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欣文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隨著疫情趨緩,卑詩省已經進入了疫後重啟的第三階段。遭受疫情重創的經濟等待著復甦的機會。專家開始在媒體上討論報復性消費的問題,是時候把疫情期間積蓄起來的錢用來消費了嗎?
報復性消費是一種理念
資深媒體人何良懋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把疫情期間儲蓄到的錢,在過後用以報復性消費這個概念其實是一種說法,是否真的會發生,以及發生的規模有多大,暫時還沒有一個科學的驗證。」
報復性消費是講一種補償心理,是心理學的概念,指人們特別是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因為有封鎖所以忍耐,在過去的一年半以來宅在家裡,不能群聚。疫情放緩後,他們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生活行為,對消費和娛樂、以至旅遊的渴望,會比疫情之前更為高漲。
市場對報復性消費的期望
何良懋分析,因為有很多商家也堅持得很辛苦,堅持不下去的已經結業了。到了疫情放緩的時候,從商家和政府的角度考慮,因為要補償疫情期間的損失或者是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放緩,政府當然希望民眾能加速消費或者加大消費;商家當然希望各方都能協助促進消費。當然是很想生意快點來,多多益善,希望大家盡量購物、盡量消費。相信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會做一些事情,但是加拿大這一種民主政府就很少會介入市場經濟,像香港政府那種發放優惠券的做法應該不會普及。
現實未必如想像般瘋狂
何良懋提醒,報復性消費是否會如市場所盼望的那樣,有些因素需要考慮。
首先,大家都要注意,實際上在疫情爆發期間,雖然有些消費是被壓抑了, 有些市面上的消費是少了, 但相對來說還是有不少人因為疫情而失業或半失業,或者是就業收入也比2020前時減少了,所以所謂在疫情期間忍耐不消費所儲蓄的錢沒有那麼多。
其次,疫情期間也不見得是完全沒有消費。因為仍然有外賣,人們仍會在適當時間去購買生活必需品、糧食之類的。
另外,網上消費在疫情期間已經是大行其道。過去的一年半已經發展起來很大規模的網購。無論是外賣或者是餐廳消費很多都是網購,很多百貨公司和很多商家也推廣了網購。現在已經發展到互聯網診症、網上約車,Airbnb等的就更多了。現在在某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雲消費、雲逛街。所以疫情之後網上消費的方式相信也會繼續延續下去,也不見得大家都會去實體消費。
加上加拿大的經濟形態,尤其是主流社會,有很多人是先用未來錢的,他們的儲蓄未必有來自亞洲的人那麼多。而消費始終都是要付出金錢的。
所以何良懋相信所謂報復性消費,未必會如想像中那麼瘋狂和不理性。◇
責任編輯: 陳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