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中國經濟何時超美?專家語出驚人

人氣 2274

【大紀元2021年03月09日訊】去時,中共自1994年以來首次放棄了設定GDP增長目標。之前不少專家預計,今年也有可能不設目標,但是有點出乎意外的是,3月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目標是「6%以上」,也就是說,6%是底線。

有意思的是,同一天,美國之音報導了人口學家易富賢的一個語出驚人的預測:「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這看上去就好像是給中南海的雄心當頭澆了一桶冷水。那麼,易富賢為什麼敢做這樣的預測呢?

在經濟增長模型中,有三個因素會影響總產出,那就是勞動力、生產效率和資本。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就圍繞其中的勞動力和生產效率來和大家聊一聊中共的經濟現況。

易富賢:老齡化是中國經濟的「灰犀牛」

我們先說說這個易富賢是誰,易富賢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資深科學家,他根據人口增長趨勢做出的預測,在中國全國和局部都屢試不爽。2007年的時候,易富賢曾經出版過《大國空巢》一書,指出了中國計劃生育所造成的人口危機。

其實,早在2016年時,易富賢到中國參加博鰲論壇,就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提到過「中國經濟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當時中國舉國上下,其實現在也是,都在高喊「厲害了,我的國」,可想而知,易富賢的這番話被認為是唱衰中國,易富賢自然也就被中共消音了。

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中國的勞動力和經濟之間的關係。

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人口問題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有人口才會有生產、消費、創新等等一系列的經濟生產活動。易富賢認為,80年代時,中國能夠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依靠人口紅利。1979年時,中國開始改革開放,1980年時,中國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多少呢?只有22歲,而當時美國是30歲。

這裡的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指把人口按年齡由小到大排序,位於中間的年齡就是年齡中位數。年齡中位數以上和以下的人口數量相等,比如一個國家人口年齡中位數是35歲,那我們就知道這個國家超過35歲的人口有一半,年齡中位數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中位數越高,人口老齡化越嚴重。

所以在80年代,中國相當於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人」,而那時候的「美國」正要開始步入中年,所以兩國的經濟差距的縮小是必然的。

但是,在2014年左右,中國的勞動力已經開始下降,2018年時,中國的中位年齡已經超過了美國,現在中國是42歲,而美國是38歲。

易富賢預測,如果中國的生育率穩定在1.2的水平上,也就是每位育齡婦女一生平均生育1.2個孩子,到2035年時,中國的中位年齡是49歲,而美國是42歲;2050年時,中國將達到56歲以上,美國是44歲。那時候,中國相當於接近退休的年齡,而美國正值中年。一個接近退休的人和一個正值中年的人相比,顯然不論是體力上還是創造力上,都不占優勢。

更何況,中國的生育率有很大的可能性根本不能穩定在1.2的水平上。近年來,中國新生人口不斷下降,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出生人口減少了58萬,而2018年的出生人口又比2017年少了200萬,而且中國給出的這個新生數據還受到外界的廣泛質疑,有人說,之前大陸媒體曾有報導說,1到11月份一共才出生1,000萬多點兒,怎麼到了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突然就爆發了,出生了快400萬?

易富賢也曾經在推文中說,2019年的實際生育率應該只有1.0左右,就是出生1,000萬或略低,不可能有中共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1.47,就是1,465萬的出生人口。並表示,中國人口已經負增長,2019年實際總人口應該只有12.79億。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已經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種種問題,不僅勞動力、創造力下降,而且消費力也會下降,這會使得中共想希望通過增加國內消費而拉動內循環的算盤落空。另一方面,人口老化會對養老金、醫療等帶來很大壓力。對中國來說,老齡化是一頭「灰犀牛」,因為人口老化,中國的大方向是:經濟下降和製造業衰落。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影響產出的另一個因素——生產效率,這往往從一國的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中體現出來。

李克強:科技發展大而不強

2020年,李克強主持了中共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李克強在會議上說,要清醒看到,中國科技發展存在大而不強、基礎研究及原始創新薄弱、一些關鍵技術亟需突破等問題。

中國的科技研發是個什麼現狀呢?科技創新嚴重缺乏根基。很多科技人員已經習慣於彎道超車,沒有耐心鑽研基礎研究,大多數技術全靠模仿、偷竊,但實際掌握的先進科技仍然有限。

而且,我們也看到,現在中國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因為競爭力、創新力都不足,似乎也無心主業了,都紛紛表示要轉行「養豬」。今年初,華為宣布要進軍養豬產業,曾經讓大眾吃了一驚,外界認為華為養豬是其「自救」的方式之一,因為華為之前受到美國制裁而芯片告急,智能手機業務受阻。

而其實早在2009年時,網易丁磊就高調宣布辦養豬廠,還給所養的豬們賦予了一個相當文藝的名字——「未央豬」。

到了2018年時,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高調宣布將進行AI養豬,並宣布研發出一套判斷母豬懷孕的高科技「診斷算法」。隨後,京東也加入了「養豬」產業,在2018年11月成立了農業研究院,宣稱將利用人工智能推動養豬業升級,今年1月底,京東關聯公司——京東數科海益公司還剛剛公布了一個涉及養豬飼料投餵系統的新專利。

這些一個個積累了數十年高科技實力的公司,紛紛致力於科技養豬,也讓人感嘆,中共大而不強的科技,正是中共國力頹敗的縮影。雖然中共一直在宣傳智能製造、科技創新,但是現實是,中共引以為豪的科技巨頭都熱中於在「養豬」業上大展身手。

而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是中共不斷爆發的「芯片爛尾」工程,自2018年以來,江蘇、湖北、四川、陝西等地的6個百億級、乃至千億級的半導體發展計劃相繼停擺,造成巨大損失,有的項目幾乎還未上馬已經就爛尾。而讓人印象深刻是的,一水之隔的台灣,卻和中共形成了鮮明對比,本土大量高科技公司蓬勃發展,而台積電更成為世界芯片製造業的領軍人物。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發展,確實像李克強所說的「大而不強」,源於技術方面的推動力也非常的有限。

中共經濟長跑後勁不足

我們再回到中共兩會提出的GDP目標,中共設定了2021年GDP增長6%以上的目標,基於2020年較低的一個基數來講,也許6%不難實現,但是這只是一個「短期」的表現。長期來講,不論是從人口角度,還是從科技角度,中共的經濟都顯得後勁不足。中共如果為了實現短期的目標而增加槓桿,很有可能會為長期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隱憂。

據財新網報導,這次兩會上,中共表示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同時,中央預算內會安排投資6,100億元,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以及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

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高瑞東預計,2020年中間環節大約有1萬億左右的專項債結餘,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整體專項債高達4.65萬億,將強力推動基礎建設的反彈。

用基建拉動經濟增長,就如同又要回到「投資—信貸—債務」的惡性循環中。據國際金融協會數據(IIF),截至2020年第三季,中國債務已經累計至國內生產總值的335%,也就是GDP的3.35倍,這背後又預示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3月2日,中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新聞會上說,中國每年貸款增速保持12%左右。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經濟不斷下滑的同時,金融系統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從2017年到2020年,中國已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2020年全年,中共就已經處置了3.02萬億不良貸款。面對大量的不良貸款,銀行需要注入大量資本作為準備金以防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共雖然提出了新的GDP增長計劃,但這個6%以上,只能是一劑強心針,也許可以讓中共在短時間內提振短跑活力,但是人口老齡化這頭灰犀牛已經等在前方,無法逃過,此外,中共還要面對生產力不夠、消費力疲軟、創新力不足的現實,被中共誇大的經濟成長與國力遲早會回到它原本的面目。所以,中共經濟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永遠都是自已。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尉然
撰文:蔣天明、財商經濟研究所
財商天下: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觸及國際敏感議題 中海油被美摘牌
【財商天下】天下第一村華西村 神話背後的真相
【財商天下】抵制美國制裁 中共哪來的底氣?
【財商天下】外星經濟產物?比特幣身世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