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七國集團增加債務不計後果

人氣 469

【大紀元2021年06月16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Daniel Lacalle撰文/原泉編譯)從歷史上看,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的會議,對於達成促進經濟繁榮和增長的協議至關重要,但這一次並非如此。

七國集團(G7)會議達成的協議,很少涉及具體的經濟決策,除了最具破壞性的一個:全球最低企業稅。為什麼不就全球最高公共支出達成協議呢?

在企業達到淨贏利之前政府就徵收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卻不去解決所有其它稅收的問題,這是危險的。政府補貼不同、一些國家有不同的或根本沒有增值稅(VAT)稅率、而且多如牛毛的間接稅收又完全不同,為什麼要徵收一個全球最低企業稅呢?

G7表示,承諾「在徵稅權利分配上達成一個公平的解決方案,授予市場國家向規模最大、利潤最豐厚(利潤率超過10%)的跨國企業收稅至少20%的權力。」

整句話毫無意義,打開了雙重徵稅的大門,懲罰了最有競爭力和最賺錢的公司,而對那些被大多數政府稱為「戰略行業」的落伍的、虧損或利潤微薄的企業集團卻沒有任何影響。

全球最低企業稅也是一種保護主義和榨取性措施。富裕國家對此不會受什麼負面影響,因為它們的政府已經被大型跨國企業所包圍,這些企業不會遭受大規模的稅收打擊,因為淨收入之前的補貼和稅收優惠,豐厚而慷慨。

根據普華永道的「2020年世界納稅報告」,北美的利潤稅達到18.6%,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包括勞工和其它稅收在內的稅收貢獻總額達到收入的40%。歐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利潤稅可能略低於北美,但總稅收仍高於收入的39%。

一些政客將科技巨頭稱為不納稅、使用實際稅率的企業,將虧損企業與盈利企業放在一起,從而達到人為壓低的實際稅率。根據這項新協議,科技巨頭將不會支付更多的稅,因為他們的計稅基數不會改變,他們的損益帳戶將保持不變,更重要的是,導致他們明顯少納稅的大額投資的扣除額也不會改變。

全球最低稅率不會傷害G7成員國或科技巨頭,但將打擊那些需要吸引資本和投資、無法承受全球領先國家稅率的富有活力的小國。失去資本和投資將削弱他們的經濟,而提高最低企業稅的所謂的「稅收收益」也將消失。

不僅有活力的小國會受到這一政策的影響,而且有活力的小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它們在未來產生利潤時,用於投資和增長的外匯儲備將會減少,從而使它們變得更脆弱。因此,這是一種保護主義和榨取性措施,使已經富裕的國家和大型跨國企業受益,但不成比例地損害了小國、新興國家和企業。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已經發出警告,企業稅對經濟增長的危害最大。來自經合組織研究的證據顯示,「企業稅通過資本的用戶成本對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經合組織的研究還警告說,企業稅率對那些「正在追趕生產力表現最佳企業的企業」有負面影響,並得出結論說,「降低法定企業稅率可能會導致具有活力和盈利能力的企業,也就是對GDP增長貢獻最大的企業,得到特別大的生產力增長。」

提高企業稅不會減輕債務負擔。大多數G7和G20國家的預算和財政狀況的現實表明,即使在增長期和增稅期之後,赤字也會繼續升高,因為政府支出的增長高於所有收入的增長。

提高企業稅不會改善增長、就業或生產力,正如上述例子以及最近的歷史,特別是歐盟的歷史所顯示的那樣,它也不會產生實質性的稅收改善,而在任何情況下,這甚至不會對現有債務有任何幫助。

G7的承諾中令人不安的部分是,一方面他們一致同意增加生產效率高的行業的稅收,另一方面他們又一致同意在經濟復甦期間繼續支出,以「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如果他們對高生產率行業徵稅並補貼低生產率行業,他們將如何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G7似乎沒有解決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失衡、政府支出的過度負擔,或大型福利項目缺乏成效的問題。

一個極其危險的想法正在成為主流:所有的公共支出都是好的,當刺激計劃不奏效時,所要做的就是增加支出。我們聽到的是:(1)這還不夠;(2)這次會有所不同;(3)重複。

G7總結說:「一旦經濟穩定復甦,我們需要確保公共財政的長期可持續性,使我們能夠應對未來的危機,應對更長期的結構性挑戰,包括造福子孫後代。」

話說得不錯。但問題是什麼?那就是它永遠不會發生。正如我們在過去的增長期所看到的,當經濟增長時,政府會增加支出,而當經濟衰退時,則會增加更多支出。實現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的途徑,不可能來自不斷增加對高生產率行業的直接和間接稅,以及不斷增加強制性支出。

令人遺憾的是,G7的承諾似乎是在不遠的將來引發一場非常嚴重危機的處方。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丹尼爾·拉卡勒(Daniel Lacalle)博士是對沖基金Tressis的首席經濟學家,著有《自由或平等》(Freedom or Equality)、《逃離央行陷阱》(Escape from the Central Bank Trap)和《金融市場的生活》(Lif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等著作。

本文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G7峰會公報劍指中共 北京亂陣腳罵街回應
G7北約公報接連點名中共 專家談世界新格局
【時事縱橫】習政令失靈?中共大動作挑釁G7
【橫河觀點】從G7到北約 歐洲對中共戰略漸成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