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針對中共對台發動假消息、資訊戰,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9月27日在台大舉辦名家講座,資訊戰專家表示,台灣受境外假消息攻擊世界第一,抵禦之道希望通過《境外勢力登記法》。總體經濟學家指出,民眾要看可信任的國際獨立媒體。台大新聞所教授強調假新聞氾濫下,世人要能獲知真相很重要。
中共假消息 試圖影響台灣大選結果
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沈伯洋表示,他們最主要在追假消息、不實訊息、爭議消息傳遞的流程,如果他們抓到很大的「量」,而且發現就是刻意製造的爭議消息,他們會去認定到底有誰看後受到影響,因此改變了他的行為模式。「在台灣民主制度下關心的當然是投票這件事情,那就表示對方可以用這種作戰的方式,去影響到一個國家選舉的結果」。
沈伯洋指出,台灣受到境外假消息攻擊是世界第一名,遙遙領先各國。這還不包含台灣自己內部製造的假消息,而台灣算是中型的國家,但遭受駭客攻擊也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他表示,中共對台發動資訊戰,包含網路駭客攻擊、針對台灣基礎設施(電網、水庫等)的攻擊、心理認知(心戰及輿論戰)作戰、情報的攻擊。
他特別提到,心理認知作戰攻擊是要改變台灣民眾的想法,一般傳的範圍很小,中共蒐集個資知道要投放假消息的對象是誰,喜歡什麼事情,丟哪些東西給他們看很容易接受,比如只針對退休人員、20~29歲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傳陰謀論、假消息。他說,民眾要增強媒體的識讀力,而且要注重隱私,並保護好自己在網路上的個資。
「中共會對台灣發動資訊戰的單位太多了。」他指出,包括統戰部、中宣部、中共軍隊、海外的中國人士、內容農場、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的(中共)協力者,或中共付錢給美國的YouTuber都有可能,因為每個組織能夠發動的能量是不一樣的,發動的內容也不一樣。所以在探討資訊戰問題時,要清楚是中共哪個單位發動,才能抓到假消息傳遞的流程。
沈伯洋說,中共要把爭議消息丟到台灣或世界各國會有很多的管道,他將管道分為線上(YouTube、IG、Facebook等)及線下(里長、政治人物、在地政黨等在地方把謠言散布出去)的管道。「而當線下的謠言能與線上的謠言作結合時,其實對在地的影響力非常的強烈。」
他表示,中共會用利益輸送綁架台灣人。它們是以落地招待的規格,來招待赴中國旅遊的里長,被綁架後對方要你做什麼就有可能照做。中共也非常想收買台灣的YouTuber,希望在製作影片時,不要再講中共的壞話,這對台灣的危害很大。
沈伯洋建議台灣成立「反混合戰中心」 提升戰略地位
沈伯洋說,他一直都認為揭露最重要,「統戰是見光死,資訊戰也是見光死」。他們不斷在推《境外勢力登記法》,因為揭露才是最民主的方式,當你把它揭露出來,大家就可能比較不會去相信它。他也提到假消息目的就是要讓台灣社會裂解,他們做的事情是讓社會恢復到大家有溝通的可能性。
「跨領域、跨部會的平台很重要。」他表示,有時候假消息可能跟農委會、國安局或陸委會有關,如果政府的每個部會都只關心自己領域的假消息,就看不到對方全盤的戰略,可能先攻擊這個單位,再攻擊那個單位……,所以跨部會其實很重要,才能有對話去共同抵禦假消息。
他建議,台灣如果能夠成立類似美國建議北約成立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反混合戰中心」,也就是用部分的軍事力量配上金融戰、法律戰、經濟戰、資訊戰來回報假新聞,可以提升台灣的戰略地位。
吳嘉隆推薦《大紀元時報》、新唐人是可信任媒體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說,假新聞有兩個條件,第一要讓別人一時不容易查證,第二要讓接受訊息者覺得很有可能是真的。他分享,從經濟觀點看假新聞如何影響企業決策,不只是看商業、金融上的假新聞,還有政治、軍事上的假新聞,也會影響到商業、投資、金融,都跟企業做決策有關。
吳嘉隆列舉假新聞可能目的或動機,有助於大家判斷假新聞。1. 要欺騙別人。2. 要誤導別人,想影響別人的思考與判斷,讓他往我期待的方向走。3. 要抹黑或影射別人,想扭曲/攻擊別人。4. 要轉移焦點,掩護另一個事件。5. 在聲東擊西,另有目的。
他提到3M的概念:Message(信息,內容),Messenger(信差),Media(媒體,通路,傳達訊息的機構)。一開始大家認為信息本身才是重點;後來發現講信息的人(信差)也很重要,同樣信息不同人來講會有不同的含義;再來認為媒體就是信息。
「對於信息要查證,要推敲,要交叉比對;信差與媒體也一樣,要值得信任有可信度。」他說,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講美國的主流媒體,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CNN,都被他罵在搞假新聞,其實川普講的也不是沒道理。
他分享,最近很熱門話題美國政府禁抖音海外版TikTok事件,其實川普的真正目標不是抖音而是微信。這跟2018年美國先打中興通訊時一樣,其實美國真正要打的是華為。他指出,現在也一樣川普真正要打的是微信支付,因為中國遊客到美國消費刷的是微信支付,海外國際交易繞過美元,去美元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部分。
「這裡面有資訊戰沒有錯,但是內容後面更重要的是金融戰。」他說,美國怎麼可能容許你用人民幣來取代或者挑戰美元的地位?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你會知道美國下一個會打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
吳嘉隆從經濟觀點提到,股市上的信息傳播過程:第一手,企業內部人士;第二手,金主或大股東;第三手,分析師;第四手,記者、名嘴。投資股票有時會買到地雷股,但你怎麼知道這是壞公司給的都是假新聞?他指出,你有時候很難辨別,因為信息傳遞過程,有種種不對稱情形(信息不對稱理論:信息的產生、查證、如何傳送都有成本),當訊息傳到你這邊,可能是第四、第五手了。
他說,金融市場上有兩大元素:信任與信心。而人在社會上,也要先值得別人信任。「那在新聞世界裡面,你們有一個辦法,就是你去看看這新聞是哪個媒體出來的,像大紀元、新唐人就是相對可靠的媒體,你可以相對信任多一點,但是對某些其他媒體,你可能就不要給那麼高的評價」。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說,在數位網路傳播下,全球假新聞大泛濫,已經形成大災難。「其實我們知道新聞資訊對大家來講,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對每一個人的健康福祉,甚至到生命都有關鍵性的影響,所以知情權就是生命權,獲知真相也就是世界人權宣言裡面的基本人權」。
張錦華表示,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讓人們知道事實,這個國家才會安全。所以新聞資訊的正確、多樣性對於國家的安全是非常重要。至今全球疫情爆發,已造成至少近100萬人病逝。她指出,全球假新聞泛濫,真假難辨。因此,蒐㝷真實報導,尤其不受中共銳實力影響、致力報導中國真相的媒體,才能維護知情權。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