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李克強上海德企問差距 中歐關係漸行遠

人氣 423

【大紀元2020年09月23日訊】9月21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思愛普(SAP)中國研究院。思愛普是總部位於德國的歐洲軟體巨擘。

官方批露李克強此行一個細節如下:李克強問道,中國機器人與德國機器人有沒有差距。研究院負責人坦言,中國機器人在零部件的精度上還有提升的空間。李克強說,開放能夠讓人認識到差距,認識到差距才有提升的空間。一個國家的製造業要提升水準,需要不斷擴大開放。

中德機器人的差距具體為何?如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王巍2017年9月曾撰文指出:「在機器人的生產、研發方面,我們和世界先進水準還有15到20年的差距。」這樣的差距確實不算小。

不過,眼下一個比中德兩國機器人的差距更值得李克強發問的是,德國所在的歐盟已經明顯厭倦中共高層「開放」、「擴大開放」、「不斷擴大開放」喊完一次又一次的長期「承諾疲勞」。

若問中歐雙方認知差距與目前關係,至少倒退7年。今年9月16 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歐洲議會發表歐盟年度國情諮文《State of the Union 2020》,她不再稱中國為「夥伴」,反稱「對手」。回顧中歐領導人2013年共同制定的《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中歐關係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共外長王毅9初在德國的記者會上就發聲催促歐盟,要儘快簽署《中歐合作2025戰略規劃》,原因是2020戰略規劃即將在今年11月到期。

及至9月14日中歐視頻峰會結束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聯合記者會上宣稱,《中歐2025年戰略合作議程》要在《全面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後才能完成。而要簽署《全面投資協定》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在市場准入方面等。

根據歐盟2018 年度貿易與投資壁壘報告(Trade and Investment Barriers Report,TIBR),歐盟統計,2018年在貿易夥伴中,阻礙歐盟企業出口及投資的貿易投資壁壘措施增加至425項,其中,中國名列第一。

根據中國歐盟商會2019年發表年度調查結果,其中顯示20%的成員被迫轉移技術以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門票,相較於2年前的10%整整提升一倍。在被迫技術轉移的歐盟商會成員中,近25%指出目前正遭遇此對待,另外39%則表明在2年內曾被迫轉移技術。調查結果還顯示,中國歐盟商會中,高達72%成員認為未來將會遇到更多的阻礙,或保持同樣的發生頻率,對於中國市場公平開放以及監督機制的期待前景非常「淒涼」。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夏洛特‧魯爾(Charlotte Roule)2019年5月20日就此調查結果發表評論稱,歐盟公司回報強迫技術轉移的情況不但持續著,且在2年間成長了一倍。而在特定「尖端產業」中,被迫技術轉移的情況尤為嚴重。

去年1月,德國工業聯合會的一份報告首次把中國描述成「制度性競爭對手」。今年1月,歐洲商業協會發布報告,指責中國的國家干預和主導,導致了市場扭曲。這是以德國為首,整個歐盟商界無法再忍受中共領導人一連串開放承諾都跳票,同時重新思考中國的定位。

今年8月以來,德國和歐盟更是動作頻頻。8月2日,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邁克爾‧羅斯(Michael Roth)在德國外交部官網發文,稱中國為「系統性競爭對手」。9月2日,德國外交部推出首份《印太地區指引》,其實就是德國版或成歐盟版的「印太戰略」。9月7日,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了題為《新中國共識:歐洲變得對北京越來越警惕》的研究報告,報告稱,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歐盟成員國對中國給歐洲帶來挑戰的評估出現了新的趨同,這些成員對中歐關係的未來走向越來越感到懷疑,更多地會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9月9日,歐盟委員會在其首份年度《戰略遠見報告》中表示,「與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的強有力合作越來越重要。」

9月14日,習近平出席中歐視頻峰會,原定進行4小時,結果提早2小時就草草收場。外界有目共睹,這場會議不僅沒有拉近中歐雙方的距離,反而讓彼此更冰凍的關係更檯面化。

其實早於今年6月,德國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發文直接下標「歐洲、美國、印度的反感情緒:全部針對中國」(Anti-Stimmung in Europa, USA, Indien: Alle gegen China)。習李等中共高層不會不明白,國際上對中國的所有負面,實際是針對中共暴政──在中國大陸愈來愈專制高壓,在全世界自由地區的敵意也愈來愈具侵略性。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貿易戰無緩解跡象 打擊中國機器人產業
內幕:中共設陷阱 企圖獲波音機密衛星技術
沈舟:中共現政權公開冷戰的危險信號
【新聞看點】習近平變臉示弱 歐中峰會有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