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世界工廠」招工難 還能撐多久?

162da6f4-5a46-434a-b7f1-69b06cd520c0
人氣 4553

【大紀元2021年05月15日訊】每年一過完年,大陸就會上演一波招工熱潮,不過這些年,製造業「招工難」、「用工荒」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了,很多老闆都在感嘆,以前是老闆挑工人,現在是工人挑老闆,月薪8,000也招不到人。

根據統計數據,中國製造業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時是32.5%,到了2019年時,已經下降到27.2%左右,而且和其它的工業化國家相比,這個下降速度過快過早。日本大和證券也曾經作出預測,中國最遲將在2022年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

那麼,中國的製造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長此下去,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還能持久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

中國製造業「未富先老」 GDP占比加速下滑

我們先看看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占比情況,從1990年到2010年,20年裡,中國製造業占全球的比重從2.7%飆升到19.8%。從2010年起,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就超過了美國,成為第一製造業大國,而且保持到現在。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只能說是「製造大國」,還稱不上「製造強國」。

為什麼呢?

去年年底,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等機構聯合發布了一個《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從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來看,中國是在製造強國的第三梯隊,落後於第一梯隊的美國,和第二梯隊的德國和日本。

而且,研究還發現,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還停留在「規模發展」,而發達國家大多是以品質效益、結構優化、持續發展作為優勢競爭力。

比如,像是美國、德國等工業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增加值率」平均在30%以上,而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率」始終在20%左右徘徊。另外,在2019年,中國「製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雖然同比增長6.8%,但是,只相當於美國同期水準的五分之一(20.46%),相當於日本和德國的三分之一(32.8%,33.2%)。

也就是說,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橫向比較中,沒有優勢,而且我們剛才也提到了,中國自己內部,製造業的比重也在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且比其它國家發生得更早更快。中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美國在27年裡下降了8.1個百分點,日本23年下降了2.8個百分點,而中國只用了13年就下降了5.3個百分點,下降速度明顯過快。

而且,美國、德國、日本這些國家,它們都是在人均GDP分別達到1.7萬、1.9萬和2萬美元的高收入水準時,製造業比重才開始下降,而中國呢?在2006年,中國人均GDP是3,069美元時,製造業比重就開始出現下降,也就是「未富先老」。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國製造業「未富先老」呢?

製造業勞動力減少 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增長很快,而且一直持續到2011年。到了九十年代以後,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已經是工廠車間的主力軍,那時候,製造業不愁找不到成本低廉的勞動力,也因此形成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這也是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人口紅利。

但是,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這種優勢現在已經沒有了。

從2012年到2019年,中國16歲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數量和比重上都已經連續8年出現下滑。我們知道,中共政府前兩天剛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總數是8.8億人,這個數值比2010年減少了4,00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8個百分點。

另外的數據則顯示,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從2008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減少2.84%。2020年的農民工總量,比2019年又減少了517萬人。也就是說,支撐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勞動人口正在越來越少。

不僅如此,農民工也有老齡化的趨勢。從2008年到2019年,21到30歲年齡段的農民工數量,減少了1,200萬;而50歲以上農民工的比重,則從11.4%上升到24.6%。

有在勞務中介機構工作的朋友介紹說,以前主要是季節性缺工,年輕人其實用不完,像是機械廠、模具廠、電子廠、紡織廠等等,都是年輕的小夥和姑娘們,但現在,年輕人少了,工人們老了。

很多學者都預測過,中國的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也有分析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劉易斯拐點」,也就是勞動力已經從過剩變為短缺,未來的經濟增長要依靠改革和創新來驅動。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就沒了,從今年到2025年間,中國勞動力預計每年都會減少1,000萬,將面臨著供給和需求雙雙萎縮的局面。

年輕人不願進工廠 製造業人才短缺

此外,中國製造業「用工荒」的另一大原因,是新一代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工作。

這一代年輕人,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擇業觀念也在轉變,對這些人來說,製造業的吸引力正在減弱,即使農村出來的孩子,也不願再像父母一輩那樣,從事高強度加班、低福利保障、工作環境簡陋以及流水線、螺絲釘式的普通製造工作。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和製造業相比,一些靈活自由的工作對他們的吸引力要更強一些,像是外賣、快遞、網約車這些服務行業。在2019年,中國快遞業人員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也突破了700萬人。也有數據顯示,在2020年疫情期間,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新增外賣騎手58萬人,而其中有40%都是從製造業轉行的。

當然,收入較高也是吸引年輕人加入這些行業的一大原因。《2020年送餐員就業報告》顯示,去年大陸外賣騎手平均薪資是8,750元,已經超過了行政、文員這些白領崗位。而2019年時,大陸規模以上企業,就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及以上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的工資水準顯示,像是製造業內從事生產製造等工作的人員平均工資,每月不到5,000元。在2020年,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只有4,096元。

而造成這種工資差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外賣平台不需要像工廠主一樣承擔僱主責任、繳納社保等費用,所以這部分費用就被轉化在相對較高的薪酬水準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製造業的低利潤所決定的,中共工信部認為,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2.59%。

在各種因素疊加下,製造業招工難也就成為了一個突出現象。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線藍領用工荒情況調研報告》也顯示,近期,有三分之二的企業遭遇了用工荒,另有13%的企業表示常年存在用工短缺的問題。而遭遇用工荒的企業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輕人不願從事一線藍領工作,占到90%;其它原因也包括,工作條件或工作環境較差,以及企業提供的薪酬福利缺乏競爭力等等。

另一方面,隨著製造業工廠的智慧化、自動化設備日益完善,企業對知識型、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缺乏一線熟練工人和高級技工。但是,中國的學歷教育沒有辦法解決工廠的燃眉之急。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畢業生都想當白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學教育和現實需要脫節,實用型崗位人才奇缺,不實用的專業人才又扎堆。

而中共統計局給出的一組數字,也顯示了中國的就業難,今年3月,中國16至24歲年輕人的調查失業率是13.6%,比上年同期上升,這說明用工荒和就業難在中國同時存在。

外資大批撤離 對製造業衝擊更大

不過,對於中國製造業來說,在沒人幹活之外,更加致命的還是外資撤離。有財經人士在前幾天發文說,來自台灣、韓國和日本等投資大國的製造商,正在大批離開中國。

就在兩天前,網民還發布出一個影片,畫面是在廣州的一個招工街道上,到處是找工作的人,可是招聘的人很少。這個影片還介紹說,今年的招聘淡季提前一個月來臨,這也讓人聯想到,是不是貿易戰和外資撤離造成的?

在去年疫情爆發後,很多國家都意識到,供應鏈完全依靠中國可能會威脅到國家安全,結果就是,從去年開始,日本、美國都提出要資助本國企業把生產線移出中國,而去年,已經有1,700多家日本投資公司和製造商從中國撤資。

而給蘋果和特斯拉供貨的台達電子,也在3月份表示,他們計劃減少90%的中國勞動力,即使沒有中美衝突,中國也不再是一個製造的好地方,主要原因是工資上漲和員工離職率高。

而韓國三星,在2019年關閉了廣東惠州的手機工廠之後,當地經濟也連帶受到打擊,至少60%的本地企業,包括規模較小的輔助工廠、商店和飯店也都被迫關閉,一家依靠三星大筆訂單的東莞工廠也損失嚴重,因為無單可做,成千上萬的工人和管理階層被迫休假或減少工作時間。

雖然中共多年來一直強調要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但是製造業比例下降、勞動力不足、技術人才短缺,以及外資撤離等因素,都讓中共的這個目標充滿不確定性。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蔚然
撰文:李松筠、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大中
財商天下://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待不住了 外資巨頭紛紛撤離中國
【財商天下】日本味精絕活 稱霸全球晶片
【財商天下】受習近平關照?寧德時代發跡内幕
【財商天下】惹翻習近平 上海出事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