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川普團隊已為美國做了足夠多

人氣 1691

【大紀元2021年01月08日訊】1月6日的國會認證結束,川普承諾和平過渡,川普的支持們應該並不甘心,但人們不應再讓川普、彭斯和他們的團隊承付更多,他們已經為美國做了足夠多。

1月6日,幾乎所有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後,人們應該可以看到,華盛頓沼澤的泥潭有多深。面對精心策劃的選舉舞弊,面對大部分媒體、包括社交媒體的謊言,面對眾多政客的包庇和不作為,單靠川普團隊一己之力去扭轉這一切,並不現實。

發生在國會的衝突,究竟是哪些人挑起,目前還是個謎,但現場已經發現了Antifa成員的面孔。這一次,幾乎每一個政客都不約而同地立刻同聲譴責,這樣的態度,與幾個月前完全不同。5月底和6月,曾在美國各地和白宮外發生了更大規模、破壞力更嚴重的暴力事件,有多少政客卻放任暴徒騷亂數月,警察和執法部門曾被命令後撤、甚至不許介入、主張縮減警察部門,這都有記錄。

如今,同樣一些政客卻迅速而堅定地支持了執法部門,僅僅因為國會前也出現了衝突嗎?暴力、違法當然需要制止、譴責,但一些人態度反差如此之大,背後應該不一般。人們或許也看到了華盛頓沼澤的另一面。

為了反制選舉舞弊的結果,有人曾建議川普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川普是一個真正熱愛美國的人,他應該不會採納這類極端措施的建議。過去的4年裡,川普充分展現了他對生命的珍視,充分展示了他對每一個普通人生活的珍視,如今,他拒絕可能損害美國人生命與正常生活的建議,並不意外。川普離開白宮,應該會留下很多遺憾,但他4年總統任期所作的一切,至少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過去的4年裡,華盛頓沼澤的黑暗勢力每一天都在試圖扳倒川普,最終也沒能成功。川普在這股惡勢力的阻撓下、誣衊下,仍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創造了美國歷史上罕見的經濟增長和低失業率,他放鬆了各種各樣不合理的管制,他恢復了美國軍隊的能力與自信,他任命了眾多的法官,他嚴厲打擊毒品和非法移民,他促進了中東各國和解,他坦率的真言真語打破了虛偽的政治正確,他以一個非典型的政治家姿態,展現了過人的領導力,贏得了從未有過的選民支持率……

華盛頓沼澤的惡勢力,無法在選舉中正面擊敗川普,只能通過醜陋、骯髒、見不得人的選舉舞弊,偷走川普的勝利。在這一過程中,川普始終沒有放棄,他也最大限度地喚醒了美國人,更多的美國人應該看清了美國政治的真實現狀,美國最終向何處去,需要每一個美國人做出選擇、做出努力,不應該再把所有的重擔壓給川普團隊。

川普已經喚醒了美國,應該也在某種程度上喚醒了世界。

川普4年中最大的功績,就是深刻揭露了中共政權的罪惡本質和瘋狂野心,令中共紅魔現出了猙獰的原形,特別是中共對美國和西方社會的種種滲透和顛覆企圖。華盛頓沼澤的惡勢力與中共政權早已勾結在一起,川普戳破了自欺欺人的接觸策略,也自然觸動了華盛頓沼澤勢力的利益。

川普發起美中貿易戰,到最終主導美國與中共政權脫鉤,也把不自量力的中共政權打回了原形,令中共政權岌岌可危。川普面對內外兩股惡勢力的同流合污,毫不退縮地捍衛了美國和美國人的利益,捍衛了正義,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正因為他順應了天意,他所作的事,也似乎獲得了天助、影響不凡。

如今,單純依賴川普一個人的力量,或者單純依賴川普團隊的力量,去清除長期內外勾結的龐大惡勢力,似乎並非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上天沒有安排川普力挽狂瀾的神蹟,是因為神需要每一個人做出自己的選擇、做出自己努力,美國人需要自己主導未來,而不能再單純依賴川普和他的團隊。

就如同這場瘟疫,中共病毒就是來清除共產黨的,就是來清除勾結、靠近中共政權的人,過去幾十年的作惡者總要償還,旁觀者在某種程度上視而不見,或許也不得不有所承受。這同樣不是川普一己之力所能扭轉的,更不該讓他的團隊單獨去承付。

川普和他的團隊,可能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剩下的路需要更多人自己去走,去選擇。川普應該不會就此消失在高爾夫球場,也不會滿足於含飴弄孫,他或許還有新的使命,但此時,人們不應再讓他承付更多。如何清理華盛頓沼澤,如何應對中共,還要再看更多美國人的心,看是否有更多美國人願意挺身而出,上天應早有安排,歷史或將掀開新的篇章。

和美國人一樣,中國人也需要完成自我的救贖。清除中共政權,不應該再單純依靠外部的川普團隊,更多的中國人需要勇敢的站出來。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真正挽救中華民族的命運,才有希望回歸華夏文明的傳統之路。

川普和他的團隊,已經做的足夠多,4年的總統任期,也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光,他已經成為無數美國人心中的英雄。他的人生或許還有另外的軌跡,但他帶給美國人和中國人的影響卻如此深遠,剩下的路,該更多人自己選擇如何去走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多少中共高官洩漏中共活摘人體器官(1)
媒體人:為了解真相 美國民眾需要選擇媒體
美議員質疑國會襲擊案:我被提前兩天預告
北京用電創歷史新高 市民普遍投訴供暖不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