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達人帶你回顧台灣著名老桌遊《大富翁》

作者: 陳介宇, 陳芝婷

人氣 851
標籤: ,

【編者按】每一個年代的孩子都有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遊戲。回顧童年時玩過的遊戲,那顆玩樂的心總能勾起許多美好的回憶。就如同桌遊達人陳介宇因為對桌遊的熱愛,投身桌遊研究二十餘年,玩過一千多款歐美桌遊,收集數百款早年的臺灣老桌遊。讓我們得以透過他的收集,再次回味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台灣獨特的桌遊文化和歷史。本文介紹當時最為知名的地產遊戲:《大富翁》。

************

地產遊戲中通常有著購買地產與收過路費的規則,玩家透過擲骰前進,若停留的地點未有人購買,則可以付錢取得擁有權。當走到他人擁有的地產時,則需要付過路費。此類遊戲常會有玩家移除(PlayerElimination)的機制存在,亦即當玩家無法支付過路費時會輸掉遊戲。因此遊戲勝利條件常會是最後一個剩下的玩家獲勝。這類玩法的遊戲大量出現在臺灣早期桌遊中,其中以《大富翁》最為知名。以下介紹數個玩法獨特或有歷史意義的遊戲。

若是問起臺灣人對桌上遊戲的共同回憶,應非《大富翁》莫屬。這款遊戲在臺灣歷史甚久,《大富翁》的玩法源自於國外的《Monopoly》。黎光行於民國 51 年登記《大富翁》之商標,但第一個《大富翁》應該早於此時,爾後黎光行於民國 76 年改名為亞灣文具。《大富翁》的招牌形象是一個穿著中式傳統長袍、手持算盤、頂著瓜皮帽且慈眉善目的老爺爺。但近年此形象已年輕化,熟悉的老爺爺只會在經典復刻版本現身。亞灣文具目前仍出版《大富翁》、《幸福人》、《陸軍棋》等傳統桌遊,但於近年來也代理與設計新式桌遊。以前《大富翁》有很多競爭者,自民國 50 年代以來,市面上可買到各種玩法類似的遊戲,像是《世界大財主》、《大投資家》、《勝利者》、《世界遊戲》、《大吹牛》等。但隨著時代遷移,其他的品牌漸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中,最後只剩下《大富翁》屹立不搖,而成為臺灣人指稱這類遊戲的一個特定詞彙。

民國60年代,玩《大富翁》的孩子。(聯經出版提供)
民國50年代,強調此是青年的恩物,亦即神恩賜的玩具。(聯經出版提供)
民國70年代的小盒方便攜帶版本。(聯經出版提供)
民國70年代,仍維持長者形象。(聯經出版提供)
民國70年代後期,燙金印刷「一代接一代,你我都喜愛」,呼應《大富翁》的悠久歷史。(聯經出版提供)

早年《大富翁》上街道的名稱是以各地有名的街道組合而成。有些路名已隨著時代更迭而改變了,像是位於總統府正前方,遊戲中的昂貴地段介壽路於民國 85 年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此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是那幾張具有時代感的機會命運卡。像是「擊落共匪米格機」為獎賞最豐厚的機會卡,顯示當年兩岸敵對的形勢;「繳赴美留學保證金」與「得美國華盛頓大學獎學金」則可想見當年留學美國的風潮;「中愛國獎券五獎」也讓人想起愛國獎券風行的年代;「當棉被一條」則讓現代人驚訝以前棉被也能典當。

由於《大富翁》從未中斷發行,因此檢視歷來版本的機會與命運卡,能看到許多有趣的社會現象與時事。如民國 70 年後期的《大富翁遊台灣》的機會
卡呈現了臺灣各地的風俗與景點:「省議會旁聽、買便當」、「參觀六福村動物園被老虎嚇到,向每人收取收驚費」、「經過鹽水被蜂炮打傷,送醫急救」、「鹿港小鎮唱片發行」、「參加台北國際馬拉松得第一名」;命運卡中則有「進入木柵動物園,亂丟果皮」、「打賭爬上八卦山大佛耳朵」、「家庭糾紛,去佛光山削髮當和尚」等有趣的字樣。

閱讀現今《大富翁》的規則可以發現它與《Monopoly》已有很大的不同,其規則經數十年在地化後被悄悄地改變了。不知曾幾何時從誰開始,臺灣孩子就如同《大富翁》盒面上的標語「一代接一代,你我都喜愛」那樣把自創的玩法流傳開來,爾後幾十年間竟成為了全臺通用的規則。為何有此現象?現有的資料也無法解釋。像是早期的《大富翁》規則中,房屋購買可隨時向銀行進行,但必須擁有同色之全部地產時才可以這麼做。但我們熟悉的版本是要剛好再次踩到自己的土地才能蓋房子。筆者兒時曾在美國短暫居留,與一群美國孩子玩《Monopoly》時起了爭執而導致遊戲無法進行,因為彼此認為對方亂玩。後來研究老遊戲時才發現,原來我玩的是全臺通用的變體規則,難怪美國小孩不懂了。這些臺灣特有規則後來還被大宇出版的電腦大富翁系列沿用,而亞灣文具也順應著這個潮流將規則更新了,所以現在去文具店買的《大富翁》已經不復見與《Monopoly》一致的規則。⊙

民國58年印製的《大富翁》。(聯經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怕炒熱桌遊「逆統戰」 中共禁小粉紅出征
改造時尚阿公阿嬤 明道桌遊行動車開進福興三合
劍橋市成為「大富翁」桌遊地圖
過年聚會七成在滑手機   跨世代桌遊破冰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