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印錢生孩」惹議 曝中共四大體制亂象

人氣 611

【大紀元2022年01月14日訊】中國網紅經濟學家、前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1月10日公開發布《解決低生育的辦法找到了——中國生育報告》一文,建議中共每年加印2萬億人民幣建立生育基金,用10年社會多生5,000萬,解決迫在眉梢的中國人口老年化與少子化問題。

文章一出,引發網民巨大反響,排山倒海的批評席捲網路,有人直指任澤平是「禍害了恆大還想禍害全國」,更有網民怒懟中共,「遇事不決就印錢,金融霸權還是厲害。」「中共從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彎道超車」……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評任澤平的觀點是,「以天下大亂,實現天下大治」的思路,是異想天開的做法。財富管理資深人士、清華大學MBA張鵬則認為任澤平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儘管任澤平稱印錢生孩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過其團隊科學論證的,但1月12日,擁有357.3萬粉絲的任澤平微博帳號被禁言,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也處於被封禁狀態,兩篇關於印錢生孩的文章被刪。顯示出中共官方對此言論感到不快。

聯合早報報道:「儘管近年來專家發表爭議性言論並不少見,但因此被禁言的,任澤平仍屬特例。」

印錢生娃,連中學生都知道是一個反經濟常識的建議,為什麼反而值得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多年認真研究,並公開發布?個中透露出中共體制怎樣的亂象?本文略談四點。

1.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反智提議

隨著中共社會近年來的左轉傾向,社會上所謂專家智庫、中共兩會代表等 「精英」人士不斷拋出雷人的反智輿論。

2017年3月的中共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提案「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2021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劉維朝建議,小學初中階段不開設外語科目,中共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建議,改革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必修課地位。

精英們的觀點和大眾滿擰,但並非空穴來風,2021年8月12日,上海市教育局積極響應教育部的相關政策,明確表示:上海市所有小學取消期中考試,而期末考試只考語文和數學兩門學科。

看起來是反智的提案,背後卻有著中共的政治支撐,透露出漁利中共官場上所謂精英人士的精心算計。中共體制性荒誕催生下的施政策略,往往是集極端、功利、愚蠢與搞笑於一身。

為了挽救人口紅利消失的頹勢,2021年兩會,中共全國政協委員于欣偉提議設「戀愛課」為必修課;中共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建議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8歲;人大代表廣東律師朱列玉提議「有條件允許合法代孕」。

此次任澤平印錢生孩的提議,也有專家力挺,帆貝投資創始人吳清揚表示:「2008年GDP才32萬億,為了刺激短期經濟都能搞4萬億,2020年GDP已經一百多萬億了,為了人口結構扭轉這種長期如此重要的事,每年花1萬億-2萬億不為過。」

2. 放水是中共近十年貨幣政策常態

很多人評論任澤平是為了博眼球,忽悠大家才拋出的這個觀點,筆者認為並非完全是這樣。任澤平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曾參與向十八大獻禮的「383改革方案」制定,屬於體制內官員,下海後在國泰君安、方正證券、恆大集團做過實業經濟研究,任澤平應該對中共經濟體制內外的檯面上政策、台下潛規則都比較熟悉。

過往的言論中,任的言論一向被認為是極具「爭議性」,透其本質,是因為其建議基本是在體制內外線的邊緣遊走,和在政策與潛規則交界處謀取利益最大化。

中共從2010年開始至今,GDP增速從12.2%一路下滑,2021年可能破5。目前,中共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而從2011年年底至今,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一直是寬鬆措施,刺激流動性,從2011年至2020年,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近十年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在2.51%(按消費者價格指數衡量)。

央行數據顯示,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從2011年底的19%降至2021年12月15日的8.4%。2015年股災,中共央行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2020年疫情以來,共5次下調存款準備金,其中2020年3次,2021年2次。實際GDP年年下滑的結果意味著中共的貨幣擴張政策並沒能對經濟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反倒給通貨膨脹留下空間。

2021年,中共經濟投資增速減緩、製造業復甦緩慢、民企受到嚴重打壓,房業萎靡,內需十分不足,能源緊張導致大宗商品漲價,下游產業鏈企業成本攀升。中共經濟仍然處在持續的下行中。

儘管中共一再強調「穩」,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不變,但降准必定會增加市場貨幣總量,在人們消費意願不願增強的情況下,中小微企業市場預期難看好,將會導致企業還款能力堪憂,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質量。降準的放水效果會使人民幣貶值,同時利率存在下降壓力,抵消了降准所帶來的銀行負債端成本減少的收益,金融業仍面臨高風險。

但貨幣放水是解決經濟下滑困境的「速效救心丸」,貨幣貶值損失由老百姓承擔,負債發展遊戲的末端、底層將是最終的被壓迫者,食利階層掏空了消費者的錢就跑路了。在這一點上,權貴主義者、御用學者、中共的白手套及中共自身都是心照不宣的,遊戲的規則本身就是為權力者逐利而設計的,只不過是打著國家政策的旗號,國計民生發展的藉口而已。

所以,任澤平說,印錢生孩不是臨時起意,是經過長期認真研究的。其實,他並沒有說假話。中共體制的諸多方面都存在著類似印錢生孩的制度性亂象。

3. 體制性造假,悽慘民生成「盛世」代價

中共體制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不是真的踏踏實實的解決問題,而是用眼前利益誘惑人,用政治高壓控制人,官員們為保烏紗帽,層層傳到壓力,忤逆民意、不顧民生。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是因為中共體制下,造假是常態,只講手段,不講公序良俗、踐踏道德秩序。

這種中國社會的反智傾向,基本上是從上而下貫穿下來的。數字脫貧、疫情清零無不是這種政治生態、民生醜劇的活脫脫的表演。2020年的南方安徽大水,中共為保中上游,不惜引洪淹沒下游的安徽,悽慘的民生成「盛世」的代價。

有網友評價印錢生孩:「這個與西安清零有一拼:西安把人轉到外地就算清零,這個也是。中共從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總想彎道超車。」

「每年印錢2萬億生娃不如直接開放邊境自由移民2億外國人,現生還得投資20年,直接引進20歲以上移民馬上就能割韭菜。」

「首先中共通過印錢搶劫是事實,但也不敢這麼公開直白,他等於在提醒大家印錢和通脹的事。」

4. 經濟下行,雷人提議落井下石撞槍口

印錢生娃,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就如同「警匪一家」一樣,中共早就在這麼做,但表面的政策文本還得是「掃黃打黑」。

任澤平此次錯誤在於沒有拿捏好分寸,嗆了中共喉管了。聯合早報稱:「任澤平此次提出印錢發錢,讓人聯想起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為規避金融危機風險採取的『4萬億』刺激政策。這項政策帶來的後遺症,如房地產泡沫積聚、地方政府債務攀升、銀行壞帳風險加大以及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直至今日仍飽受詬病。」

「當年的『4萬億』的傷口仍未完全癒合,任澤平卻在此時建議『印錢生娃』,因此成為官方的眼中釘倒也不意外。」

其實原因可能還不止這些。中共2022年的經濟除了面臨三重壓力外,另一隻黑天鵝可能要提前到來。

外媒報道,美聯儲1月5日公布的2021年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提到為降低美國通脹,遏制經濟過熱,估計將在3月美聯儲會提前加息和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屆時將會導致美元升值,縮小中美利差,促使中國資本外流,人民幣匯率存在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12月發布的2022年《經濟藍皮書》稱,建議將2022年GDP增長目標設定在5%以上。彭博社12月16日的報道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中國需要實施量化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助力經濟增長。

央行2022年上半年預計將下調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中美貨幣政策的背道而馳,強化了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預期,美元資產價格上升,人民幣資產價格下跌,資本外流衝動定會加強。

中共改革開放三四十年,外匯儲備目前3萬多億美元,「外資一枝獨秀」將面臨大規模的持續外流壓力。此時,任澤平拋出「印錢生孩」的大招,豈不是為資本流出而落井下石嗎?此外,人民幣貶值,美元王道,也勢必挫敗中共人民幣國際化企圖,如果中共實施外匯管制或操縱匯率,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止損作用,但同時會影響人民幣信譽,人為設置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障礙,這並非中共所樂見。

俗話說「不打勤,不打懶,就打不長眼」,中共內外交困,人口與經濟下滑都是其不能承受之痛,任澤平哪壺不開提哪壺,中共當然翻臉。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金言:人口危機正在衝擊中國經濟
從貨幣放水到監管風暴 中共施政無措背後
大陸經濟學家提「印錢生娃」 專家:推升通脹
建議印錢生娃後 大陸大V任澤平微博被禁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