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12月05日訊】近日,一則孔夫子舊書網某店家發布的歇業關店通知,在網絡上被廣泛流傳。
通知稱:「小店收到孔網通知,必須辦理營業執照和出版物經營許可證,限期2022年3月1日前上傳。目前已嘗試辦理兩證,無奈所售書籍均為國外二手舊書,無法提供貨源資質,所以預計在明年2月底面臨歇業關店。」
喜歡舊書的人都知道,孔夫子舊書網簡稱「孔網」,是一家以經營二手書為主的購物網站,成立於2002年。據維基百科介紹,孔夫子舊書網現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舊書交易網站,占據中國國內網上舊書交易90%以上的市場份額。平台上的很多商家都沒有經營資質,只是交易舊書、二手書、海外書籍的普通個人,涉及到的許多書籍也自然沒有國內的出版許可,屬於「非法有害出版物」。
2018年11月,已有豆瓣網友曾在孔夫子舊書網購買了理想國譯叢出版的《古拉格之戀》後,被派出所民警找到自己的單位,稱其所購圖書是禁書,要求上交。
此次孔網處理無資質店家的行為,無疑將嚴重打擊國內「禁書」的流傳。不少網友認為這是當局借「合規」之名進行的又一輪文化審查。有人戲稱:「沒打倒孔家店,卻打倒了孔夫子舊書網。」
以下是「中國數字時代」編輯收集的網友評論:
「這個時代的中國不見有新文藝,也不許民眾留有舊文藝記憶。沒打倒孔家店,卻打倒了孔夫子舊書網。」
「1984裡專門有一個部門負責銷毀舊報紙,以此修改集體記憶。」
「淘寶上中古CD店也是這樣消失的。」
「自從亞馬遜退出以後,淘外文書就基本靠孔夫子了,如果孔夫子的外文二手也被限制,就只能花費高昂的國際運費海淘了。」
「偷聽敵台罪『又回來了是麼?』」
「上孔網的不是買不起新書,要去買便宜的二手書。而是要買絕版書,即使售價比原價高也要買。這類小店沒有了,才是最可怕的。」
「看書,買點舊書罷了,書呆子買點舊書怎麼了,他們在怕什麼?」
「寒冬肅殺,草木無生……」
「昨天聽說現在出版書號越來越難拿,翻譯書越來越難出版,現在輪到二手書市場,所以我們的精神未來是荒漠嘛?」
「哪裡有人在燒書,哪裡最後就燒人。——海因裡希·海涅」
「看到有人在說本來就不符合出版規定,本來就該關了云云 – 我還是勸大家走在路上,別飄在空裡。按規定你也不能上外網,你看的美劇都不合規,你獲取信息的渠道理論上都是受管制的,那你遵守了嗎?你覺得都應該遵守嗎?對於信息和知識的獲取,我傾向於更認可免費的價值。」
「終有一天所有人都會被擦去痕跡,不復存在。」
「知道這個世界上什麼最可怕嗎?記憶。一個人的記憶,說出去,就會成為千千萬萬個人的記憶。」
「豆瓣上查書,孔網上買書,已經成了下意識的配套動作——網店新書流轉太快,兩三年前的書賣得不好,網店就會迅速下架——結果今天豆瓣也被罰,孔網又出這政策,一聲嘆息。孔網上有許許多多很棒的絕版書,有些書也許今天不可能出版,有些書則是太小眾沒市場出版。孔網都為它們提供了復活的空間。」
「看到有人說不就是一賣書的,不能提供貨源禁了就禁了,大不了還有電子版。但孔網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不可替代性的,真流通不了,絕對不是某魚或者什麼電子書庫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譬如有民國時期的出版社印了大量報刊,社會學研究,西南邊境上有上世紀英德法美人做的邊境民族學和地理學研究,50s以前各國勘測家做的地圖集,照片集,少數民族建築圖紙,極少數民族的語言研究,早期對少數民族文學的批評文論。有的出版社甚至在當時的緬甸和越南,網上不可能有公開電子資料,想要相關材料就只能盯著這些極其有限的資源,這樣又斷了一條路。什麼叫快刀躲不及有人現在不知道,也快了。」
「通過舊書我感受到了那些窗戶都是怎樣一扇一扇關閉的,現在我的眼睛也被合上了。」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斷的不是書,是思想。」
「直接倒退到大家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群,然後對暗號,進入再用加密語言了解供需,最後像接頭一樣狗狗祟祟一手交書一手付錢,現在是2021嘛?馬上都要2022了。」
「看過山洪或火山爆發逃命現場嗎?錯過那幾秒,就不必逃了,站著迎接泥沙俱下吧。」
「口頭上這個自信那個自信,行動上怕得草木皆兵寧可錯殺也不放過。唉。」
「我黨靠什麼起家?深諳宣傳之道。」
「一點一點的收緊,越來越令人窒息。」
「花店不開了,花繼續開。」
「文化產品與歷史資料的交換流轉渠道一旦被截斷,對文化與歷史傳承的影響是致命的。這是一種新型的毀禁之法。同樣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涉及許許多多人生計和積累的行業。」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