個大家都安心的情況下繼續去做我們想做的新聞,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不能排除過往的報導 是否有風險
被問到停運的原因,楊健興直言主要的觸發點是《立場新聞》因一些報導及文章被控罪,他們亦不能排除《眾新聞》過往基於他們專業判斷的報導、文章會否有風險,「是否出問題我們完全掌握不到」。他認為,記者的無畏無懼是指不怕得罪權貴、不怕質疑政府政策有錯、不怕報導一些財團的新聞而受到壓力,但不代表要付出個人自由作為代價。
他又說,沒有被執法部門接觸過,但看到一些有背景人士的文章都提到要處理網媒,「來來去去都是《立場》,然後是《眾新聞》這樣」,傳媒空間縮窄了。
改變的是外在環境 新聞自由明顯縮窄
《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則強調,過往的報導是本著專業和客觀的水準去做的,「改變的不是我們,而是外在客觀的環境改變了,有些事情,我作為總編輯都無辦法拿捏,這個報導或者這句話,會否寫出來就觸犯新改變的環境下的條例呢?」她直言新聞自由的縮窄已經很明顯,日後如何走下去是大家都要面對的問題。
相信香港的年輕記者 仍會堅持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年曾稱《眾新聞》一篇報導的標題有「誤導」。被問到《眾新聞》當時是否已經覺得「被盯上」,楊健興認為保安局局長對報導有意見是很平常的事,傳媒應該尊重很多不同的意見,至於報導的標題是否適當,讀者可以重看相關報導,他不會揣測這件事是否有什麼跡象。
他又說,一個健康的社會傳媒有重要的作用,香港現時很多方面都大變,包括新聞自由、法律、執法等,很多都變得模糊,但不代表媒體失去角色,「空間是小了,但想像不到是去到零」,而一些地方比香港更惡劣,但都有新聞工作者堅持,相信香港的年輕新聞工作者不會放棄。
李月華則表示以平常心對待保安局局長的言論,相關報導已經用足夠篇幅描述保安局局長的回應。
網站及網上節目最後一天更新
另外,李月華表示,《眾新聞》全部40多名員工會按法例遣散,網站今天仍會更新,《眾新聞中國組》和《香港這一天》兩個節目晚上亦會有播放,與讀者告別。網站今日起暫停更新
但暫不會關閉,公司會繼續營運一段時間以處理相關手續。
記協:五年了, 多謝《眾新聞》
記協昨早發聲明,表示對一星期內接連有傳媒機構停運深感痛心及遺憾。聲明提到,《立場新聞》及兩名現任或前任高層在上月29日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而不足一星期,再有傳媒機構疑憂慮「寒蟬效應」而停運。
對於《眾新聞》的停運,記協表示「5年了,多謝《眾新聞》,也感謝一眾謹守崗位的同業。願大家新年平安。」記協相信在傳媒界風雨飄搖、風高浪急時,同舟共濟更為重要。
記協另指,香港被喻為「亞洲國際都會」,資訊流通與新聞自由是不可或缺的,如今一再有傳媒機構停運,對本港聲譽所受的影響難以估計,促請港府履行《基本法》對新聞及資訊流通自由應有的保障。
《獨立媒體》創辦人葉蔭聰: 傳媒出現寒蟬效應
《獨立媒體》創辦人葉蔭聰昨早在商台節目表示,葉蔭聰表示,在成立《獨立媒體》的初期,曾擔心因財政壓力不能長期營運,但近年傳媒所面對的更多是政治方面的壓力,《獨立媒體》經常收到不同人的警告,不過他已沒參與機構的日常運作,不知公司內部有何打算。
他認為,在《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被起訴後,傳媒行業出現寒蟬效應,加上政府對「煽動」沒有清晰定義,對傳媒營運有壓力。
對於特首林鄭月娥聲稱「寒蟬效應不存在」,又指「對政府的批評仍然存在」,葉蔭聰則質疑是偷換概念。他指雖然有些親建制媒體確實會批評政府,但性質與親反對派的媒體不同,可能被視作是「親政府陣營間的派系鬥爭」,他不希望香港日後只剩下親建制陣營的內部矛盾。◇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