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今年2月1日開始,進入黃曆新年。按照中國的干支紀年法,2022年是壬寅年 。地支「寅」與十二生肖中的「虎」相配, 是寅虎年。天干「壬」屬水,因此也是水虎年。而「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著「青、赤、黃、白、黑」五色,故此又稱黑虎年。
「年」本意是穀物豐收。因此「過年」有感謝、祈求神明保佑、作物豐收的意義。傳統中華文化中的「過年」,從「臘日」(黃曆十二月初八)擊鼓驅邪迎祥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甚至更後。各地過年有很多習俗。
雖然在美國過中國新年沒有節假日,但是對很多華人和來自大中華文化圈其他國家的人們來說,過年仍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不過,不少華人表示,在美國過年,那些習俗都成為記憶中的事了,能夠保持的,大概只有「紅包」了。
華人回憶過年習俗
來自香港的黃嘉倩說,粵語中管中國新年叫「過年」。她記得,過年前要剪髮,要做清掃。過年時,要穿上新衣。「我和弟弟還被告知,我們不應該吵架,不應該說不好的話,」她回憶,「除夕晚上,我們通常要擺兩張飯桌,所有的親戚都聚在一起吃年飯。」
當然,過年對孩子們來說,記憶最深的還有紅包。「我們幾個孩子還會排著隊,一個一個地向祖父拜年,然後他會給我們每人一個紅包,但我們不能當場打開,」她說。
黃嘉倩說,過了初一後,會根據輩份順序到親戚家拜年。她也會收到很多紅包。
來自大陸東北的董太太回憶起小時候過年仍然感到興奮和親切。
「過年有很多講究的,每天幹什麼都有說法。過年從臘月就開始了,要提早辦年貨,因為店家那段時間都關門,過完元宵節才開市,」她說。
「除夕要守歲,午夜12點一過,每個人都想做第一個放鞭炮的人,迎財神。」
董太太說,過年吃什麼東西也有講究,各地習俗都不同,在她的家鄉,大年三十、初一、初五都要吃餃子。一大家10多口人,祖輩同堂,一起包餃子,父親負責揪「劑子」,她負責把「劑子」壓扁,一家人圍在桌前,熱融融地準備年飯,雖然當時生活清貧,但是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年,現在回憶起來還很暖心。
董太太並說,原來家裏有個祖輩傳下來的觀音像,但是文革時「破四舊」,觀音像被砸了,因此她小時候過年就沒有拜神儀式。
來自台灣的僑社領袖傅家康回憶,他記得很清楚,「小時候除夕要守夜,不能睡覺。到了凌晨,要到屋外的院子裡燒紙錢,放鞭炮,對著天空祭拜天公。」整個社區那時都是那樣,鞭炮聲此起彼伏。然後到了大年初一的某個時間,要祭拜祖先。
來自柬埔寨的華裔Jou Lim說,小時候過年,除夕晚上全家人要拜祖先,然後才能吃年飯,年飯後的甜點是圓形的糯米糕,代表圓圓滿滿。
Lim回憶,到了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大家互相說吉祥話。然後去寺廟焚香敬拜,祈求神佛保佑整年順利、身體健康、生意興隆。
在美國過年 紅包傳祝願
過年時,長輩給孩子的紅包古稱「壓歲錢」,諧音「壓祟錢」,帶有鎮壓邪祟的吉祥含意。孩子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注入了「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的愛護心意。
傅家康說,小時候過年的習俗都是母親按她自己小時候所經歷和記憶的去做的。後來即使在台灣,那些習俗也都越來越難以傳承。他到了美國後,能讓孩子記住的,也就是過年吃魚,吃年糕,還有就是給孩子紅包,這也是孩子們都記得住的。
董太太也表示,在美國過年,給孩子紅包是必不可少的,有時朋友們的孩子也會拿到她給的紅包,紅包裡必須是新錢,錢不一定多,表達一種喜慶、願孩子們平安的心意。
在聖地亞哥中文學校擔任副校長的黃嘉倩說,過年前,學校的每個學生都會得到一個紅包,裡面會有巧克力硬幣和利是糖。她還準備了幾個糖果「全盒」,讓學生一起品嚐。
黃嘉倩並說,當自己的孩子還在上學時,她都會到孩子上學的學校讓那裡的學生了解中國過年的習俗,帶給他們糖果和紅包。在家裡,她仍會裝飾房屋,貼春聯,擺放水仙花。
聖地亞哥很多非華資銀行,在好幾年前就開始在中國新年前準備好大量的新錢,並發放免費的空紅包。有的主流商店也會擺設一些用紅包點綴的盆景等裝飾,來慶祝中國新年。#
責任編輯:楊瑛
責任編輯:楊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