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中國人真有那麼幸福嗎?

人氣 595

【大紀元2021年12月12日訊】《中國的民主》白皮書說,「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共產黨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為人民謀幸福」,問題是中國人真有那麼幸福嗎?

最近幾天,中共官媒大量報道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其中7種罕見病用藥被納入醫保目錄。談判過程中,醫保局談判代表砍價砍得很「辛苦」,甚至到了「卑微」的地步,企業代表降價降得很「痛心」,雙方談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觀眾看得很揪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政府投入少,百姓看病貴

以2018年為例,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財政支出1.57萬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7.1%,僅占GDP的1.7%。分攤到14億人身上,人均1,121元。2020年世界衛生大會數據顯示,在公共衛生投入占GDP比例的世界排名中,號稱GDP世界第二的中國排名第154位。世界衛生組織稱,「政府衛生支出占GDP比重<5%時,貧困人群很難被全部覆蓋」。

就這麼點錢用在醫療上,還要分等級,黨政官員享有特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早在公費醫療時期,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絕大多數用於黨政幹部。2006年,前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發表演講,有記者獲得了殷大奎修改前的演講PPT,據此寫出了「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上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報道。

2012年,據南方人物週刊報道,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幹部病房其豪華程度令人咂舌。病房大廳有星級酒店氣派,豪華中央吊燈、鑲花地板、假山、和酒店前台一樣的醫護工作站;部級領導病房有200平米,有主病房、次臥、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衣櫥、餐桌、真皮沙發、實木家具、液晶彩電一應俱全。護士說是為了方便領導會客、親人探視。

退休後享受正廳級待遇的老幹部魏裕民住在633病房,他說,「談不上豪華,很實用。這並不過分,是為了養病的需要」, 這樣的環境有利於老幹部養病, 「如果病房比家裡條件還差,那還來醫院幹嘛!」

住院的老幹部們都不知道一天多少錢,只知道不用掏錢,醫生給開最好的藥。

不止吉林,江蘇、北京、河南、武漢、山東、深圳等地都有諸類豪華病房。武漢同濟醫院的高幹VIP病房,每晚費用1,000元;深圳人民醫院幹部保健病區豪華套房,每天3,880元。

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占據了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2012年醫療衛生支出7,198.79億元,僅此一項就占了6.9%。

當時的北大醫改課題組組長顧昕教授說,公務員及高幹特權保障的支出比任何一項醫療支出都高。

除此,還有更讓人驚心的「醫療方案」。2019年,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毛思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六十年代,中共高官就通過輸入年輕人的血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八十年代,則是通過「器官移植」更新器官延長壽命。2019年6月,英國「獨立人民法庭」終審判決中共「反人類」罪成立。法庭指控中共活摘器官已大規模地進行了很多年,其中法輪功學員是器官供應的最主要來源。

一方面是特權階層的特權享受,另一方面卻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每年政府對醫療衛生的財政投入有相當一部分是醫保補貼,2018年為5,483億元,占1/3多。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只有14.7%,2,297億元。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年年緊縮,2019年,全國公立三級醫院的財政撥款約占醫院收入的13.4%,連發工資都不夠。

公立醫院是政府出錢、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國營醫院,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屬於公益性質,解決老百姓的基本醫療。但是政府投入少,醫院只能自謀生路。以前靠「以藥養醫」,看一個小毛病,醫生能開出一大堆藥來,醫生的績效、獎金、提成和開藥多少掛鈎;現在不讓了,改成「檢查養醫」,還是同樣一個小毛病,要做各種各樣檢查,驗血、肝功、艾滋病、X光、CT等等,叫「醫事服務」。懸壺濟世的醫院讓中共變成了「有病無錢莫進來」的地方。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在《病有所醫當問誰》中寫道,自改革以來,醫療衛生體制變革的基本走向是商業化、市場化,中國的醫療衛生領域是世界上最市場化的。政府出錢少,就談不上把醫療衛生當「公益事業」來做。中國的醫療服務成了關起門來放手讓「非營利機構」賺錢的場所。同時具備看病貴和難的公立醫院,天下差不多只有中國了。言之鑿鑿。

這次醫保藥品談判納入的7種罕見病用藥之一——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70萬一針天價藥,在澳洲,2020年1月被納入藥品福利計劃,政府採購價是11萬澳元(人民幣約55萬元),但持醫保卡的打一針最多只需支付41澳元(人民幣約205元),如果持有優惠卡,則僅需6.6澳元(人民幣約33元);在日本,定價949萬多日元(人民幣約62.5萬元),門診打一針500日元(人民幣約33元),住院的打一針300日元(人民幣約20元),如果家庭收入低,實際支出會是0。

同樣的藥,在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失落的十年」國家之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相信不用我說,讀者都能看懂。

儘管目前醫保覆蓋率已達95%,但因為政府投入少和公立醫院的盈利模式,老百姓的自付額偏高,相對於收入來說,看病依然貴。一場大病就足以因病返貧了。

掙得少,被脫貧

2020年5月,李克強在人大會議期間說,中國有6億人月均收入也就1,000元,在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另據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結果,超過2.2億人的平均月收入不到500元。這些人估計是生不起病的。

2011年,世界銀行使用的絕對貧困線是人均日收入1.9美元。2018年,世界銀行在原有標準上補充了兩檔新標準,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貧困線為人均日收入3.2美元,中等偏高收入國家為5.5美元。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屬於中等偏高收入國家。

據2020年世界銀行官網數據,「約有3.73億中國人仍生活在每天生活費5.5美元的上中等收入貧困線下」。實際上,如果按每天5.5美元計算,月收入折合人民幣約1154元,李克強所說的6億人也都屬於貧困人口。

但是,中共有一套自己的標準。2020年扶貧標準是人均年收入4000元,還不到低收入國家絕對貧困線每人每天1.9美元(以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計算,年收入人民幣約4785元)。2021年新年伊始,中共高調宣布「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已經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了。數字上、宣傳上、政治上都很「好看」。

繳得多,被幸福

中國人掙得少,可是繳的稅卻不少。

2018年,世界銀行與普華永道共同發布《世界納稅指數2018》,報告顯示,在全球企業綜合稅率排行榜中,中國在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2位(排名越靠前稅率越高),前11個都是赤道幾內亞、中非共和國、阿富汗這樣的國家。中國企業綜合稅率達到67.3%,遠遠高於40.6%的世界平均稅率,比發達國家都高。

另一方面,老百姓繳了很多稅,卻好像感覺不到。一是因為中國實行隱形稅(間接稅),除了個人所得稅,日常生活的任何開銷都隱含著不同種類的稅。直觀點說,一個有車有房的中高收入三口之家,要繳的稅約是收入的50%。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很多老百姓缺乏稅收知識,根本不知道自己繳了多少稅。

企業、老百姓的錢都被政府收走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自然也就節節高。1994~2014年,財政收入增加了26.9倍,可城市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卻只增加了8.3倍。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說,2017年,政府從國民收入中多分配了58,973億元。

也有人說現在的生活不錯啊,中共也說已經小康了,人民幸福、安定。可是,那要看跟什麼時候比、跟誰比。很多老人對三年大饑荒、文革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有位老人說,大饑荒時母親用首飾換了一小袋大米,拿回家關上門怕人知道,熬了一鍋稀粥。他一連吃了三大碗還想吃,鍋底都颳得乾乾淨淨,越餓越能吃。現在要跟大饑荒時比,那是幸福多了。可是要跟美國比,差了50~100年。如果居民收入、醫療投入也和財政收入一樣的增幅,老百姓看病就不會那麼難、那麼貴了。

老了靠誰?

6億人月收入才1,000元,中共就說要「共同富裕」了,可現如今還沒富就已經老了。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60歲以上人口2.6億,近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養老,已經成為社會化問題。

80年代初搞計劃生育,中共的口號是「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90年代改革開放、市場化,政府把很多計劃經濟時代的包袱甩給了社會,變成了「計劃生育好,政府幫養老」;到了2015年,則成了「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靠什麼養老呢?

2019年4月,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測算結果顯示,在企業繳費率為16%的基準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在2035年出現累計結餘耗盡的情況。也就是說,屆時將無養老金可領,靠推遲退休、財政補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能解決嗎?

前一陣,中共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可現在80、90後的年輕人要買房買車養孩子,壓力山大,根本無力照顧老人,很多反倒還要老人照顧;有的一對夫妻要照顧雙方家庭的4位老人,如果有一方父母居住在異地,孩子就要來回跑。你能指望政府嗎?

生、老、病、死,人生四件大事,病和老就占了兩樣,更不要說現在生也生不起、死也死不起。你說,中國人有多幸福?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陸公費醫療改革背後藏貓膩 高幹仍留特權
藥品回扣氾濫 大陸醫療暴利驚人
【中國觀察】中共「全面小康」黑幕重重
今年最佳笑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