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勤麗亞特蘭大綜合報導) 周期蟬屬(學名:Magicicada)是半翅目蟬科的一屬,主要分布於北美,其生命周期為13年或17年,也被稱為“17年蟬”或“13年蟬”。在美國北部各州發現的多為17年蟬,而在南部發現的多為13年蟬。雖然為什麼間隔時間是13年或17年,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一些地方每過17或13年就會突然出現的大量的蟬,成為一種奇景。
蟬的出土一般發生在黃昏及夜間。這個時候,幼蟲爬出地表,爬到樹上,開始「金蟬脫殼」的過程。蛻皮片刻過後,蟬的翅膀就會變硬,開始飛行。在重見天日的時間裡,蟬要幹些什麼?雄性此時需要用蟬鳴吸引雌性前來交配,雄蟬通過腹部底部的兩個剛性鼓狀膜的震動鳴叫伴侶,雄蟬集體的鳴叫聲可以達到100分貝。剛成年的蟬急於交配,因為它們的壽命只有3-4週。雌性沒有鼓膜,不能發聲。他們靜靜地等待著使物種永存的生育工作,即在短暫的時間裡產下儘可能多的卵。交配後,雌性將樹皮劈成活的樹幹、樹枝和小樹枝,挖洞並一次產下24至48個卵,隨後也迎來生命終結。雌蟬產下的卵在第二年才會孵出幼蟲,幼蟲孵化後即鑽入地下,一生絕大多數時間在地下度過,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存。在地下生活十三年或十七年後,蟬的幼蟲同時破土而出,在4-6週內羽化、交配、產卵、死亡,而卵孵化後再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
「17年蟬」上一次在喬州出現是在2004年,今年夏天是第17年蟬出土的年頭,喬州預計會有數十億之多的蟬同時出現。周期蟬的成蟲有紅色突出的眼睛,胸部和背部為黑色,翅膀透明,翅脈為橙色或黑色。一般2.4-3.3厘米長,比美國當地每年出現的蟬要小,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略大。其口器為針狀,可以刺穿樹皮吸食汁液。口器的尖利足以刺穿人的皮膚,會造成痛感,但無毒。也沒有證據顯示其會造成傳染病。他們對於成熟的植物損害不大,但會給樹木造成壓力,其整日整夜的鳴叫聲也會使一些人感到心煩,但好在它們除了數量多到讓人討厭之外,對人類並不構成威脅。它們一般不進屋,也不咬人。
責任編輯: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