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6月29日訊】(紀青編譯報導)隨著紐約市初選落幕,市長白思豪的兩任八年任期也接近尾聲。就在初選前夕,白思豪特地接受了對他較為友善的政治雜誌《政客》(Politico)對他進行的專訪,和資深記者克雷默(RUBY CRAMER)漫步布碌崙展望公園,邊走邊聊,共度了一個下午。這篇報導用了一個委婉的標題:《白思豪有一些遺憾》。但是,白思豪八年市長任內的遺憾真的只有「一些」嗎?
根據6月11日所發布的NY1/Ipsos民調,白思豪的不支持率47%,支持率只有37% ,而今年4月時支持率還有45% ,去年10月支持率更有49% 。因此參加市長初選的兩名前市府官員賈西亞(Kathryn Garcia)和威利(Maya Wiley) 在競選活動中都刻意與白思豪保持距離。前衛生局長賈西亞甚至在NY1主辦的辯論會上表示:「我五年前就辭職了。我用腳投票。」
在6月2日另一場辯論會上,現場八名候選人被問到是否想要白思豪背書,只有華裔的楊安澤舉手。白思豪則在第二天的市府新聞簡報會上反擊:「這只能證明他們現在是政客。」
白思豪2013年11月擊敗來自共和黨的羅特(Joe Lhota),當選紐約市長,成為近20年來首位民主黨籍市長。其實那年6月他在民主黨初選中獲勝,就等於保證了他能夠當八年的市長。在那次初選,他獲得了 40% 的選票,勝選的主因與其說是人們喜歡他,不如說是人們喜歡他兒子但丁(Dante)。白思豪娶了非裔太太,生了一男一女,反映了紐約的多元價值觀。所以他的競選廣告以他兒子但丁主打,一個留著爆炸頭的非裔男孩出現在電視螢屏前,贏得了很多少數族裔的好感。
白思豪2013年競選提出的政見包括:改革警察攔截搜身制度、增課前1%富人稅、免費學前班(Pre-K)、增加特許學校、凍漲房租、增建20萬戶平價住宅等。這些競選支票有的兌現了,有的部分兌現,但是重中之重的富人稅,反而不了了之。
白思豪那次競選的口號是「雙城記」,抨擊紐約市在前任市長治下,貧富差距急遽擴大,已經分裂成兩個城市,因此他要課徵富人稅,實現公平正義。「雙城記」的口號引起民眾強烈的共鳴,同時白思豪的兒子但丁也在電視廣告中保證,他爸爸一定會向富人課稅。結果白思豪上臺後,因為州長庫默反對,富人稅連提案都沒提。八年後,紐約市的貧富差距不但沒有減小,反而擴大了。和紐約市一河之隔的新澤西州,現任州長墨菲在四年前競選時也提出課徵百萬富翁稅,上任之後也面臨反對聲浪,但是在墨菲堅持之下,最終獲得州議會通過,即將開徵。
白思豪雖然沒有加稅,但是也沒量入為出。如楊安澤在競選中就批評:「我們城市的預算從10年前的600億元,增加到現在的900億元,有誰會覺得市府提供的服務也比以前好50%?」楊安澤還說,估計到2023年,紐約市將出現50億的赤字。
在這八年中,這座城市明顯衰敗,無家可歸遊民和街頭到處垃圾數十年首次成為紐約市的特色景觀,犯罪率上升。白思豪娶了非裔太太,再加上擁抱進步價值,任內遇到警察和非裔的衝突,多半站在非裔這邊。去年發生非裔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被警察壓頸身亡意外,引發了「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議活動,白思豪順勢限縮警察執法權限,還削減警察經費,引發警察強烈不滿。
對於紐約市所發生的「黑命貴」騷亂、暴亂和示威活動,白思豪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加上他本來就支持輕罪不起訴或無保釋放的作法,紐約犯罪激增也就不奇怪了。據市警察局這個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紐約市今年5月犯罪率同比大幅上升。值得關注的是,該市前5個月發生的仇恨犯罪案較去年同期增加了98%,其中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同比激增335%。
除了治安之外,白思豪不少政策不是引起華人反彈,就是遭到社區強烈抗議。市府決定關閉雷克島監獄,要將現有華埠拘留所改建為450英尺高大樓來容納上千囚犯,讓華埠居民認為不但有礙社區觀瞻,也有安全疑慮。市府因此被社區告上法庭,新建監獄案被法官下令暫停。
還有,華人重視下一代教育,多希望小孩從小能上天才班(G&T programs),然後考上特殊高中,再上一流大學,這樣將來出社會才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天才班和特殊高中華人學生所占比率非常高。白思豪為了討好支持他的非裔和西語裔選民,不但考慮取消天才班,也考慮取消特殊高中入學的SHSAT考試,以多元入學為名,希望增加其他族裔所占比率。但這種齊頭式平等,讓華人覺得受到傷害。
鼓勵民眾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在市區普遍畫設公車和自行車專用道原本是好的政策。只是市府往往事先沒有有效溝通、傾聽民意,就強行推動,不但影響民眾開車上路,也妨礙商家生意。如市府在有第二華埠之稱的法拉盛緬街和凱辛納大道畫設公車專用道之後,禁止私人汽車通行,讓已經受到疫情重創的華人商家,因為顧客沒法開車前來,生意不增反減。
最近市府又打算在第三華埠,也就是布碌崙八大道地區,將第七和第八大道改成單行道,來解決交通問題,再度引發當地民眾的不滿和抗議。◇
責任編輯: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