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敏楠編譯報導)常向同事感慨去餐館點餐時生詞太多,有時直到送餐過來時才知道自己到底點了什麼。那咖啡呢?是否已覺得遊刃有餘,常見的有摩卡(Mocha)、卡布奇諾(Cappuccino)、拿鐵(Latte)和馥芮白(Flatwhite)⋯⋯不一而足,其實世界之大,咖啡的做法也千變萬化,還有哪些特色咖啡沒有品嚐過呢?
土耳其咖啡(Türk kahvesi)
長柄銅製的咖啡壺(Cezve)在灶火上煮著,咖啡粉在小壺內翻滾,那勺糖早已沒了蹤影,滿屋子飄香⋯⋯心情如此期待。這就是與眾不同的土耳其咖啡,煮到咖啡起泡後,即可開始抬手倒杯。咖啡粉難免倒入杯中,沒事,地道的是這樣。
土耳其咖啡起源於奧斯曼帝國時期,可謂歷史悠久,在中東和曾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過的東南歐諸國都流行。這樣煮出的咖啡味道濃鬱,糖是在煮時加,也有加豆蔻(Cardamom)調味的。人們常搭配小甜點一起吃,如土耳其軟糖(Turkish Delights),苦甜交錯,別有風味。
無獨有偶,杯中剩下的咖啡渣還被當地人用來占卜算命。看起來很簡單,把咖啡杯倒轉放置於茶碟上,等到杯子冷卻後,再看渣子形成的圖案來分析。這世界上能用來算命的咖啡恐怕只有土耳其咖啡了。
「土耳其咖啡文化與傳統」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其獨特性可見一斑。
瑞典乳酪咖啡(Kaffeost)
在熱騰騰的黑咖啡中泡入小塊的Kaffeost,就是瑞典的乳酪咖啡。Kaffeost的字面意思是咖啡乳酪,味道中性,口感順滑,熔點較高,烘烤後表面有焦黃的痕跡。乳酪塊在熱咖啡中變軟融化,喝完咖啡後,用小勺慢慢享用杯底的乳酪。乳酪咖啡的味道有點像提拉米蘇(Tiramisu),帶咖啡味的一款義大利甜點。
Kaffeost是薩米人(Sami)的傳統食品。薩米人是薩普米(Sápmi)的土著人,該地區橫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北部和俄羅斯,與瑞典拉普蘭(Lapland)的大部分地區重疊。漫長的冬季和寒冷的氣候需要人體有更多的熱量來應對,乳酪咖啡應運而生。
墨西哥咖啡(Café de Olla)
這是款加香料的咖啡,肉桂(Cinnamon)必不可少,正宗作法還要用墨西哥的粗糖條Piloncillo,還可根據個人口味,放入橘皮(Orange peel)、茴香(Fennel)和丁香(Clove)等調味。Piloncillo是用甘蔗汁熬製成的,無任何添加劑。
傳統做法是把磨碎的咖啡、肉桂和piloncillo放在當地產的土陶壺中煮,據說土陶壺能給咖啡增添一種特殊的味道。做好的咖啡再倒入類似的陶杯中,熱騰騰的咖啡,飄著肉桂和Piloncillo的香味,似乎更像道香濃的甜點。
越南雞蛋咖啡(Cà Phê Trứng)
越式雞蛋咖啡的口味也像甜點,據聞這款咖啡是法越戰爭時期的調酒師 Nguyen Van Giang 發明的,當時牛奶奇缺,於是他突發奇想用雞蛋代替了牛奶。如今雞蛋咖啡已成為河內(Hanoi)的招牌飲品。
必備的材料是蛋黃和煉乳,看個人喜好可以再加入砂糖和香草(Vanilla),用打蛋器打發成蛋奶泡後,慢慢倒入咖啡中,注意要事先留下約五分之一的咖啡,最後再倒在蛋奶泡上。
雞蛋咖啡的鼻祖店是河內的Café Giang,由創始人的後人在經營,店內的咖啡都會放在小淺盆的熱水內來保持咖啡的溫度。
挪威雞蛋咖啡(Norwegian Egg Coffee)
東西文化常有對應,你看北歐也有雞蛋咖啡,但作法不同。在打磨的咖啡粉中打入一顆雞蛋和一點水,攪拌均勻後倒入沸水中煮上幾分鐘後,用濾網過濾掉咖啡渣就可以了。
雞蛋有助咖啡渣絮凝,淡化咖啡的苦味,過濾出的咖啡更清澈、口感順滑,值得一試。
維也納咖啡(Wiener Melange 和 Einspänner)
和土耳其咖啡一樣,維也納的咖啡文化也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維也納的咖啡種類不少,米朗琪(Melange)和艾斯班拿(Einspänner)尤其值得介紹。
米朗琪咖啡是小份的濃咖啡(Espresso)加上溫牛奶與奶泡,口感清新淡雅。艾斯班拿咖啡是在咖啡上添加厚厚的奶油,它還有別名「馬車伕咖啡」。據說,艾斯班拿咖啡是奧匈帝國時期馬車車伕最常喝的咖啡,厚厚的奶油層有保溫的作用,適合冬天在外駕車的車伕們喝。
世界上的特色咖啡遠不止這些,各地的特色產品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咖啡做法和味道。小小咖啡杯,也能輝映出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呢!
‧掌握這些技巧 在家也能品嚐職人手沖咖啡
‧在家也能喝到好咖啡的7種沖泡方法
‧不用咖啡機 在家也能沖泡好喝的拿鐵咖啡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