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2月14日訊】(Raymond Beegle撰文/大紀元記者姬承羲編譯)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音樂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長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從他去世後留下的幾封書信中,人們卻能窺見他溫柔而善良的靈魂,沒有怨恨,沒有奸猾。
在18年的創作生涯中,他譜寫了大量交響樂、奏鳴曲、室內樂和無數的歌曲。他是音樂世界最純粹的使者,傳達了無盡的善與美。他的朋友們都叫他「Schwammerl」(德語「小蘑菇」),還說,舒伯特連睡覺都戴著眼鏡,好讓自己一醒來,就可以立即開始創作。
舒伯特(生於1797年,卒於1828年)與貝多芬是同一時期的音樂家,甚至連他們的住所都只相隔幾條街。舒伯特在世時,並沒有貝多芬那樣的盛名。但他卻有一群傑出的朋友,維也納著名的音樂家、詩人和畫家,都是他的好友。
在當時,這個由文人和藝術家組成的小圈子,似乎太過醉心於創作,完全沒有理會周遭的歷史動盪。被拿破崙軍隊攻陷的城池、隨後上台的維也納國會和專制的梅特涅政府,好像與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他們不是忙著作畫,就是寫詩、作曲。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那些所謂歷史事件,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拿破崙戰爭,維也納國會,或是克萊門斯·馮·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好像並不被人熟知。但是,只要提起舒伯特的《聖母瑪利亞》(Ave Maria),卻幾乎無人不曉!
對於舒伯特的人生,我們所知甚少。但是,他留下的七百多首詞曲,卻比任何一部傳記,都更生動地映照出了他的內心世界——那是一個偉大而謙卑的靈魂,滿是純潔、光明、美好,還有善良與對更高境界的嚮往。
他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哦,莫扎特!你在我們的靈魂中,留下了多少剪影,讓人得以窺見更加美好、純潔的世界!」
舒伯特的音樂主題
在舒伯特的歌曲作品《謊言》中,有四個突出的主題,它們分別是人的命運、人心的方式、美的力量,以及靈魂與上帝的聯繫。人們不難從這每一個主題中,窺見上帝的影子。
19至24歲期間,舒伯特一直在思考人的命運。這一點,從他的音樂創作中可見一斑。他喜愛歌德的詩《水上靈魂之歌》(Song of the Spirits Over the Waters),為之作曲、配器並且不斷修改。舒伯特相信,人世間的命運如風一般不可預知,而自己的靈魂源自天堂,也將回歸那裡。
「人的靈魂,就像水一樣,自天堂而來,也將回歸天堂。」歌德的詩中寫道,「人的宿命,真有如風一般!」
在青少年時期,舒伯特也曾描寫過愛情,那如火一般的熱情,能如何輕易地將人拋上雲霄或墜入谷底。
在歌德所寫的《浮士德》中,有一曲《格蕾琴在紡車上》。曲中,格蕾琴剛被年輕的浮士德拋棄,她唱道:「我的內心失去了安寧,再也找不回來了。我的心多麼思念他!如果能抱住他,盡情親吻他該有多好!」聽到這裡,人們常常浮想,舒伯特對詩人的詞句作何感想?年輕的他,內心又在思念著誰?
舒伯特的曲,常常是為了不知名詩人的詞而作。這些歌曲,大多都頌揚美(一種神祕而又無法言説的現象)。它們不僅詞曲優美,更熱情地歌頌自然之美,以及被人們稱為藝術的手工作品。比如,詩人在《致音樂》(To Music)中寫道:「我心愛的藝術呀,在如此黑暗的時代,是你溫暖了我的心,將我引向更美好的世界!」
對自然的思索,引出了(舒伯特)對於創世主的思考。《全能者》(The Almighty),是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稱其靈魂和思想的廣度與深度的絕佳寫照。在曲中,他表達了對創世主的思索、信仰與無限的尊崇:「偉大的主耶和華!天上地下無不讚頌祂的全能!你可以在雷聲中聽到祂,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中看到祂,也能在心跳中感受到祂!」
在歌曲《浩瀚無際》(The Infinite One)中,(舒伯特)直接提到了上帝:「無所不能的上帝,當我想起你時,內心感到多麼的振奮!當狂風拂掃過森林,當雷電在空中鳴響,那正是你讚美的上帝!」
詮釋舒伯特的聲樂家
舒伯特在其作品中展現的非凡的坦誠——也即他的「真」(Truthfulness)——要求演唱者也必須擁有這樣的品德。如果失去了真,那麼歌唱就是虛偽的:也許(演唱者)嗓音優美,照著樂譜歌詞一字不差,但卻像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蠟像一樣,毫無生氣。
美國偉大的小說家威拉‧凱瑟(Willa Cather)曾寫道:「藝術,是對真的提煉與昇華。蠢人會認為,做到真誠輕而易舉;唯有真正偉大的藝術家才明白,達到這樣的境界難上加難。」
如果缺乏親身感受,你就無法唱出對自然的讚美;如果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傷痛與劫難之後的喜悅,就無法唱出人心的微妙;如果從未追尋和熱愛過上帝,就無法唱出對祂的頌揚。
當今,最能詮釋舒伯特歌曲的人,是荷蘭男高音彼得‧吉斯伯特森(Peter Gijsbertsen)。我對於他的了解,是源自其最近錄製的獨唱——舒伯特的歌曲《夜與夢》(Nacht und Träume)。吉斯伯特森也向音樂界人士分享了自己對歌詞的理解和共鳴。
在吉斯伯特森的演唱中,透露出自然而坦誠的喜悅,讓人感到,他彷彿已經與這首歌曲相知相惜並融於一體。他的聲音無比優美,音色高貴而率真。他似乎唱著自己最喜愛的歌,每次的演唱,都彷彿是在初次領略歌曲的力量與美好。
吉斯伯特森與下述聲樂家並駕齊驅。他們每個人,都是真誠的詮釋者,使我們不禁要引用那位偉大的作曲家的話,但卻又要略微換個說法:「哦,舒伯特!你在我們的靈魂中,留下了多少剪影,讓人得以窺見更加美好、純潔的世界!」
樂天‧萊曼(Lotte Lehmann,1888–1976),《在傍晚時分》。
伊麗莎白‧瑞斯伯格(Elisabeth Rethberg,1894–1976),《搖籃曲》。
海因里希‧雷亨珀(Heinrich Rehkemper,1894–1949),《菩提樹》。
漢斯‧霍特(Hans Hotter,1909–2003),《致音樂》。
比爾吉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1918–2005),《浩瀚無際》。
克里斯塔‧路德維希(Christa Ludwig,1928–),《全能者》。
彼得‧吉斯伯特森(Peter Gijsbertsen,1983–),《水手之歌》、《春天的信仰》。
慕尼黑電台合唱團(Munich Radio Choir),《水上靈魂之歌》。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雷蒙德‧比格爾(Raymond Beegle)是一位鋼琴家,曾在美國、歐洲和南美的各大音樂廳參與交響樂的演奏。他曾為《歌劇季刊》(The Opera Quarterly)、《古典之聲》(Classical Voice)、《歌舞》雜誌(Fanfare)、《古典唱片收藏家》(Classic Record Collector英國)和《紐約觀察家》(The New York Observer)撰稿。
比格爾還曾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tony Brook)、西方音樂學院(The Music Academy of the West)和位於奧地利格拉茨的美國音樂學院(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Musical Studies in Graz, Austria)擔任教職。他也在曼哈頓音樂學院(The 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的室內樂系任教,已經長達28年。
責任編輯:韓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