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曉慧報導)香港政府7月18日發表2021年選舉委員會(選委會)界別分組臨時投票人登記冊及取消登記名單,共有7,891名投票人,選民數量是改制前的3%。翻查往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的登記選民人數,2020年的登記選民人數逾25萬7千,改制後大跌九成七。
選舉事務處7月18日至22日,容許傳媒及政黨查閱選民登記冊,正式選民冊將在8月5日發表。選委會選舉將在9月19日舉行,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19日投票,特首選舉則暫定明年3月27日進行。
專業界別跌幅最大
多個專業界別由團體票取代個人票,選民數量跌幅最大。以往選民數量最多的教育界,由去年的近8萬人大減至1千餘人。與此同時,有6千餘選民的高等教育界被取消,合併到教育界當中。往年醫學界、衛生服務界兩個界別共有5萬餘人,今年兩個界別合併後的醫學及衛生服務界只有80人。法律界也由以往的7千多人跌至30人。
過往的資訊科技界被改成科技創新界,選民登記人數由1萬3千人大減至54人,全部都是團體票。根據政府發布的有資格登記選民團體名單,包括25個國家級科研平台、11個公營機構及18個學術組織及專業團體。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嚴格上資訊科技界已經不存在啦。」
黃浩華對本報表示,據非正式統計,資訊科技界從業人員有幾萬至十萬。在改制之前,從業人員只要參與認可的學會,就有資格投個人票。但是如今個人票被取消,甚至連數百公司票也被取消,只剩下54個團體。即使一個學會有上萬名會員,也只能投一票。
黃浩華質疑:「今時今日這樣的制度下,到底有多少業界人士的意見可以進入制度裡面?學會投票是否等於整合了學會裡面會員的意向呢?」
當被問及是否有意再參選選委,黃浩華指,他尚未最後決定,但參選可能性越來越低。他認為,如今制度內的空間越來越小。
商界選民大跌 周小龍:選舉被閹割
工商、金融界的選民數量也大幅下降,其中批發及零售界由去年6千餘人下跌至63人。Chickeeduck老闆周小龍去年以公司名義登記成為批發及零售界選民,但是今年改制後,要求加入相關團體滿3年後才能成為選民,他頓失選民資格。他接受本報訪問時批評有關規定並不合理。
他也提及,117席區議會選委被取消,商界投票權也受到很大限制,形容當局所謂「優化」選舉實為「閹割」選舉,要完全控制選委會如何誕生。
比起往年的特首選委會,改制後的選委會權力更大。立法會參選人須獲得選委會每個界別至少2名選委的提名方可入閘。
在2020年立法會選舉被延期前,周小龍參選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順利入閘。他表示,本來在改選制後也曾打算參選,即使無法取得足夠提名票入閘,也想以此證明選舉制度的不合理。然而看到選民登記結果後,他表示參選的機會不大,「我現在的想法是,已經不用報名參選來證明,根本廣大市民都知道這個選舉是閹割的」。
他續說,在如今的選舉制度下,有質素的人很可能不出來參選。
「基層社團」鮮為人知
改制後新增的「基層社團」界別,有404個團體登記成為選民,其中多為親共的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或九龍、新界社團聯會成員,部分團體以相同地址登記。
「基層團體」選民中包括一批鮮為人知的團體,如「開心一族」、「閃亮家族」、「現代媽咪會」等。據選民登記冊資料,「開心一族」的登記地址與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一樣。據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向傳媒表示,「開心一族」是新社聯屬會,主要舉辦康樂活動。
黃浩華說:「香港人知不知道這些是什麼組織都成問題,老實講我就不是很清楚。」
至於改制後保留個人票的界別包括鄉議局,新增的個人票界別是港九新界的分區委員會,主要由親共派擔任,以及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代表。
親共派不諱言,改制目的是為了便於當局控制選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向媒體表示,選舉改制的目標就是實現所謂「愛國者治港」,而非講求「西方民主」。如果保留過去的選舉制度,反對派或有能力推舉自己的特首候選人,或會出現建制派候選人爭取反對派支持的情況。
鍾劍華:「優化」選舉是中共式欺騙修辭
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前高等教育界選委鍾劍華向本報表示,北京當局不僅讓選民基礎大幅度減小,而且傾向性太明顯,大多是親北京、親建制組織,「不單對參選人DQ、資格審查,連誰是選民都要限制」。
鍾劍華指,選舉的目的是透過公平、開放、多人參與的普及選舉方式,選出有代表性的人掌握公權力。至於當局將限制參選者及選民稱作「優化」、「完善」選舉,他指這只是「中共式欺騙人的修辭」。他更直言:「如果問我,我覺得根本不能當這是選舉,是一場十分虛假的遊戲。」
鍾劍華也表示,選舉制度嚴重倒退,甚至不及70年代的市政局選舉。《基本法》提到循序漸進達至普選行政長官,而現在當局所做的完全背道而馳。他說:「我們這一代人80年代已經爭取民主,你說是不是很大失望?」
鍾劍華希望市民不要被謊言欺騙,一方面自己活在真實,一方面也有責任講出事實真相,讓大家知道。◇
責任編輯: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