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供應鏈瓶頸若紓解 滯脹就不會來

金谷道

人氣 544

【大紀元2021年10月07日訊】當前全球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疫苗大量注射後,各項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大量增加,但部分原物料和產品的供應卻青黃不接,導致價格不斷飆升,從而引發全球性的通脹危機。

此一危機讓全球央行只能改採緊縮政策,一方面雖可抑制通脹,但另一方面卻會讓經濟增長力道放緩。最佳的情況是明年以後通脹情勢緩解,全球經濟又邁入一個平穩的發展期;較差的情況是經濟增長放緩,但通脹遲遲無法降溫,持續維持高原期;最差的情況是出現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經濟大幅降溫,但通脹壓力破表,此一災難將導致央行政策無效,需要更長的時間化解,風險資產的熊市已無可避免。

筆者認為,上述的三個情境中,前兩個情境發生的機率較高,出現災難性滯脹的情況較低,主因是近期的疫情已被控制,全球各地的確診人數已大量降低,這對勞動市場是個好消息,因為勞工將更願意外出工作,從而各類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短缺現象將獲得紓解。

以美國為例,今年8月Delta變種病毒疫情在美國出現一波高峰,美國8月的非農就業僅增加23.5萬人,遠遠差於7月的94.3萬人。現在,美國疫情已大量降低,平均7天的確診人數已由高峰的17萬人降為10萬人附近,預估9月的非農就業數字將出現轉折,10月的數據可能漸入佳境。

民間ADP就業報告顯示,9月美國就業人數增加56.8萬人,優於8月的37.4萬人,預估週五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將同步呈現翻揚的趨勢。

最近讓投資人最擔心的是能源價格的高漲,歐洲天然氣的不足,連帶使國際油價漲到7年高峰,布蘭特原油漲到82美元,西德州原油漲到79美元。但筆者認為,油價近期的上漲主要是基於交易者的恐懼,未必真實反映實體經濟的需求。美國能源部公布上週原油庫存增加230萬桶,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下滑41.8萬桶,已說明問題。

儘管如此,油價的技術線型目前已呈現強勢的多頭排列,未來很可能持續創高,美銀此前曾預測可能漲到100美元/桶。但筆者認為,即使出現此一情境,油價對於整體物價的衝擊應該也不至於導致惡性的滯脹。

在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脹時代,國際油價由1973年每桶3美元飆漲到1979年的30美元,消費者物價指數近8年間飆升一倍,而1970年代以前物價飆升一倍所需的時間約當24年。

但在1990年代的波灣危機中,油價短短六個月由14美元漲到30美元,但同期間的消費者物價卻只上升2.4%。在1999年到2005年期間,油價由16.5美元漲到50美元,同期間的物價指數也只上漲了19.7%。

上述的物價與油價的連動趨勢顯示,油價大漲對物價的衝擊已逐漸式微。近年來,隨著新興潔淨能源的崛起,加上電商等效率化的通路蓬勃發展,物價長期的趨勢與油價的關聯度已再度脫鉤。

另一方面,近年困擾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問題,主要與貨輪塞港和船運運價飆漲有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表示,供應鏈瓶頸的問題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惡化,他認為或許明年通脹情勢仍未下滑,一改他先前稱通脹是暫時性的說法。船運方面的專家多表示,航運運價的漲勢可能持續到2022年。

不過,近期傳出從大陸運往美西的40呎櫃運價已從15,000美元跌至8,000美元附近,而運往美東的即期運價也由20,000美元跌到15,000美元以下,跌幅超過25%。這顯示運價上漲過程中,許多中間商大量囤積貨櫃,造成全面缺櫃的假象,進而促使運價瘋狂飆漲。如今,隨著中間商囤貨需求大降,或預示著來自海運的供給面瓶頸也開始緩解。

全球最大的航商馬士基最近一個月來股價下跌12%,跌幅遠高於大盤指數,顯示航運未來的景氣可能將走下坡。這對全球經濟或許是個利多,因為一旦運價下跌,全球許多消費產品的價格就可能回跌,而且貨源也會更加充足,這對長期的物價展望應該說是好事。

筆者以為,此時的金融市場對停滯性通脹的擔憂或有誇大的嫌疑,而鮑威爾對通脹的短期看法趨向惡化,或許部分原因是為了替美聯儲啟動縮減購債規模找藉口,而長期通脹的展望未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投資人與其整日擔心通脹的問題,不如趁著股市下跌的當下尋找有利基的超跌績優股。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財經話題】從通貨再膨脹到停滯性通脹
美知名超市:通脹超預期 將衝擊消費者錢包
通脹推升物價 五招讓你在Costco購物省點錢
【財商天下】全球汽車減產 芯片荒加劇通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